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而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态度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指热情、积极、自信、坚强和合作精神等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情感态度。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从而喜欢教师的教学,全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形势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学校;策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学生的人格建构以及教师的职业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自信从容的开展日常教学活动,集中精力并带着热情创造出好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容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興趣,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影响,产生更多的教学正能量。所以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业绩上,关注教师,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新形势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类型
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学生中心论。主张这一观点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否认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辅助学生习得的作用。该主张认为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建构的作用。二、教师中心论。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强调了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权威性,在这种师生类型下学生服从教师对教学安排且教师教学活动的控制力是强有效的。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因为在社会关系和人伦纲要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态度影响极大,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地去探索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并和学生之间建立比较深厚的情感。李皮特和怀特在师生相互作用的一个实验中得出:“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及情感反馈共同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是课堂气氛及师生相互作用模式的重要因素。死板的安排、威胁和专制主义的控制,隔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若学生长期在紧张,隔离的情感状况中学习,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良好的集体生活经验从而影响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成才,能在社会上独挡一面并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在校的人际关系网中对学生社会性进程起关键作用的是良好师生关系。首先,在相互作用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同事和学生的态度能影响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到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再者,师生关系中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等特点使学生成长为能正确认识并批判自我,尊重理解他人的具有自我独特个性的个体。学生在脱离校园生活后才能更加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对各种不同的人际问题,才能释放出自身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加速教师的职业成长步伐。教师在事业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着教师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在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出管理好班级的科学制度,在培育他人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自我成长。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和谐的师生常被人民归纳为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影响着教与学的积极性,关乎与课堂教学的成果,所以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培养师生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尤为重要。
(一)热爱与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付出“爱”。契诃夫说:“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怀有好感,相互尊重友爱的气氛,这将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通过教师无私的爱,才能找到尊重学生个体的突破口,让教师的关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能渐渐接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师生架起平等交流、相互理解的桥梁,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关怀。
(二)宽容与严格
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教师应给学生课内、课外的关爱,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但教师的爱不应该泛滥,应做到松紧有度。因此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不该过分指责和怀疑,而应该宽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犯错。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是对学生的无原则的妥协,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点时教师应加以启迪以便促使孩子学会自我审视。
(三)关爱与陪伴
通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给老师留下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坏印象,作为教师,爱聪明听话进取心强的学生容易,但爱学习成绩差又调皮的学生却十分困难难。久而久之,部分教师会忽略后进生的成长,严重的会带给孩子负能量,教师长期的不闻不问,对尖子生的嘘寒问暖会成为一些后进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的导火索。后进生长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会对自己的学业放任不理,而把心思花在吃喝玩乐等娱乐活动中。这样的厌学心理若不及时纠正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严重的对导致上学恐惧心理。所以教师的爱不仅仅是给自己喜爱的学生,更应该博爱,爱护,帮助这些落后的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给予他们特殊的守护和关爱,让后进生尽快回归正常学习轨道。
(四)民主与平等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是敬畏教师的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只能惟命是从。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会因这种心理变得行为拘束,见到老师避而躲之。在情感态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师生关系是不积极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教学中尊重、鼓励,鞭策他们。让学生处于学习心理上的上游,从而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教学看法,在课后勇于与教师相处。看似与教学无关紧要的事,都是融洽师生情感的妙方,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产生学习和情感上的共鸣。
教育有时常被人比喻为一门沟通的艺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并理解师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在贯穿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培养等环节中,利用能影响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裴娣娜.教学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 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教育研究[J], 2012(8).
[4] 和学新, 闫芳.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我国师生关系的变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J】,2012(2).
[5] 黄 亮.浅谈师生沟通方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J],2008(1).
[6] 李 霞.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战线,2007(10).
作者简介:
蒋晟兰,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学校;策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学生的人格建构以及教师的职业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能自信从容的开展日常教学活动,集中精力并带着热情创造出好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容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興趣,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影响,产生更多的教学正能量。所以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业绩上,关注教师,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新形势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类型
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学生中心论。主张这一观点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否认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辅助学生习得的作用。该主张认为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建构的作用。二、教师中心论。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强调了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权威性,在这种师生类型下学生服从教师对教学安排且教师教学活动的控制力是强有效的。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因为在社会关系和人伦纲要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对学生的课堂情感态度影响极大,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地去探索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并和学生之间建立比较深厚的情感。李皮特和怀特在师生相互作用的一个实验中得出:“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及情感反馈共同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是课堂气氛及师生相互作用模式的重要因素。死板的安排、威胁和专制主义的控制,隔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若学生长期在紧张,隔离的情感状况中学习,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良好的集体生活经验从而影响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成才,能在社会上独挡一面并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在校的人际关系网中对学生社会性进程起关键作用的是良好师生关系。首先,在相互作用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同事和学生的态度能影响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到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再者,师生关系中相互理解、信任、尊重等特点使学生成长为能正确认识并批判自我,尊重理解他人的具有自我独特个性的个体。学生在脱离校园生活后才能更加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对各种不同的人际问题,才能释放出自身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加速教师的职业成长步伐。教师在事业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推动着教师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在班主任工作中探索出管理好班级的科学制度,在培育他人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自我成长。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和谐的师生常被人民归纳为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影响着教与学的积极性,关乎与课堂教学的成果,所以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培养师生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尤为重要。
(一)热爱与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付出“爱”。契诃夫说:“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怀有好感,相互尊重友爱的气氛,这将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通过教师无私的爱,才能找到尊重学生个体的突破口,让教师的关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能渐渐接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师生架起平等交流、相互理解的桥梁,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关怀。
(二)宽容与严格
在学校教育制度下,教师应给学生课内、课外的关爱,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但教师的爱不应该泛滥,应做到松紧有度。因此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不该过分指责和怀疑,而应该宽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犯错。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是对学生的无原则的妥协,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点时教师应加以启迪以便促使孩子学会自我审视。
(三)关爱与陪伴
通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给老师留下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坏印象,作为教师,爱聪明听话进取心强的学生容易,但爱学习成绩差又调皮的学生却十分困难难。久而久之,部分教师会忽略后进生的成长,严重的会带给孩子负能量,教师长期的不闻不问,对尖子生的嘘寒问暖会成为一些后进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的导火索。后进生长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会对自己的学业放任不理,而把心思花在吃喝玩乐等娱乐活动中。这样的厌学心理若不及时纠正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严重的对导致上学恐惧心理。所以教师的爱不仅仅是给自己喜爱的学生,更应该博爱,爱护,帮助这些落后的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给予他们特殊的守护和关爱,让后进生尽快回归正常学习轨道。
(四)民主与平等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是敬畏教师的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只能惟命是从。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会因这种心理变得行为拘束,见到老师避而躲之。在情感态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师生关系是不积极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教学中尊重、鼓励,鞭策他们。让学生处于学习心理上的上游,从而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教学看法,在课后勇于与教师相处。看似与教学无关紧要的事,都是融洽师生情感的妙方,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产生学习和情感上的共鸣。
教育有时常被人比喻为一门沟通的艺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并理解师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在贯穿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培养等环节中,利用能影响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裴娣娜.教学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 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教育研究[J], 2012(8).
[4] 和学新, 闫芳.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我国师生关系的变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J】,2012(2).
[5] 黄 亮.浅谈师生沟通方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J],2008(1).
[6] 李 霞.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战线,2007(10).
作者简介:
蒋晟兰,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