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演化研究进展

来源 :地质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近年来全球河流地貌演化的研究实例及新进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载体与思路,讨论了河流地貌演化事件背后的地质、环境意义。沉积学、地貌学、物源分析、低温热年代学等是解决河流地貌演化问题的重要工具。沉积学记录着河流演化的一手资料,同时,沉积物定年技术的发展为揭示河流演化过程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约束。地貌指数研究是根据河流剖面形态与流域特征等揭示河流及区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手段,在恢复基岩隆升历史,定义地貌演化状态和判断分水岭迁移等方面具有优势。基于碎屑热年代学的物源分析方法结合沉积物沉积年代测定的研究思路则是利用了地表物质的“源—汇”过程变化,是揭示水系沟通演化历史的有效手段。当借助中-低温热年代学的多方法联合和单矿物的多重定年作为物源示踪剂时,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精度,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另外,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核素10Be等对浅表过程十分敏感,记录了百万年—千年尺度的河流侵蚀作用,是示踪流域侵蚀方式空间变化和定量化揭示侵蚀过程的有力工具。河流的诞生与演化是地表过程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局部或区域的构造—气候背景,也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貌耦合及互馈过程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新生代晚期以来,地貌形成过程伴随着古人类的诞生与发展,而河流的演化则在古人类活动和迁徙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河流地貌演化的背景动力及环境意义体现了地球多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演化。
其他文献
为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分析了水闸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某小流域修复闸工程为例,介绍了施工方案选定过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检测,以有效保证闸门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加快建设进度,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近年来,儿童哲学课程在我国再度勃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凸显思维发展的课程价值、模式预设的课程设计、演练对话式课程实施等特点。迭代看,当代儿童哲学课程的核心观念和设计理路已经实现了转向。其“理性判断”超越了课程的工具理性,意在达成对重要意义的寻求式对话;“自我经验”意指真实人生的“相遇”;“意义探寻”转向具身式直言的“自我认识”。我国当下儿童哲学课程在设计的价值原点上需要从儿童的具身“爱智慧
期刊
<正>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指发生于孕20周后,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妊娠并发症,发病率为3%~5%,是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尽早识别PE高危人群并进行合理干预,能够减少PE的发生,改善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研究发现,高危孕妇在孕16周前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PE、重度PE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2]。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孕妇
期刊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是我国防止沙漠东移南下的地理防线。如何协调解决毛乌素沙地防止二次沙化等突出生态问题是当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的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固废—农业生态循环利用理念,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中科羊草为指示植物,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动态观测了施用蚯蚓肥CK(0t/亩)、LE-1(2.0t/亩)、LE-2(2.5t/亩)、LE-3(3.0t/亩)、LE-4(3.5t
学位
氮元素可以促使植物细胞分裂加速,增长速度加快,并始终参与到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中。但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大量的氮元素被施加到土壤中。然而,这种做法会导致氮元素在农田中的流失,对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控制农田中氮元素的流失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必要的任务。本文以蚯蚓粪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试验与模型拟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蚯蚓粪与土壤质量混合比例(0、1/20、1/15、1/10、1/5
学位
压电陶瓷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工程、传感器件、电子通信和其他日常生活等领域的电子元器件中。铅基压电陶瓷依靠优异的电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温度/疲劳稳定性而长期占据压电材料主要市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密切关注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压电陶瓷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向无铅化倾斜。由于铁电相至顺电相相变温度(T-C)较高、压电系数较高等优势,铌酸钾钠基(KNN)无铅压电陶瓷在一众
学位
开展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规划、有效进行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覆盖、水系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和人口密度7个评价指标,综合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借用ArcGIS获得大方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状况,再利用GIS加权叠加得到了大方县总体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大方县极度敏感区占大方县总面积的9%,该区域处在河流湖泊附近,应禁止开发
期刊
<正>为总结交流各地在小麦生产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应用好技术、好成果,切实抓好小麦减垄增地高产高质高效宽幅绿色生产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为2022年秋种打好基础,9月14日至15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德州市齐河县举办全省小麦生产关键技术交流与总结暨小麦减垄增地协同推广项目秋种培训会议。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延生出席并讲话。
期刊
为探究不同蚯蚓生物套种套养技术模式对设施番茄生长、品质提升及土壤改良的影响,本研究设置随机区组试验:蚯蚓生物垄沟套种套养模式设1个处理;垄上套种套养模式设垄上暗沟宽分别为50、60、70 cm;垄侧套种套养模式设3个处理分别为垄侧蚓床宽50、40、30cm;立体循环免耕模式设1个处理,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蚯蚓生物垄上、垄侧、垄沟套种套养及立体循环免耕栽培技术模式番茄的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有关新型基因分型方法的设计方案与其应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高保真酶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SNP分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第二部分为荧光探针熔解曲线分型方法设计方案与应用;第三部分为采用UNG酶解决引物二聚体的方法探索。第一部分: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型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常见的SNP分型技术之一。该方法基于Taq(Thermus Aquaticus)酶对于碱基正确与错误配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