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差异才有特点,有特点才有吸引力。于是你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就有了标准。我们习惯了喧嚣吵嚷,看惯了摩肩接踵,却背弃了宁静和质朴,到了芬兰,你会感受到那种充盈着自由、和谐与质朴的宁静。你会突然醒悟,原来人们羡艳的奢华往往落于世俗,而质朴宁静却是一种气质,一种享乐,一种社会的成熟和自信。
芬兰是一个宁静而质朴的国度,在国际舞台上很少听它在大声说话,往往被人忽视,但芬兰却是追求宁静致美人们必选的纯净圣地。芬兰地处斯堪萨德纳半岛东部,西部与瑞典接壤,东部毗邻俄罗斯,夹在两个大国中的芬兰人充满着生存智慧,在许多场合中都表现的极为低调,因此芬兰人被认为是一个低声细语说话的民族。但这一地缘政治并没有妨碍芬兰人的生活情趣和生存质量,如今的芬兰纯洁而简约,不太广阔的土地上有着未被侵扰的原始树林和千万个安宁的湖泊岛屿,有着千湖之国的美誉,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河马姆明的家,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造访的人间天堂之一。冬季来这里可与冰雪尽情玩乐,避开喧嚣与寒冷为伴,让忠诚的哈士奇雪橇犬拉着你在地球村的北端狂奔。夏季这里有珍贵温暖的阳光,太阳常常悬挂在天上久久不愿褪去,即使临近子夜也亮如白昼。使你觉得宝贵的生命得以延长。笔者去的时间正值夏天,茂密的森林,静谧的湖泊,多彩的街景让你乐而忘返。
我们几个旅友是从俄罗斯沿公路驱车前往芬兰的,俄罗斯有着广袤无比的疆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但也给人一种张扬喧闹的感觉,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过边界进入芬兰境内立刻觉得安静了起来,公路两边是连片的森林,密不透风,途中时而出现波澜不惊的湖面,湖畔边偶有一两只系着绳子的小船,时而也会有农舍和牧场出现,但几乎看不到忙碌的农民。几头悠闲的牲畜或马或牛在草场上悠闲的啃食着碧绿的牧草,让你不禁要深深的吸一口气,因为你觉得那里的空气必是清新和安静的。
根据旅程安排,我们只游历了首都赫尔辛基。赫尔辛基被当地人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一是因为它的年轻,这座仅有450年历史的城市,融合了传统的民族浪漫主义风格和现代流行气质。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你可以感受到那份古典和艺术交融的宁静之美。二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赫尔辛基是座被波罗的海包围着的港口城市,气质柔美淡雅,风光旖旎精致,有着波罗的海一样的多情。
我们下车的地方是赫尔辛基市内的一个广场,广场不远处有一个古老的火车站,据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车站的形制没有什么特别,但找不到寻常车站上熙熙攘攘的拥挤和喧闹,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安静的都市车站了。广场上有稀稀落落的游客和当地的市民,有不少是老年人,他们的神态都很悠闲而自得,或坐或行走着,见到我们都唅首微笑,传递着友善和宁静。
赫尔辛基位于北纬60度,是地球上最北部的首都,因此盛夏格外长,一天中阳光照射的时间达20个小时,故也有人把赫尔辛基叫做“日不落都城”。市内街道宽阔,美丽清洁,到处是苍翠的树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多处街心花园里繁花似锦。市内建筑物风格独特,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又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其中有一座教堂居然也是白色的。在赫尔辛基,无论在市区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这座器宇非凡的乳白色建筑,它就是赫尔辛基的地标――赫尔辛基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议会广场,建于1852年,原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命名,1959年改名为赫尔辛基大教堂。教堂前议会广场上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自治的恩惠。大教堂顶端是淡绿色青铜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见。宏伟的教堂建筑内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每当教堂钟声响起,整个广场都一片肃静,游人们感受着这种唯有宗教才能带来的让心灵宁静的珍贵一刻。
另一座教堂也是游客们必到的地方,叫岩石教堂,又称坦佩利奥基奥教堂,顾名思义,它是修建在岩石中的教堂。这座用整块岩石雕成的教堂令人惊叹,它低于地面十几米,进入教堂内没有通常西方教堂内所充斥的恢宏和气派,也没有眩人眼目的装饰,周围是岩石所显示出的质朴和坚毅,教堂的内壁雕有岩石风琴,穹顶上是弧形的玻璃,白天可不用照明。据介绍,江泽民主席到访时还在此弹奏了教堂内的风琴。
“到芬兰一定要洗芬兰浴”,这是芬兰人对每位游客发出的邀请。芬兰总人口不过500多万,但据说桑拿房(芬兰浴设施)就有200多万个,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拥有一间。能旁证这点的是,我们下榻的很不起眼的小旅馆中居然也有桑拿设施,是男女分开的那种,只是很小很简约,其洗浴程序和国内的并无二致,当天晚间整个桑拿房也就我们来自北京的三位游客,虽自感无趣,也权当作一次游历芬兰的阅历吧。
另一令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景点是西贝柳斯公园,该公园以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命名。如果说音乐会凝固,那西贝柳斯公园就是最具象的呈现。如果说音乐会随风而舞的,那西贝柳斯公园会给你最写意的表达。 西贝柳斯公园是开放式的,并无大门和收售门票的地方。公园位于一个美丽的河湾之畔,四周植满高大的乔木以及各色灌木和花草。在公园中漫步,你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和肃穆,宁静和肃穆中又从环绕其间的绿色丛林中好似飘出漫妙如交响诗乐一样的旋律,让游人沉浸在无尽的怀想和思念中。西贝柳斯公园最吸引眼球的是两组现代雕塑,一组是由高低不齐的数十根钢管焊成的,每根钢管足有100多毫米粗细,一看便知是管风琴的象征。另一组是由西贝柳斯头像的面塑,面塑由银灰色的金属铸成,十分写实。人们纷纷在头像前驻足留影。西贝柳斯生于1865年,早年学的是法律,但他钟情于音乐,于是进了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现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进修,24岁时赴德国、奥地利求学深造。三年后回到芬兰,之后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成为近代誉满全球的作曲家,如今在乐坛上常演不衰的一些名曲都出自西贝柳斯的笔下,西贝柳斯活了92岁,估计是世界著名音乐家中最长寿者了。笔者回国后,专门找来西贝柳斯的代表作欣赏。其中最为炙脍人口的是交响诗《芬兰颂》,但这首时长8分钟的乐曲至始至终都让人在雄浑沉重的乐句中找不到如今芬兰的明丽和宁静,更多的是抗争和坚毅,也许这与音乐家所生活的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人类文明发展最迅速又最为昏聩的时代背景有关吧,此为后话。
芬兰是一个宁静而质朴的国度,在国际舞台上很少听它在大声说话,往往被人忽视,但芬兰却是追求宁静致美人们必选的纯净圣地。芬兰地处斯堪萨德纳半岛东部,西部与瑞典接壤,东部毗邻俄罗斯,夹在两个大国中的芬兰人充满着生存智慧,在许多场合中都表现的极为低调,因此芬兰人被认为是一个低声细语说话的民族。但这一地缘政治并没有妨碍芬兰人的生活情趣和生存质量,如今的芬兰纯洁而简约,不太广阔的土地上有着未被侵扰的原始树林和千万个安宁的湖泊岛屿,有着千湖之国的美誉,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河马姆明的家,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造访的人间天堂之一。冬季来这里可与冰雪尽情玩乐,避开喧嚣与寒冷为伴,让忠诚的哈士奇雪橇犬拉着你在地球村的北端狂奔。夏季这里有珍贵温暖的阳光,太阳常常悬挂在天上久久不愿褪去,即使临近子夜也亮如白昼。使你觉得宝贵的生命得以延长。笔者去的时间正值夏天,茂密的森林,静谧的湖泊,多彩的街景让你乐而忘返。
我们几个旅友是从俄罗斯沿公路驱车前往芬兰的,俄罗斯有着广袤无比的疆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但也给人一种张扬喧闹的感觉,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驶过边界进入芬兰境内立刻觉得安静了起来,公路两边是连片的森林,密不透风,途中时而出现波澜不惊的湖面,湖畔边偶有一两只系着绳子的小船,时而也会有农舍和牧场出现,但几乎看不到忙碌的农民。几头悠闲的牲畜或马或牛在草场上悠闲的啃食着碧绿的牧草,让你不禁要深深的吸一口气,因为你觉得那里的空气必是清新和安静的。
根据旅程安排,我们只游历了首都赫尔辛基。赫尔辛基被当地人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一是因为它的年轻,这座仅有450年历史的城市,融合了传统的民族浪漫主义风格和现代流行气质。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你可以感受到那份古典和艺术交融的宁静之美。二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赫尔辛基是座被波罗的海包围着的港口城市,气质柔美淡雅,风光旖旎精致,有着波罗的海一样的多情。
我们下车的地方是赫尔辛基市内的一个广场,广场不远处有一个古老的火车站,据说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车站的形制没有什么特别,但找不到寻常车站上熙熙攘攘的拥挤和喧闹,这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安静的都市车站了。广场上有稀稀落落的游客和当地的市民,有不少是老年人,他们的神态都很悠闲而自得,或坐或行走着,见到我们都唅首微笑,传递着友善和宁静。
赫尔辛基位于北纬60度,是地球上最北部的首都,因此盛夏格外长,一天中阳光照射的时间达20个小时,故也有人把赫尔辛基叫做“日不落都城”。市内街道宽阔,美丽清洁,到处是苍翠的树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多处街心花园里繁花似锦。市内建筑物风格独特,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又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其中有一座教堂居然也是白色的。在赫尔辛基,无论在市区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这座器宇非凡的乳白色建筑,它就是赫尔辛基的地标――赫尔辛基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议会广场,建于1852年,原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命名,1959年改名为赫尔辛基大教堂。教堂前议会广场上竖立着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自治的恩惠。大教堂顶端是淡绿色青铜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见。宏伟的教堂建筑内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每当教堂钟声响起,整个广场都一片肃静,游人们感受着这种唯有宗教才能带来的让心灵宁静的珍贵一刻。
另一座教堂也是游客们必到的地方,叫岩石教堂,又称坦佩利奥基奥教堂,顾名思义,它是修建在岩石中的教堂。这座用整块岩石雕成的教堂令人惊叹,它低于地面十几米,进入教堂内没有通常西方教堂内所充斥的恢宏和气派,也没有眩人眼目的装饰,周围是岩石所显示出的质朴和坚毅,教堂的内壁雕有岩石风琴,穹顶上是弧形的玻璃,白天可不用照明。据介绍,江泽民主席到访时还在此弹奏了教堂内的风琴。
“到芬兰一定要洗芬兰浴”,这是芬兰人对每位游客发出的邀请。芬兰总人口不过500多万,但据说桑拿房(芬兰浴设施)就有200多万个,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拥有一间。能旁证这点的是,我们下榻的很不起眼的小旅馆中居然也有桑拿设施,是男女分开的那种,只是很小很简约,其洗浴程序和国内的并无二致,当天晚间整个桑拿房也就我们来自北京的三位游客,虽自感无趣,也权当作一次游历芬兰的阅历吧。
另一令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景点是西贝柳斯公园,该公园以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命名。如果说音乐会凝固,那西贝柳斯公园就是最具象的呈现。如果说音乐会随风而舞的,那西贝柳斯公园会给你最写意的表达。 西贝柳斯公园是开放式的,并无大门和收售门票的地方。公园位于一个美丽的河湾之畔,四周植满高大的乔木以及各色灌木和花草。在公园中漫步,你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和肃穆,宁静和肃穆中又从环绕其间的绿色丛林中好似飘出漫妙如交响诗乐一样的旋律,让游人沉浸在无尽的怀想和思念中。西贝柳斯公园最吸引眼球的是两组现代雕塑,一组是由高低不齐的数十根钢管焊成的,每根钢管足有100多毫米粗细,一看便知是管风琴的象征。另一组是由西贝柳斯头像的面塑,面塑由银灰色的金属铸成,十分写实。人们纷纷在头像前驻足留影。西贝柳斯生于1865年,早年学的是法律,但他钟情于音乐,于是进了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现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进修,24岁时赴德国、奥地利求学深造。三年后回到芬兰,之后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成为近代誉满全球的作曲家,如今在乐坛上常演不衰的一些名曲都出自西贝柳斯的笔下,西贝柳斯活了92岁,估计是世界著名音乐家中最长寿者了。笔者回国后,专门找来西贝柳斯的代表作欣赏。其中最为炙脍人口的是交响诗《芬兰颂》,但这首时长8分钟的乐曲至始至终都让人在雄浑沉重的乐句中找不到如今芬兰的明丽和宁静,更多的是抗争和坚毅,也许这与音乐家所生活的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人类文明发展最迅速又最为昏聩的时代背景有关吧,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