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999年至公元10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代,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戴乌纱,着罗袍,登革靴,束角带;骑高马,执笏板,命歌舞,频换盏。入朝堂则忧思天下,慷慨陈词;进歌楼则浅唱低吟,荣辱皆忘。
包拯,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伴随着时代节律,从出生,到出仕,到辞世,他无憾地走完了自己六十三年的人生。
包拯是幸运的,这个时代的宋朝,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而且,他伴随的皇上,宽厚仁慈,体谅臣属,从谏如流,以仁治天下。不然,这位皇帝的庙号怎么会叫仁宗呢?仁宗十三岁做皇上,在位四十一年,晚包拯一年去世,活了五十三岁。
包拯是幸运的,幸运得让人有些忌妒。因为这个时期的北宋,仰庙堂之高,治国名臣辈出,哪一个不是历史名人?俯江湖之远,诗词之花绚烂,哪一个不是文学大家?不要说和这些人同朝共事,便是能一睹容颜,或能望其项背,已是此生足矣。
容我随便举出几位吧: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写下“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先;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写下“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的宋庠;写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写下“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梅尧臣;写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欧阳修;写下“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的司马光;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晏几道;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
这些名字,哪一个不如雷贯耳,哪一个不让人肃然起敬。
治国名臣,历代不乏其人。而真正让那个时代大放异彩的,则是文学,是诗,是词,是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鹤立鸡群的诗词名家。那个时代承接了唐诗的辉煌,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学阆苑,更加熠熠生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能说那不是文学最美好的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谁能说这不是诗人最浪漫的嘉年华?
可是,即便有这样的群星拱照,即便有这样的诗词浸染,即便连寇准家里的侍女倩桃都能以诗劝戒,即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民间风靡,但是这一切似乎和包拯无关。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包拯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多少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是为什么?
1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这是金代一位名叫李汾的诗人所写的一首歌咏开封的诗句。李汾的这句诗,道出了开封曾经的宏伟和繁华,以及开封人那种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所以,即便在今天,这句诗也常被开封人所引用。其实,开封人是有资格骄傲的,七朝古都,历史遗迹之多,文化底蕴之厚,在中国少有比肩。像什么龙亭、铁塔、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哪一处不是赫赫有名?尤其开封府、包公祠,就是时间再紧,就是别处遗迹不看,这两处,无论如何是不能丢下的。
我这次到开封,第一个去看的,便是包公祠。
开封城市不算大,很多遗迹旧址其实就在城里,相互之间的距离也都很近。包公祠坐落在包公湖之西,开封府则坐落在包公湖之东,两处让人心动的建筑,隔湖相望。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包公祠,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包公祠了,甚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开封府了。
在开封,因为黄河泛滥以及战乱的原因,很多历史遗迹不是深埋地下,就是被战火焚毁。现在这个碧波荡漾的包公湖,在宋代是没有的,它形成于明末,当时为阻挡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掘开黄河,致使开封城被水损毁。在开封府和包公祠的原址上,形成了一个不算太大的湖泊。因为人们怀念这位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包拯,便把这湖称之为“包公湖”。
从此,开封府和包公祠便从开封这块土地上,一下子消失了几百年。而现在的这座包公祠,则是1984年开始,用了三年半的时间,重新选址兴建的,它已经算不得文物了,只能算作是仿古建筑。这让我这个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能不心存一丝遗憾。不过,包公祠这座仿古建筑仿得还算不错,古朴典雅,庄严气派。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真的,反倒觉得它有点像真的似的。
其实,这包公祠即便不是真的又有何妨呢?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这假的不也就是真的了吗?再说,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古代遗迹,不也是建了毁,毁了建,搬了挪,挪了搬的,又有几处还是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前原本的模样呢?
进了包公祠,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刻有包公画像的石碑。从这幅画像看,包拯个头不高,脸也不黑,身着官服,手持牙笏,面目清秀,长髯飘飘,上书“宋包孝肃公遗像”。导游说:“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粤东督学使者,在包公的后裔家中发现了这张包公遺像。于是捐资将包公遗像镌刻在坚固似玉的美石上,以供后人观瞻。”尽管这座画像石碑是一个复制品,但包公的形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陈桂棣、春桃在他们的报告文学《包公遗骨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那幅包公的画像,是在包公生前画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白脸,长胡须,头戴乌纱帽,帽翅儿很长。因为包公的个子不高,上朝时文武百官常常挤得他透不过气来,宋仁宗赵祯特地赐给他一顶帽翅很长很长的乌纱帽。这办法很管用,从此以后,再也没谁敢挤对他了,怕碰坏了他的帽翅儿得罪了皇上。”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很不好说,但从这幅画像看,真正的包公既不是黑脸,也不是壮汉,更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而是一个瘦弱矮小的白面书生,这让每一个参观的人都不免吃了一惊。
其实,包拯的黑脸是老百姓赋予的,是戏曲的脸谱而已,它表达了老百姓对铁面无私的清官的向往,当不得真的。如果一个人真是脸如锅底,额有弯月,那真的就是一个畸形儿或者怪胎了。如此说来,曹操是否白脸,关羽是否红脸,也都很不好说了。
再前行,便是蜡像馆。这里,包拯的形象虽不是花脸,却穿着戏装,旁边是被武士缚住的陈世美,站在旁边的是满脸怒火的秦香莲和两个孩子。前边则是寒光闪闪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我想像着陈世美人头落地的惨状,心头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陈世美固然可恨,但让这两个孩子亲眼看到父亲死于铡刀之下,对他们的心灵就没有一点点的伤害? 其实,这不过是戏曲中的故事罢了,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所以包拯怒铡陈世美也就不会存在了。不过,我倒有个有趣的发现,那个蜡像的包公和那个蜡像的陈世美,仿佛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活像一对孪生兄弟。同游的朋友也看出来了,大家猜测,是不是为节省经费,两个人物使用了同一个模特?
我想,这些戏曲中的故事,本不该搬到这里来的,因为这样会以假乱真,让人难辨真伪,搞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包公,哪些是戏曲的包公了。不过,忽一转念,我又笑自己有些犯傻,因为所谓的真实的包公,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2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即今天的安徽合肥。宋仁宗天圣五年,也就是1027年,距今991年前,28岁的包拯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这一届的进士,前三甲是:状元王尧臣,榜眼韩琦、探花赵概。还有一位叫文彦博的,也和包拯同年,和包拯还是儿女亲家。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他们为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许多令人百读不厌的经典篇章。就拿这四位来说,都曾官至参知政事和同平章事,即副宰相和宰相,不但是治世之名臣,更是诗词之大家。
于是,我不免心生疑惑,同是读书人,同是进士出身,为什么人家除了做官,还能写诗词?可是包拯呢,为什么没有诗集传世?是不能也?还是不为也?
如若不信,你可以遍翻各类诗词选本,真的很难找到包拯的一首诗,一首词。不过,近年由北大整理出版的《全宋诗》中,倒也收入了包拯的一首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是一首励志的诗,从思想性上来说,可以说正气凛然,义薄云天,甚至可以作为当今反腐倡廉的教育读本。但若从艺术性上来说,则直抒胸臆,白如开水,莫说和柳永的婉约派,苏东坡的豪放派相比,就是和今天“不善此道”却乐此不疲的所谓诗家相比,怕也是难分伯仲啊。
所以时至今日,虽然包拯形象如日中天,但各种诗词选本,都少有把这首诗选入。可怜包拯生在诗词鼎盛的宋代,连童稚妇竖都能顺口吟上几句,而包拯却没有一首好诗传世,真的枉了那个诗意盎然的朝代了。
诗词不工,那么文章呢?包拯倒有一本《包孝肃公奏议集》传世,但若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相比,算了,还是别比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你说包拯不工诗词,文章也少才华,那他是怎么考上进士的?
这事,还真得多说几句。
在宋仁宗的那个时代,包拯还不是以刚直不阿被推崇的,而是以孝闻名的,所以他死后的谥号是“孝肃公”。在谥法中,慈惠爱亲曰孝,严畏自饬曰肃。也就是说,在包拯的身上,孝为第一,肃为从属。皇上表彰他,让大家学习他,首先是要学他对父母的孝。不过我们不要误会,以为朝廷都给包拯谥号了,那他肯定不同寻常了。其实在宋代,只要是朝廷大臣,只要是不被皇帝杀头,死后几乎都会被赐以谥号的,而包拯的谥号还算不上是最好的。比如范仲淹和司马光都是“文正”,欧阳修和苏轼都是“文忠”,文正是最高级别的,文忠次之。而孝肃,得往后排好多位呢。
说包拯孝,这孝表现在哪儿呢?
是这样。包拯是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成名,中了进士。其实,宋代的科举考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晏殊十四岁考中进士,王拱辰十八岁中了状元,苏东坡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他弟弟苏辙和他同年,也才十九岁。那么包拯为什么直到二十八岁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一般的说法是,包拯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虽已学成,但不愿参加科举,“父母在,不远游”嘛。欧阳修曾夸赞包拯说,“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讲的就是这件事。直到包拯二十八岁那年,父母为了能让他放心进京赶考,为他娶了媳妇,家里有人照顾了,包拯这才放心赴京,一下子就金榜题名。
包拯中了进士后,仁宗皇帝委任他到江西建昌做知县。可是,包拯考虑到父母年迈,故土难离,便奏请皇上,说能不能派他到家乡合肥附近为官。仁宗皇帝不愧是仁宗,马上改派包拯到和州当税官,这地方离合肥较近。可是,年迈的父母还是不肯同往。既然忠孝不能两全,于是包拯索性辞官归乡,在家赡养父母整整十年。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守墓三年,直到乡里乡亲都来劝他出仕,这才回到京城报到。
于是,包拯孝名天下皆知,皇帝自然喜欢,因为宋仁宗正倡导“以孝治国”。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提及这件事,说“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好不容易得来的官却放弃不做,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不易。但在倡导“孝廉”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和包拯同时代的就有一个叫沈起的地方官,因父亲病重,也和包拯一样,辞官侍养,父亲去世,又服丧三年。后复官时,有大臣说他未经朝廷批准便擅离职守,应该予以处分。但仁宗却说:“观过知仁,今由父亲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如果因为孝敬父亲而受到处罚,那以后我们还怎么倡导天下人孝敬父母呢?
所以,包拯以孝赢得好名声就一点不奇怪了。不过,包拯孝则孝矣,但若说他为孝而放弃科举考试,则实难成立。
在宋代,“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早已成为天下学子的终极目标, 那種“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成为他们“头悬梁、锥刺股”的动力。否则,学有何用?所以,天下作父母的,无不希望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尤其包拯的父亲,也是进士出身,他肯定希望儿子能获取功名,否则不会让他读书。如果说,父母给包拯娶了妻子,他才放心地去参加科举,那在娶这个妻子董氏之前,包拯还曾有过一任妻子张氏,娶了董氏能进京,娶了张氏时为何就不能赶考呢? 其实,包拯多次放弃科举,其中另有隐情。
我们知道,北宋的科举考试延续唐制,比较重视诗词。所以你看无论唐朝还是北宋,好多朝廷重臣同时还是著名诗人。诗词是包拯弱项,有一本《包公正传》,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时,朝廷开科取士,以诗赋为主,而包拯偏偏不擅此道。”这句话无疑透出一个信息,包拯不善写诗,或者写不好诗。所以,既然不善此道,若去科举,肯定名落孙山。与其名落孙山,不如压根就不出山。
那么,包拯后来怎么又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呢?
说来还是包拯命好。包拯22岁那年,庐州来了一位父母官,这人叫刘筠,刘筠非等闲之辈,他和另一位诗文大家杨亿齐名,算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而且喜欢奖掖后进,举荐才俊,还多次在朝廷知贡举,也就是当主考官。他的诗大量用典,辞藻华丽,被称作西昆体。当时科举考试的举子,都把他的作品当作范文,苦苦研习。一般来说,如果能熟练掌握西昆体的写作,再拜在他的门下做门生,那金榜题名可就十有八九了。
刘筠来到庐州之后,听说包拯品学兼优,孝闻乡里,便很器重他,“亲授艺业,相知甚深”,并鼓励包拯去参加考试。但是包拯还是放弃了,理由就是父母没人照顾。
终于,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包拯等来了机会。
宋仁宗天圣五年,朝廷对科举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皇帝特别诏命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以诗赋进退等第,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这个昭命,可在《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中查到。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亦有记载,上面是这样说的,“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声律而不得骋其才,其以策论兼考之,诸科毋得离摘经注以为问目。”
对包拯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因为他最不擅长的诗赋,不再作为惟一的录取标准了。而且,合该包拯走运,这一年皇帝任命的主考官,就是很欣赏包拯的老师刘筠。想想看,他的弱项不再是惟一的标准了,他的老师又是主考官了,如此天赐良机,想不登科都难。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三个层次,乡试,省试,殿试。乡试就是州郡考试,取得资格后,方能进京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省试录取后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但问题是,包拯没有参加乡试,便直接进京参加礼部的省试了。宋代有一特例,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学子,尽管没有参加乡试,但如果有在京的朝廷官员举荐,就可以在京城的国子监参加一次资格考试,合格了,就可以参加省试了。但是,包拯所在的合肥,算不得偏远地区吧?所以,包拯没有参加乡试而直接进京,肯定是有人推荐而走了捷径的。
省试的内容是一赋、一诗、一论。如果是过去,包拯肯定是没戏的,他无论诗还是赋,都不突出。然而,什么叫生逢其时,宋仁宗的大胆改革,轻诗重论,让包拯得以扬长避短。所以,包拯被录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面,有没有刘筠的提携,就很不好说了,但包拯的幸运还是可以肯定的。
看来,包拯之与诗词,真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3
尽管宋仁宗改革科举,轻诗赋,重策论,但是在士子们的心中,诗词还是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的,以至不擅诗赋的包拯,虽然进士及第,但在当时士大夫尤其是文人的眼里,还是难有地位的。没有诗词酬答,进不到文人的圈子,当然就不会被人看好。当时的大文豪、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曾多次说包拯“素少学问”。
这评语虽仅仅四个字,却有着一丝不屑的贬义。
在宋代,包拯并不像今天这样,一出场,便掌声四起,一亮嗓,便叫声一片。当时的包拯,虽然也身为朝廷重臣,但由于他的性格与为人、能力与才气等诸多因素,成了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尽管为官几十年,尽管皇帝还算信任,但包拯始终游离于士大夫阶层之外,他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少与他往来。宋人不以官职为贵贱,而以才学论高低,舞榭歌台,更杯换盏,长亭送别,羁旅愁思,都免不了要有诗词酬答。即便政见有异,针锋相对,但对其才学,还是会心生敬意。比如王安石与苏东坡,两人政治上誓不两立,但对相互之间的才学,却是由衷赞赏。王安石称赞苏东坡所撰的《表忠观碑》写的好,苏东坡称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最佳。乌台诗案,苏东坡险些被杀,王安石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而且王安石还盛赞苏东坡,“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还有,宋人记叙成风,各种笔记汗牛充栋,其中多记风俗人情,文人轶事等,但关于包拯的记叙却少之又少,而包拯也没有只言片语记下那些“别人的故事”。
《宋史·包拯传》中,对包拯的个性还是很费了一番笔墨的,传中说包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这句话很有些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去玩味。
从褒义讲,这句话是说包拯有独到见解,坚持原则,从不去迎合别人,和人没有私信往来,不结党营私,即便是亲戚朋友,也别想找其办事。但是,若要从贬义讲,也可以说是对包拯性格的一种委婉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与人合不来,固执己见,不善交往,亲戚朋友一个个都远他而去。
不随便交往,不说恭维话,不说假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为什么到最后“故人、亲党皆绝之”呢?这里有他不善交往的原因,也有人家不愿和他交往的因素在里面。想想看,一个没有文采,没有生活情趣,老是一脸严肃的“包孝肃”公,谁愿意和他来往呢?所以,文人的圈子,文人的聚会,文人的酬答,文人的记述,没有他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出身看,包拯的父亲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一直身为小吏,并不显贵。所以包拯说自己是“生于草茅”,而非世家子弟。如果包拯始終于地方为官,且官职很小,与下层人往来,这种自卑心理可能会小一些。但是一旦进入朝堂之上,人家有的是名门望族,有的是“四世三公”,真是“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这让包拯在心理上不能不和人家产生一种距离感,以至在感情上格格不入。就像边远城市的学子,虽然也是高考状元,但是来到北京,无论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才气修养,和人家都差上一大截子,心理的排斥便会不自觉地产生。 从性格看,包拯是家里独生子,从小也是父母掌上明珠,而且科举之前便在乡里小有名气,这便使得包拯性格由孤傲变成孤僻。我们现在常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也产生“威”,包拯的威严是怎么产生的,不是亲民产生的,而是距离产生的。《宋史》中说包拯,“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让包拯笑一下,除非等黄河变清。因为包拯不苟言笑,所以产生了威严。其实中国人的概念化毛病由来已久,人们常常会误以为,凡是不苟言笑者便是一身正气,凡是待人温和者便是能力不足,慈不掌兵。这和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官与民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才会有一定的威严,才会让人惧怕。《宋史》中说包拯“吏民畏服”,这个服,不是信服,不是佩服,而是因为惧怕而服。
有人说,包拯身居高位,如果走动太多,朋友太多,就会产生利益瓜葛,使自己难以秉公办事,不能公正执法,所以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这是我们的想像。中国历史上身居高位、门生满天下的人并不少,能照样秉公执法的人也不少。
包拯被边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素少学问”。
“素少学问”这个词,是欧阳修先生送给包拯的。欧阳修在给皇帝的那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中,几次说到包拯“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欧阳修不是一个偏执的人,更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和包拯之间也没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是总体来看,欧阳修对包拯印象不佳,有时甚至有些瞧不起他。不然不会在一篇弹劾中,多次提及包拯“素少学问”。
那么,包拯的“素少学问”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我想,一方面,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一个很讲究文采辞赋的时代,整个官场还是文人集团大行其道,仅仅廉洁奉公,仅仅执法如山,仅仅忠心耿耿,还不能使其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还不能得到士大夫们的认可。而且北宋官员之中,诗词大家比比皆是,仅当过宰相的就有寇准、晏殊、宋庠、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门生遍地,人家在一起书信往来,诗词探讨,学术交流,不胜其乐。而包拯是个外行,他拿不出像样的诗词哪怕是有点文采的文章,所以自己也就先怯了,别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虽然包拯在朝廷中也身居高位,但在别人眼里,并没有什么分量,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靠边呆着了。
另一方面呢,就是欧阳修说的“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和“思虑不熟,处之乖当”。这话的贬义就更明显了,意思就是说包拯有时对朝廷的制度规矩还不是十分的明白,而且头脑简单,处理问题有时很不得体,让人感到很可惜。
欧阳修说包拯“思虑不熟,处之乖当”,指的是哪件事呢?
公元1058年,包拯在开封府干了一年零三个月后,被调到御史台,任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这个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监察部部长。这时的包拯已经60岁了。包拯在这个任上,可谓大展身手,一连弹劾掉了两任三司使,一个是张方平,一个是宋祁,然后自己坐上了三司使的宝座。
何谓三司使?三司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长,这可是一个有权有钱的美差,人称财神爷。
其实,宋仁宗选的这两个人,在当时都享有美誉。张方平为官正直,史书评价他慷慨有气节,灼见事理,无畏敢言,也是诗词名家。苏轼终生都敬重他,在談到张方平的诗文时还说他,“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宋祁就是那位“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作者,为官兢兢业业,一生清贫。
那么,他俩因什么事先后被包拯弹劾呢?其实事都不大。包拯弹劾张方平,说他买一位酒坊老板的房子,钱给的少了,占了人家的便宜。而事实上,张方平买那位酒坊老板的房子,并不是强买强卖,而是正常交易,而且还是老板资金短缺,张方平出资救急呢。
对宋祁的弹劾也是如此。包拯弹劾宋祁的理由是他“在蜀饮宴过度”,看字面,宋祁这人很堕落了,其实没那么严重。在宋代,士大夫们宴饮娱乐,赋诗歌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宋祁也并没有像包拯说的那样。说一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宋祁是个作学问的人,他修《唐书》十余年,“出入内外尝以稿自随。”不管走到哪儿,书稿都随身带着,有点闲暇便马上动笔。有一天晚上,天降大雪,室内寒冷,宋祁围着炭火修史,写累了,便问身边的人说:“你们过去在别人家的时候,见过主人这样吗?”没等身边人回答,宋祁又问一个曾在太尉家服过务的人说:“太尉遇此天气,亦复如何?”这人回答:“只是拥炉命歌舞,间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如何比得内翰。”包拯弹劾他的时候,他正知成都府。不久后,宋祁去世,《宋人轶事汇编》中还说“成都士民哭于其祠者数千人,谓不安于奢侈者诬矣。”这说明,不但宋祁这个人为官不错,连成都的老百姓对有人“诬陷”宋祁,还表示不满,耿耿于怀呢。
有趣的是,仁宗皇帝“从谏如流”,你说他不行,我也不去调查,我也不与你争辩,那好,别人都不行,那就你包拯来做三司使吧。包拯也没推辞,真的就去上任了。
可是问题来了,你包拯把别人弹劾下去,而且还不是一个,接下来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你弹劾人家是有心还是无心?是不是你看好了这个位置,把人家整下去,自己坐上来?于是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坚决反对任命包拯做三司使,为这事,专门写了一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这篇奏议收在《欧阳修文集》中,在欧阳修诸多奏议中算是比较长的一篇,也是说理最为详备,言辞最为恳切激烈的一篇。通篇主旨就是:你皇帝可以不在乎包拯的声誉,包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可我们不能不在乎士大夫的声誉啊!这篇奏议一出,用茅坤的话讲,就是令“包拯不能不汗颜心服。”
欧阳修说:“伏见陛下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哗然,以谓朝廷贪拯之才,而不为拯惜名节。然犹冀拯能执节守义,坚让以避嫌,而为朝廷惜事体。数日之间,遽闻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 那意思就是说:听到陛下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任命一下,朝廷内外,舆论哗然,虽然朝廷看好包拯的才华,却不知道为包拯保持名节。本希望包拯自己会珍惜自己的名节,坚决辞让,以避嫌疑,为朝廷着想,可是包拯却欣然受命,准备上任了。我真的不能不为他失去名节而可惜,也不能不为他失去人心而嗟叹啊。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皇帝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何以就“中外哗然”了呢?怎么就会失去“名节”了呢?怎么就让欧阳修为他“可惜”“可嗟”了呢?
用欧阳修的话说就是:“夫言人之过似于激讦,逐人之位似于倾陷,而言事之臣得以自明者,惟无所利于期间尔。天下人所以为信者,亦以无其所利焉。今拯并逐二臣,自居其位,使将来奸佞者得以为说而惑乱主听,今后言事者不为人信而无以自明。是则圣明用谏之功,一旦由拯而坏。”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谏官,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别人,弹劾别人。但是,谏官在指责别人过失的时候,好像是在攻击别人;在说别人不称职并赶其下台的时候,便有倾轧陷害的嫌疑。但是为什么谏官可以不避嫌疑,敢于去指责和揭露别人呢?就是因为他无利己之心;为什么天下人都能信服他呢?就是因为谏官别无他求。现在包拯接连驱逐两位三司使,自己毫不犹豫地坐上那个位置,就会使那些小人效仿,以“惑乱主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后果,就是今后谏官说话再也没有人信服了,你仁宗皇帝苦心建立起来的谏官制度,也就毁在了包拯的手里,能不让人痛心吗?
问题够严重的了。
接着,欧阳修还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包拯前指陈张方平之过,后弹劾宋祁之失,而自己取而代之,这种做法叫什么呢?叫“蹊田夺牛,岂得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可疑者也。”
“蹊田夺牛”的典故出自《左传》,“抑人亦有言: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以重矣。”意思就是说,他不过是牵着牛从你的田里走过而已,你就把人家的牛夺下来,这种处罚有些过重了。
“整冠纳履”这个典故出自乐府诗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瓜田李下,君子之行,不担嫌疑。
而包拯不但“蹊田夺牛”,还毫无顾忌地“整冠纳履”,所以欧阳修气愤地说,这样的事:“常人皆知可避,而拯岂独不思哉?”
也许有人会说,包拯因为无心,所以不知避讳。但是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心这个东西,天下人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所为。如今包拯的做法就如同伸手去拿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嘴里还说我不想要,“人谁信之?”谁会信你呢?
接下来欧阳修又说,我不是反对提拔包拯,像包拯这样的人,放到什么样的岗位都不为过,惟独不能放到三司使的职位上。因为“取其所不宜取,为其所不宜为,”不但是不珍重自己,而且是开了一个不良风气之先河。那么,一个处在监察位置的官员,如果用心不良,垂涎别人的高位,便会用倾轧陷害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倾人以觊得,相习而成风。此之为患,岂为小哉!”后果就严重了。
但是,皇帝并没有收回成命,而包拯,没事似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处之泰然,坐上三司使的宝座。
这件事,使得包拯的形象,在士大夫心中,大大地打了折扣。其实不但士大夫们,就是在宋仁宗的心里,包拯形象也是有所打折的。据宋人陈师道的笔记《后山谈丛·卷一》记载:仁宗皇帝要提拔孙抃做丞相,“御史韩绩言其不可,仁宗曰:‘御史谓谁可参知政事者?’韩素不经意,卒然对曰:‘包拯可’。仁宗熟视而笑曰:‘包拯非昔之包拯矣。’”
今之包拯,非昔之包拯,宋仁宗是否对包拯有所失望呢?
4
宋仁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在为包拯这类不善诗赋的人才开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那些才华横溢颇善诗赋的才子关上了一扇窗。
比如说柳永,柳永是仁宗时代最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词在当时风靡天下。可是就因为他词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便在录取名单上,勾去了他的名字,輕轻说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在宋仁宗看来,以诗取士,实不可取,诗人的最好岗位,就是写诗去。
其实,宋仁宗的科举改革只是牛刀小试,到了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对科举考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诗赋,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但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对此并不认同,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诗赋还是正宗。所以,王安石的这一改革,遭到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们的坚决反对,以至朝廷在这项改革上摇摆不定。但是,这项改革对后世却影响极大。到了明清两朝,则干脆取消诗赋,以八股取士,从此进入僵化模式,以至后来文学名家,多数失意科场。
缺少文学参与的科举,弊端立现。
其实,官吏之中,文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才华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小看了文学修养,文学是爱,是情怀,是悲悯,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文学没了,人便会情感泯灭,冰冷如铁;文学是境界,是胸怀,境界没了,人就会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文学是个性,是自我人格的平台,个性没了,自我人格的丧失,人便会变得猥琐,剩下的只是奴才。
想想看,为什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们,即便是奏议,也写得神采飞扬?为什么后来的公文,味同嚼蜡。不但没了文采,而且千人一面,千人一词,千篇一律,行文枯燥,不忍卒读。别说让那些官员们吟诗作赋,有的就连文章也不会写,以至秘书代笔,师爷操刀。甚至再后来的有些考试,什么诗赋,什么文采,只要会画挑打钩就万事大吉了。
北宋的发明家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改雕版印刷为活字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印刷成本的降低,使出书不再是奢望,于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和文人雅士出书成风。
包拯去世后,夫人董氏和家人回到庐州老家,当时的庐州太守张田感念包拯生前举荐之恩,主动筹资给包拯编本集子,让包拯也和那些士大夫们一样,有文集存世。于是董夫人便把包拯生前的手稿交给张田,经张田整理,编成《包孝肃公奏议集》一书。顾名思义,就是把生前的奏章,也就是公文编辑成书。
如今,相比于包拯的年代,出书更不是一件难事了。只要花了钱,联系了出版社,便可以找家印刷厂出书了。于是,有些官员退休后,也想有文集存世,于是便把讲话稿、汇报提纲、年终总结汇编成册,送几本与人,余下的便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子孙了。
当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发表了一首词《沁园春·雪》,轰动一时,其中就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名句,在毛泽东他老人家的眼里,这几位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然他们居功至伟,但也留有遗憾,武功居伟,文略不足啊。
走出包公祠,仰望蒙蒙细雨的天空,不由地想,历史为我们奉献了一位不畏权势、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包拯,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如果包拯能像范仲淹、苏东坡那样,也为我们留下精美的诗赋,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和他一起喜怒哀乐,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会是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包拯啊。
这要求,是不是有些苛刻了?
〔责任编辑 宋长江〕
包拯,正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伴随着时代节律,从出生,到出仕,到辞世,他无憾地走完了自己六十三年的人生。
包拯是幸运的,这个时代的宋朝,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而且,他伴随的皇上,宽厚仁慈,体谅臣属,从谏如流,以仁治天下。不然,这位皇帝的庙号怎么会叫仁宗呢?仁宗十三岁做皇上,在位四十一年,晚包拯一年去世,活了五十三岁。
包拯是幸运的,幸运得让人有些忌妒。因为这个时期的北宋,仰庙堂之高,治国名臣辈出,哪一个不是历史名人?俯江湖之远,诗词之花绚烂,哪一个不是文学大家?不要说和这些人同朝共事,便是能一睹容颜,或能望其项背,已是此生足矣。
容我随便举出几位吧: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写下“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先;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写下“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的宋庠;写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写下“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梅尧臣;写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欧阳修;写下“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的司马光;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晏几道;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
这些名字,哪一个不如雷贯耳,哪一个不让人肃然起敬。
治国名臣,历代不乏其人。而真正让那个时代大放异彩的,则是文学,是诗,是词,是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鹤立鸡群的诗词名家。那个时代承接了唐诗的辉煌,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学阆苑,更加熠熠生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能说那不是文学最美好的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谁能说这不是诗人最浪漫的嘉年华?
可是,即便有这样的群星拱照,即便有这样的诗词浸染,即便连寇准家里的侍女倩桃都能以诗劝戒,即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民间风靡,但是这一切似乎和包拯无关。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包拯身上,似乎没有留下多少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是为什么?
1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这是金代一位名叫李汾的诗人所写的一首歌咏开封的诗句。李汾的这句诗,道出了开封曾经的宏伟和繁华,以及开封人那种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所以,即便在今天,这句诗也常被开封人所引用。其实,开封人是有资格骄傲的,七朝古都,历史遗迹之多,文化底蕴之厚,在中国少有比肩。像什么龙亭、铁塔、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哪一处不是赫赫有名?尤其开封府、包公祠,就是时间再紧,就是别处遗迹不看,这两处,无论如何是不能丢下的。
我这次到开封,第一个去看的,便是包公祠。
开封城市不算大,很多遗迹旧址其实就在城里,相互之间的距离也都很近。包公祠坐落在包公湖之西,开封府则坐落在包公湖之东,两处让人心动的建筑,隔湖相望。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包公祠,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包公祠了,甚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开封府了。
在开封,因为黄河泛滥以及战乱的原因,很多历史遗迹不是深埋地下,就是被战火焚毁。现在这个碧波荡漾的包公湖,在宋代是没有的,它形成于明末,当时为阻挡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掘开黄河,致使开封城被水损毁。在开封府和包公祠的原址上,形成了一个不算太大的湖泊。因为人们怀念这位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包拯,便把这湖称之为“包公湖”。
从此,开封府和包公祠便从开封这块土地上,一下子消失了几百年。而现在的这座包公祠,则是1984年开始,用了三年半的时间,重新选址兴建的,它已经算不得文物了,只能算作是仿古建筑。这让我这个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能不心存一丝遗憾。不过,包公祠这座仿古建筑仿得还算不错,古朴典雅,庄严气派。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真的,反倒觉得它有点像真的似的。
其实,这包公祠即便不是真的又有何妨呢?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这假的不也就是真的了吗?再说,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古代遗迹,不也是建了毁,毁了建,搬了挪,挪了搬的,又有几处还是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前原本的模样呢?
进了包公祠,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刻有包公画像的石碑。从这幅画像看,包拯个头不高,脸也不黑,身着官服,手持牙笏,面目清秀,长髯飘飘,上书“宋包孝肃公遗像”。导游说:“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粤东督学使者,在包公的后裔家中发现了这张包公遺像。于是捐资将包公遗像镌刻在坚固似玉的美石上,以供后人观瞻。”尽管这座画像石碑是一个复制品,但包公的形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
《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陈桂棣、春桃在他们的报告文学《包公遗骨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那幅包公的画像,是在包公生前画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白脸,长胡须,头戴乌纱帽,帽翅儿很长。因为包公的个子不高,上朝时文武百官常常挤得他透不过气来,宋仁宗赵祯特地赐给他一顶帽翅很长很长的乌纱帽。这办法很管用,从此以后,再也没谁敢挤对他了,怕碰坏了他的帽翅儿得罪了皇上。”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很不好说,但从这幅画像看,真正的包公既不是黑脸,也不是壮汉,更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而是一个瘦弱矮小的白面书生,这让每一个参观的人都不免吃了一惊。
其实,包拯的黑脸是老百姓赋予的,是戏曲的脸谱而已,它表达了老百姓对铁面无私的清官的向往,当不得真的。如果一个人真是脸如锅底,额有弯月,那真的就是一个畸形儿或者怪胎了。如此说来,曹操是否白脸,关羽是否红脸,也都很不好说了。
再前行,便是蜡像馆。这里,包拯的形象虽不是花脸,却穿着戏装,旁边是被武士缚住的陈世美,站在旁边的是满脸怒火的秦香莲和两个孩子。前边则是寒光闪闪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我想像着陈世美人头落地的惨状,心头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悲凉,陈世美固然可恨,但让这两个孩子亲眼看到父亲死于铡刀之下,对他们的心灵就没有一点点的伤害? 其实,这不过是戏曲中的故事罢了,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所以包拯怒铡陈世美也就不会存在了。不过,我倒有个有趣的发现,那个蜡像的包公和那个蜡像的陈世美,仿佛一个模子扣出来似的,活像一对孪生兄弟。同游的朋友也看出来了,大家猜测,是不是为节省经费,两个人物使用了同一个模特?
我想,这些戏曲中的故事,本不该搬到这里来的,因为这样会以假乱真,让人难辨真伪,搞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包公,哪些是戏曲的包公了。不过,忽一转念,我又笑自己有些犯傻,因为所谓的真实的包公,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2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即今天的安徽合肥。宋仁宗天圣五年,也就是1027年,距今991年前,28岁的包拯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这一届的进士,前三甲是:状元王尧臣,榜眼韩琦、探花赵概。还有一位叫文彦博的,也和包拯同年,和包拯还是儿女亲家。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他们为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许多令人百读不厌的经典篇章。就拿这四位来说,都曾官至参知政事和同平章事,即副宰相和宰相,不但是治世之名臣,更是诗词之大家。
于是,我不免心生疑惑,同是读书人,同是进士出身,为什么人家除了做官,还能写诗词?可是包拯呢,为什么没有诗集传世?是不能也?还是不为也?
如若不信,你可以遍翻各类诗词选本,真的很难找到包拯的一首诗,一首词。不过,近年由北大整理出版的《全宋诗》中,倒也收入了包拯的一首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是一首励志的诗,从思想性上来说,可以说正气凛然,义薄云天,甚至可以作为当今反腐倡廉的教育读本。但若从艺术性上来说,则直抒胸臆,白如开水,莫说和柳永的婉约派,苏东坡的豪放派相比,就是和今天“不善此道”却乐此不疲的所谓诗家相比,怕也是难分伯仲啊。
所以时至今日,虽然包拯形象如日中天,但各种诗词选本,都少有把这首诗选入。可怜包拯生在诗词鼎盛的宋代,连童稚妇竖都能顺口吟上几句,而包拯却没有一首好诗传世,真的枉了那个诗意盎然的朝代了。
诗词不工,那么文章呢?包拯倒有一本《包孝肃公奏议集》传世,但若和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相比,算了,还是别比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你说包拯不工诗词,文章也少才华,那他是怎么考上进士的?
这事,还真得多说几句。
在宋仁宗的那个时代,包拯还不是以刚直不阿被推崇的,而是以孝闻名的,所以他死后的谥号是“孝肃公”。在谥法中,慈惠爱亲曰孝,严畏自饬曰肃。也就是说,在包拯的身上,孝为第一,肃为从属。皇上表彰他,让大家学习他,首先是要学他对父母的孝。不过我们不要误会,以为朝廷都给包拯谥号了,那他肯定不同寻常了。其实在宋代,只要是朝廷大臣,只要是不被皇帝杀头,死后几乎都会被赐以谥号的,而包拯的谥号还算不上是最好的。比如范仲淹和司马光都是“文正”,欧阳修和苏轼都是“文忠”,文正是最高级别的,文忠次之。而孝肃,得往后排好多位呢。
说包拯孝,这孝表现在哪儿呢?
是这样。包拯是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成名,中了进士。其实,宋代的科举考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晏殊十四岁考中进士,王拱辰十八岁中了状元,苏东坡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他弟弟苏辙和他同年,也才十九岁。那么包拯为什么直到二十八岁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一般的说法是,包拯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虽已学成,但不愿参加科举,“父母在,不远游”嘛。欧阳修曾夸赞包拯说,“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讲的就是这件事。直到包拯二十八岁那年,父母为了能让他放心进京赶考,为他娶了媳妇,家里有人照顾了,包拯这才放心赴京,一下子就金榜题名。
包拯中了进士后,仁宗皇帝委任他到江西建昌做知县。可是,包拯考虑到父母年迈,故土难离,便奏请皇上,说能不能派他到家乡合肥附近为官。仁宗皇帝不愧是仁宗,马上改派包拯到和州当税官,这地方离合肥较近。可是,年迈的父母还是不肯同往。既然忠孝不能两全,于是包拯索性辞官归乡,在家赡养父母整整十年。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守墓三年,直到乡里乡亲都来劝他出仕,这才回到京城报到。
于是,包拯孝名天下皆知,皇帝自然喜欢,因为宋仁宗正倡导“以孝治国”。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提及这件事,说“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好不容易得来的官却放弃不做,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不易。但在倡导“孝廉”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和包拯同时代的就有一个叫沈起的地方官,因父亲病重,也和包拯一样,辞官侍养,父亲去世,又服丧三年。后复官时,有大臣说他未经朝廷批准便擅离职守,应该予以处分。但仁宗却说:“观过知仁,今由父亲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如果因为孝敬父亲而受到处罚,那以后我们还怎么倡导天下人孝敬父母呢?
所以,包拯以孝赢得好名声就一点不奇怪了。不过,包拯孝则孝矣,但若说他为孝而放弃科举考试,则实难成立。
在宋代,“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早已成为天下学子的终极目标, 那種“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成为他们“头悬梁、锥刺股”的动力。否则,学有何用?所以,天下作父母的,无不希望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尤其包拯的父亲,也是进士出身,他肯定希望儿子能获取功名,否则不会让他读书。如果说,父母给包拯娶了妻子,他才放心地去参加科举,那在娶这个妻子董氏之前,包拯还曾有过一任妻子张氏,娶了董氏能进京,娶了张氏时为何就不能赶考呢? 其实,包拯多次放弃科举,其中另有隐情。
我们知道,北宋的科举考试延续唐制,比较重视诗词。所以你看无论唐朝还是北宋,好多朝廷重臣同时还是著名诗人。诗词是包拯弱项,有一本《包公正传》,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时,朝廷开科取士,以诗赋为主,而包拯偏偏不擅此道。”这句话无疑透出一个信息,包拯不善写诗,或者写不好诗。所以,既然不善此道,若去科举,肯定名落孙山。与其名落孙山,不如压根就不出山。
那么,包拯后来怎么又去参加科举考试了呢?
说来还是包拯命好。包拯22岁那年,庐州来了一位父母官,这人叫刘筠,刘筠非等闲之辈,他和另一位诗文大家杨亿齐名,算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而且喜欢奖掖后进,举荐才俊,还多次在朝廷知贡举,也就是当主考官。他的诗大量用典,辞藻华丽,被称作西昆体。当时科举考试的举子,都把他的作品当作范文,苦苦研习。一般来说,如果能熟练掌握西昆体的写作,再拜在他的门下做门生,那金榜题名可就十有八九了。
刘筠来到庐州之后,听说包拯品学兼优,孝闻乡里,便很器重他,“亲授艺业,相知甚深”,并鼓励包拯去参加考试。但是包拯还是放弃了,理由就是父母没人照顾。
终于,天圣五年,也就是28岁那年,包拯等来了机会。
宋仁宗天圣五年,朝廷对科举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皇帝特别诏命贡院:“将来考试进士,不得只以诗赋进退等第,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这个昭命,可在《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中查到。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亦有记载,上面是这样说的,“己未,诏礼部贡院比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学者或病声律而不得骋其才,其以策论兼考之,诸科毋得离摘经注以为问目。”
对包拯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因为他最不擅长的诗赋,不再作为惟一的录取标准了。而且,合该包拯走运,这一年皇帝任命的主考官,就是很欣赏包拯的老师刘筠。想想看,他的弱项不再是惟一的标准了,他的老师又是主考官了,如此天赐良机,想不登科都难。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三个层次,乡试,省试,殿试。乡试就是州郡考试,取得资格后,方能进京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省试录取后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但问题是,包拯没有参加乡试,便直接进京参加礼部的省试了。宋代有一特例,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学子,尽管没有参加乡试,但如果有在京的朝廷官员举荐,就可以在京城的国子监参加一次资格考试,合格了,就可以参加省试了。但是,包拯所在的合肥,算不得偏远地区吧?所以,包拯没有参加乡试而直接进京,肯定是有人推荐而走了捷径的。
省试的内容是一赋、一诗、一论。如果是过去,包拯肯定是没戏的,他无论诗还是赋,都不突出。然而,什么叫生逢其时,宋仁宗的大胆改革,轻诗重论,让包拯得以扬长避短。所以,包拯被录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面,有没有刘筠的提携,就很不好说了,但包拯的幸运还是可以肯定的。
看来,包拯之与诗词,真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3
尽管宋仁宗改革科举,轻诗赋,重策论,但是在士子们的心中,诗词还是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的,以至不擅诗赋的包拯,虽然进士及第,但在当时士大夫尤其是文人的眼里,还是难有地位的。没有诗词酬答,进不到文人的圈子,当然就不会被人看好。当时的大文豪、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曾多次说包拯“素少学问”。
这评语虽仅仅四个字,却有着一丝不屑的贬义。
在宋代,包拯并不像今天这样,一出场,便掌声四起,一亮嗓,便叫声一片。当时的包拯,虽然也身为朝廷重臣,但由于他的性格与为人、能力与才气等诸多因素,成了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尽管为官几十年,尽管皇帝还算信任,但包拯始终游离于士大夫阶层之外,他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少与他往来。宋人不以官职为贵贱,而以才学论高低,舞榭歌台,更杯换盏,长亭送别,羁旅愁思,都免不了要有诗词酬答。即便政见有异,针锋相对,但对其才学,还是会心生敬意。比如王安石与苏东坡,两人政治上誓不两立,但对相互之间的才学,却是由衷赞赏。王安石称赞苏东坡所撰的《表忠观碑》写的好,苏东坡称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实录》为本朝最佳。乌台诗案,苏东坡险些被杀,王安石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而且王安石还盛赞苏东坡,“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还有,宋人记叙成风,各种笔记汗牛充栋,其中多记风俗人情,文人轶事等,但关于包拯的记叙却少之又少,而包拯也没有只言片语记下那些“别人的故事”。
《宋史·包拯传》中,对包拯的个性还是很费了一番笔墨的,传中说包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这句话很有些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去玩味。
从褒义讲,这句话是说包拯有独到见解,坚持原则,从不去迎合别人,和人没有私信往来,不结党营私,即便是亲戚朋友,也别想找其办事。但是,若要从贬义讲,也可以说是对包拯性格的一种委婉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与人合不来,固执己见,不善交往,亲戚朋友一个个都远他而去。
不随便交往,不说恭维话,不说假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为什么到最后“故人、亲党皆绝之”呢?这里有他不善交往的原因,也有人家不愿和他交往的因素在里面。想想看,一个没有文采,没有生活情趣,老是一脸严肃的“包孝肃”公,谁愿意和他来往呢?所以,文人的圈子,文人的聚会,文人的酬答,文人的记述,没有他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出身看,包拯的父亲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一直身为小吏,并不显贵。所以包拯说自己是“生于草茅”,而非世家子弟。如果包拯始終于地方为官,且官职很小,与下层人往来,这种自卑心理可能会小一些。但是一旦进入朝堂之上,人家有的是名门望族,有的是“四世三公”,真是“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这让包拯在心理上不能不和人家产生一种距离感,以至在感情上格格不入。就像边远城市的学子,虽然也是高考状元,但是来到北京,无论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才气修养,和人家都差上一大截子,心理的排斥便会不自觉地产生。 从性格看,包拯是家里独生子,从小也是父母掌上明珠,而且科举之前便在乡里小有名气,这便使得包拯性格由孤傲变成孤僻。我们现在常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也产生“威”,包拯的威严是怎么产生的,不是亲民产生的,而是距离产生的。《宋史》中说包拯,“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让包拯笑一下,除非等黄河变清。因为包拯不苟言笑,所以产生了威严。其实中国人的概念化毛病由来已久,人们常常会误以为,凡是不苟言笑者便是一身正气,凡是待人温和者便是能力不足,慈不掌兵。这和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官与民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才会有一定的威严,才会让人惧怕。《宋史》中说包拯“吏民畏服”,这个服,不是信服,不是佩服,而是因为惧怕而服。
有人说,包拯身居高位,如果走动太多,朋友太多,就会产生利益瓜葛,使自己难以秉公办事,不能公正执法,所以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这是我们的想像。中国历史上身居高位、门生满天下的人并不少,能照样秉公执法的人也不少。
包拯被边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素少学问”。
“素少学问”这个词,是欧阳修先生送给包拯的。欧阳修在给皇帝的那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中,几次说到包拯“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欧阳修不是一个偏执的人,更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和包拯之间也没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是总体来看,欧阳修对包拯印象不佳,有时甚至有些瞧不起他。不然不会在一篇弹劾中,多次提及包拯“素少学问”。
那么,包拯的“素少学问”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我想,一方面,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一个很讲究文采辞赋的时代,整个官场还是文人集团大行其道,仅仅廉洁奉公,仅仅执法如山,仅仅忠心耿耿,还不能使其在官场上如鱼得水,还不能得到士大夫们的认可。而且北宋官员之中,诗词大家比比皆是,仅当过宰相的就有寇准、晏殊、宋庠、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门生遍地,人家在一起书信往来,诗词探讨,学术交流,不胜其乐。而包拯是个外行,他拿不出像样的诗词哪怕是有点文采的文章,所以自己也就先怯了,别人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虽然包拯在朝廷中也身居高位,但在别人眼里,并没有什么分量,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靠边呆着了。
另一方面呢,就是欧阳修说的“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和“思虑不熟,处之乖当”。这话的贬义就更明显了,意思就是说包拯有时对朝廷的制度规矩还不是十分的明白,而且头脑简单,处理问题有时很不得体,让人感到很可惜。
欧阳修说包拯“思虑不熟,处之乖当”,指的是哪件事呢?
公元1058年,包拯在开封府干了一年零三个月后,被调到御史台,任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这个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监察部部长。这时的包拯已经60岁了。包拯在这个任上,可谓大展身手,一连弹劾掉了两任三司使,一个是张方平,一个是宋祁,然后自己坐上了三司使的宝座。
何谓三司使?三司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长,这可是一个有权有钱的美差,人称财神爷。
其实,宋仁宗选的这两个人,在当时都享有美誉。张方平为官正直,史书评价他慷慨有气节,灼见事理,无畏敢言,也是诗词名家。苏轼终生都敬重他,在談到张方平的诗文时还说他,“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宋祁就是那位“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作者,为官兢兢业业,一生清贫。
那么,他俩因什么事先后被包拯弹劾呢?其实事都不大。包拯弹劾张方平,说他买一位酒坊老板的房子,钱给的少了,占了人家的便宜。而事实上,张方平买那位酒坊老板的房子,并不是强买强卖,而是正常交易,而且还是老板资金短缺,张方平出资救急呢。
对宋祁的弹劾也是如此。包拯弹劾宋祁的理由是他“在蜀饮宴过度”,看字面,宋祁这人很堕落了,其实没那么严重。在宋代,士大夫们宴饮娱乐,赋诗歌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宋祁也并没有像包拯说的那样。说一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宋祁是个作学问的人,他修《唐书》十余年,“出入内外尝以稿自随。”不管走到哪儿,书稿都随身带着,有点闲暇便马上动笔。有一天晚上,天降大雪,室内寒冷,宋祁围着炭火修史,写累了,便问身边的人说:“你们过去在别人家的时候,见过主人这样吗?”没等身边人回答,宋祁又问一个曾在太尉家服过务的人说:“太尉遇此天气,亦复如何?”这人回答:“只是拥炉命歌舞,间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如何比得内翰。”包拯弹劾他的时候,他正知成都府。不久后,宋祁去世,《宋人轶事汇编》中还说“成都士民哭于其祠者数千人,谓不安于奢侈者诬矣。”这说明,不但宋祁这个人为官不错,连成都的老百姓对有人“诬陷”宋祁,还表示不满,耿耿于怀呢。
有趣的是,仁宗皇帝“从谏如流”,你说他不行,我也不去调查,我也不与你争辩,那好,别人都不行,那就你包拯来做三司使吧。包拯也没推辞,真的就去上任了。
可是问题来了,你包拯把别人弹劾下去,而且还不是一个,接下来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你弹劾人家是有心还是无心?是不是你看好了这个位置,把人家整下去,自己坐上来?于是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坚决反对任命包拯做三司使,为这事,专门写了一篇《论除包拯三司使上书》,这篇奏议收在《欧阳修文集》中,在欧阳修诸多奏议中算是比较长的一篇,也是说理最为详备,言辞最为恳切激烈的一篇。通篇主旨就是:你皇帝可以不在乎包拯的声誉,包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可我们不能不在乎士大夫的声誉啊!这篇奏议一出,用茅坤的话讲,就是令“包拯不能不汗颜心服。”
欧阳修说:“伏见陛下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哗然,以谓朝廷贪拯之才,而不为拯惜名节。然犹冀拯能执节守义,坚让以避嫌,而为朝廷惜事体。数日之间,遽闻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 那意思就是说:听到陛下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任命一下,朝廷内外,舆论哗然,虽然朝廷看好包拯的才华,却不知道为包拯保持名节。本希望包拯自己会珍惜自己的名节,坚决辞让,以避嫌疑,为朝廷着想,可是包拯却欣然受命,准备上任了。我真的不能不为他失去名节而可惜,也不能不为他失去人心而嗟叹啊。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疑惑,皇帝任命包拯为三司使,何以就“中外哗然”了呢?怎么就会失去“名节”了呢?怎么就让欧阳修为他“可惜”“可嗟”了呢?
用欧阳修的话说就是:“夫言人之过似于激讦,逐人之位似于倾陷,而言事之臣得以自明者,惟无所利于期间尔。天下人所以为信者,亦以无其所利焉。今拯并逐二臣,自居其位,使将来奸佞者得以为说而惑乱主听,今后言事者不为人信而无以自明。是则圣明用谏之功,一旦由拯而坏。”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谏官,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别人,弹劾别人。但是,谏官在指责别人过失的时候,好像是在攻击别人;在说别人不称职并赶其下台的时候,便有倾轧陷害的嫌疑。但是为什么谏官可以不避嫌疑,敢于去指责和揭露别人呢?就是因为他无利己之心;为什么天下人都能信服他呢?就是因为谏官别无他求。现在包拯接连驱逐两位三司使,自己毫不犹豫地坐上那个位置,就会使那些小人效仿,以“惑乱主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后果,就是今后谏官说话再也没有人信服了,你仁宗皇帝苦心建立起来的谏官制度,也就毁在了包拯的手里,能不让人痛心吗?
问题够严重的了。
接着,欧阳修还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包拯前指陈张方平之过,后弹劾宋祁之失,而自己取而代之,这种做法叫什么呢?叫“蹊田夺牛,岂得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可疑者也。”
“蹊田夺牛”的典故出自《左传》,“抑人亦有言: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以重矣。”意思就是说,他不过是牵着牛从你的田里走过而已,你就把人家的牛夺下来,这种处罚有些过重了。
“整冠纳履”这个典故出自乐府诗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瓜田李下,君子之行,不担嫌疑。
而包拯不但“蹊田夺牛”,还毫无顾忌地“整冠纳履”,所以欧阳修气愤地说,这样的事:“常人皆知可避,而拯岂独不思哉?”
也许有人会说,包拯因为无心,所以不知避讳。但是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心这个东西,天下人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所为。如今包拯的做法就如同伸手去拿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嘴里还说我不想要,“人谁信之?”谁会信你呢?
接下来欧阳修又说,我不是反对提拔包拯,像包拯这样的人,放到什么样的岗位都不为过,惟独不能放到三司使的职位上。因为“取其所不宜取,为其所不宜为,”不但是不珍重自己,而且是开了一个不良风气之先河。那么,一个处在监察位置的官员,如果用心不良,垂涎别人的高位,便会用倾轧陷害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倾人以觊得,相习而成风。此之为患,岂为小哉!”后果就严重了。
但是,皇帝并没有收回成命,而包拯,没事似的,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处之泰然,坐上三司使的宝座。
这件事,使得包拯的形象,在士大夫心中,大大地打了折扣。其实不但士大夫们,就是在宋仁宗的心里,包拯形象也是有所打折的。据宋人陈师道的笔记《后山谈丛·卷一》记载:仁宗皇帝要提拔孙抃做丞相,“御史韩绩言其不可,仁宗曰:‘御史谓谁可参知政事者?’韩素不经意,卒然对曰:‘包拯可’。仁宗熟视而笑曰:‘包拯非昔之包拯矣。’”
今之包拯,非昔之包拯,宋仁宗是否对包拯有所失望呢?
4
宋仁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在为包拯这类不善诗赋的人才开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那些才华横溢颇善诗赋的才子关上了一扇窗。
比如说柳永,柳永是仁宗时代最著名的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词在当时风靡天下。可是就因为他词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便在录取名单上,勾去了他的名字,輕轻说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在宋仁宗看来,以诗取士,实不可取,诗人的最好岗位,就是写诗去。
其实,宋仁宗的科举改革只是牛刀小试,到了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对科举考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诗赋,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但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对此并不认同,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诗赋还是正宗。所以,王安石的这一改革,遭到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们的坚决反对,以至朝廷在这项改革上摇摆不定。但是,这项改革对后世却影响极大。到了明清两朝,则干脆取消诗赋,以八股取士,从此进入僵化模式,以至后来文学名家,多数失意科场。
缺少文学参与的科举,弊端立现。
其实,官吏之中,文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才华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要小看了文学修养,文学是爱,是情怀,是悲悯,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文学没了,人便会情感泯灭,冰冷如铁;文学是境界,是胸怀,境界没了,人就会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文学是个性,是自我人格的平台,个性没了,自我人格的丧失,人便会变得猥琐,剩下的只是奴才。
想想看,为什么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们,即便是奏议,也写得神采飞扬?为什么后来的公文,味同嚼蜡。不但没了文采,而且千人一面,千人一词,千篇一律,行文枯燥,不忍卒读。别说让那些官员们吟诗作赋,有的就连文章也不会写,以至秘书代笔,师爷操刀。甚至再后来的有些考试,什么诗赋,什么文采,只要会画挑打钩就万事大吉了。
北宋的发明家毕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改雕版印刷为活字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印刷成本的降低,使出书不再是奢望,于是当时的士大夫们和文人雅士出书成风。
包拯去世后,夫人董氏和家人回到庐州老家,当时的庐州太守张田感念包拯生前举荐之恩,主动筹资给包拯编本集子,让包拯也和那些士大夫们一样,有文集存世。于是董夫人便把包拯生前的手稿交给张田,经张田整理,编成《包孝肃公奏议集》一书。顾名思义,就是把生前的奏章,也就是公文编辑成书。
如今,相比于包拯的年代,出书更不是一件难事了。只要花了钱,联系了出版社,便可以找家印刷厂出书了。于是,有些官员退休后,也想有文集存世,于是便把讲话稿、汇报提纲、年终总结汇编成册,送几本与人,余下的便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子孙了。
当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时候,发表了一首词《沁园春·雪》,轰动一时,其中就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名句,在毛泽东他老人家的眼里,这几位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然他们居功至伟,但也留有遗憾,武功居伟,文略不足啊。
走出包公祠,仰望蒙蒙细雨的天空,不由地想,历史为我们奉献了一位不畏权势、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包拯,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如果包拯能像范仲淹、苏东坡那样,也为我们留下精美的诗赋,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和他一起喜怒哀乐,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会是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包拯啊。
这要求,是不是有些苛刻了?
〔责任编辑 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