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能否把这些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中职德育工作推进的关键。
关键词:德育;中职生;教育
一、一些典型的德育问题
我曾经看到:学生间强行勒索钱物的事情时有发生,欺负同学理直气壮,轻者威胁警告,重者拳打脚踢;受欺负的学生却忍气吞声,不敢向家长、老师透露,唯恐再次受到欺负;了解实情的学生不敢站出来主持正义,唯恐受到打击报复;更有甚者,问题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但在场观瞧的学生远远不只两个,大家表情平静,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在此强者、弱者、旁观者都表现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缺乏最基本的判断。[1]
二、当前的德育存在的障碍
1.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德育课具体教学中,只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具体行为。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不健康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在有些家庭里,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些家庭对孩子唯命是从,使孩子变得骄横跋扈;有些家庭则以暴力统治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非常叛逆的性格,越加难以管教。
3.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有一些负面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一些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頹废、低俗;网吧也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
三、中职学生群体现状——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生首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他们面临着从知识学习向技能学习的重要转变,要从原本不具备职业特征的学生变成能胜任未来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生又是一个“弱势”群体。第一,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境较为贫困。第二,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甚至逃避,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第三,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在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中职生在应试教育藩篱下被认定为“中考失利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失败者”的心态,思想上有包袱。“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2]
四、相应的解决途径——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灵之锁
一些人认为表现差的孩子没有精神追求,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的精神需求很迫切,只不过他们缺少沟通对象,往往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封闭起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寻他们需要的、可以让他们消化吸收的精神食粮。
1.良好环境+心理疏导,提高道德判断选择能力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不学而能”的“良能”,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这“良能”“良知”就是人自身就具有的道德能力。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德力,只是在不良的环境成长过程中遗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孟子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足见引领学生判断是非在形成德力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
2.真诚的赞美,带领学生走出道德判断误区
在一些职校,每天早晨可看到很多学生上课迟到,或者逃课,好像形成了一股主流,而认真上课学习的同学倒还成了支流。显然这个学生是陷进了判断的误区,还不懂得所谓的主流并非都是好的,而支流并非都不好。然而不好的主流一旦成为多数人的习惯,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人性磁场,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
怎样引领学生不陷入这人性误区呢?实事求是而不夸张,真挚热诚而不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同时,为了不辜负你的赞扬,他会在受到表扬的方面全力以赴做得更好,有了赞美,浪子回头将不再难得。
3.用心倾听,引导学生学会自省
倾听对于恢复学生心灵的创伤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博士戈尔曼说过:“许多问题儿童的形成,其根源在于他们长期缺乏被倾听的机会。老师的主动倾听能有效缓解这些疾病,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生身体的动作是心灵的结果,在职业学校中,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也不参加任何活动,整天就是呆在自己封闭起来的小圈子里,也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对这一类学生,班主任要放弃说教,和蔼的倾听他们的内心,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障碍的前因后果,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解开他们的“心结”。
4.创设“台阶式”目标,激励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本学期的目标,同时订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例如:上课不迟到,作业按时交,寝室内务严格按“七条线、八面光”的要求来做……所有的目标形成一个个“台阶”,帮助学生不断向前走,向上走。长此以往,学生在完成小目标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愉悦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自然会引导学生作一定的判断选择——选择成功就会再次体验实现目标的喜悦,以此吸引学生走进努力、成功、享受、再努力、再成功、再享受的良性循环圈。[3]
5.乐观开朗,给学生信心和奋发向上的动力
中职生大多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不被教师关注,失去自信,破罐子破摔。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首先班主任一定要自信,要坚信好的班主任能激活一个班,正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五、结束语
职业教育中班主任所从事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行为和丰富的知识,将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楠.略谈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J].教师管理与师生关系,2008(10)
[2]陈桂珍.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7(3-4)
[3]沈楚.文化厚校:高职院校品牌塑造的路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开放大学)
关键词:德育;中职生;教育
一、一些典型的德育问题
我曾经看到:学生间强行勒索钱物的事情时有发生,欺负同学理直气壮,轻者威胁警告,重者拳打脚踢;受欺负的学生却忍气吞声,不敢向家长、老师透露,唯恐再次受到欺负;了解实情的学生不敢站出来主持正义,唯恐受到打击报复;更有甚者,问题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但在场观瞧的学生远远不只两个,大家表情平静,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在此强者、弱者、旁观者都表现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缺乏最基本的判断。[1]
二、当前的德育存在的障碍
1.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德育课具体教学中,只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具体行为。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不健康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在有些家庭里,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些家庭对孩子唯命是从,使孩子变得骄横跋扈;有些家庭则以暴力统治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非常叛逆的性格,越加难以管教。
3.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有一些负面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一些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頹废、低俗;网吧也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
三、中职学生群体现状——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生首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他们面临着从知识学习向技能学习的重要转变,要从原本不具备职业特征的学生变成能胜任未来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生又是一个“弱势”群体。第一,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境较为贫困。第二,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甚至逃避,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第三,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在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中职生在应试教育藩篱下被认定为“中考失利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失败者”的心态,思想上有包袱。“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2]
四、相应的解决途径——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灵之锁
一些人认为表现差的孩子没有精神追求,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的精神需求很迫切,只不过他们缺少沟通对象,往往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封闭起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寻他们需要的、可以让他们消化吸收的精神食粮。
1.良好环境+心理疏导,提高道德判断选择能力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不学而能”的“良能”,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这“良能”“良知”就是人自身就具有的道德能力。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德力,只是在不良的环境成长过程中遗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判断意识。孟子说:“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足见引领学生判断是非在形成德力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
2.真诚的赞美,带领学生走出道德判断误区
在一些职校,每天早晨可看到很多学生上课迟到,或者逃课,好像形成了一股主流,而认真上课学习的同学倒还成了支流。显然这个学生是陷进了判断的误区,还不懂得所谓的主流并非都是好的,而支流并非都不好。然而不好的主流一旦成为多数人的习惯,就形成了一种可怕的人性磁场,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
怎样引领学生不陷入这人性误区呢?实事求是而不夸张,真挚热诚而不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同时,为了不辜负你的赞扬,他会在受到表扬的方面全力以赴做得更好,有了赞美,浪子回头将不再难得。
3.用心倾听,引导学生学会自省
倾听对于恢复学生心灵的创伤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博士戈尔曼说过:“许多问题儿童的形成,其根源在于他们长期缺乏被倾听的机会。老师的主动倾听能有效缓解这些疾病,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生身体的动作是心灵的结果,在职业学校中,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也不参加任何活动,整天就是呆在自己封闭起来的小圈子里,也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对这一类学生,班主任要放弃说教,和蔼的倾听他们的内心,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障碍的前因后果,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解开他们的“心结”。
4.创设“台阶式”目标,激励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本学期的目标,同时订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例如:上课不迟到,作业按时交,寝室内务严格按“七条线、八面光”的要求来做……所有的目标形成一个个“台阶”,帮助学生不断向前走,向上走。长此以往,学生在完成小目标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愉悦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自然会引导学生作一定的判断选择——选择成功就会再次体验实现目标的喜悦,以此吸引学生走进努力、成功、享受、再努力、再成功、再享受的良性循环圈。[3]
5.乐观开朗,给学生信心和奋发向上的动力
中职生大多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不被教师关注,失去自信,破罐子破摔。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首先班主任一定要自信,要坚信好的班主任能激活一个班,正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五、结束语
职业教育中班主任所从事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职业。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常规管理工作,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行为和丰富的知识,将行业规范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楠.略谈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J].教师管理与师生关系,2008(10)
[2]陈桂珍.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7(3-4)
[3]沈楚.文化厚校:高职院校品牌塑造的路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