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益。为此,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评改”,以评促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基于常态作文教学的“有效评改”三部曲。
一、初稿——自评自改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当前,在作文评改中仍有教师包办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生自改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事实上,学生自我评改是一种很好的作文评改方式。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完成草稿一段时间后,重新将草稿下发给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读一读、评一评,画出认为写得精彩得意的佳句、好段,在旁边注明写得精彩的原因或讲讲这样写的好处,在自我评改中获得真切体验,从而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同时,在自我评改过程中,学生作为读者的角色评自己文章与当堂作文的心理感受迥然不同。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阅读自己的文章时,会发现自己文中的长处,也会发现问题,或是字词语病,或是文句不通,或是读后产生了新感受等。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地自我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文章,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标点,只要学生动笔,都应予以鼓励。
因此,在学生自我评改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多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评,边读边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自我评改中逐步养成评改习惯,提高评改能力。
二、讲评——互评互改
讲评是指对全体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总体评估、诊断与指导。《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关于作文讲评是这样提出的:“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因此,讲评重点应是依据每次习作要求,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现象进行点评,包括学生的成功之处、主要存在的问题等。讲评过程中,笔者常采用“范文借鉴”法,即讲评中,不是罗列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而是以优秀范文点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点评范文中可圈可点之处。这“优秀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这样的点评,在学生肯定他人优点的过程中,懂得自己习作的不足,在懂得他人写法的同时,也明白自己习作努力的方向。另外,在讲评中也应注重面向全体,尽量满足每个学生被激励、被肯定的渴望。每次讲评课上,选择不同的讲评对象,使每位学生一学期中至少有一到两次被肯定、激励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课,更令学生期待。
通过“范文借鉴”法,学生自然地将范文与自己的习作作比较,发现更多的不足,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心中自然有了修改的欲望和冲动,修改时就会一气呵成。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还可安排同学互改。交换的对象可以是同桌,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同学。评改后,双方互相给对方作简要点评,学生各自对评改的地方加以思考、消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对自己作文中的错字、病句加以剔除,因为不想别人在自己作文本上“评头论足”,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自觉修改的意识。
讲评课上,由于时间原因,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因此,教师应在课外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地对学生个体的作文情况进行评讲。如笔者备有一本学生习作情况记载本,批到好的作文或进步作文,及时记载,在语文课前或其他课余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点评交流。在早读或读报课上,请“佳作”作者朗读,对全班学生而言是美文欣赏,对朗读者来讲则是全班“点评”。对于后进学生的“问题作文”,则当面讲评,指出问题症结,并提出修改方向。这种充满真诚、友好的评讲方式,往往能感动学生,唤起学生习作的动力。
三、精批——指导再改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十分精细,面面俱到。有专家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这样“全盘代劳”,抹杀了学生自评、修改的机会,久而久之,必然会带来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丧失。笔者也并不赞成这种批改方式,教师批得累,学生则对批改“满堂红”不屑一顾,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建议》中关于作文批改这样提出:“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笔者以为,所谓“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多改、详改”,而应该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肯定、点拨,让学生明白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形成对写作的积极心理,这才是精批的意义所在。因此,以下两方面应是教师精批的主要方向:
(一) 在学生作文成功处精批
学生作文成功处的精批,主要是肯定学生每次作文中成功、进步、有新意的地方,让学生有成功体
验,培育学生的写作原动力。精批的方式应该以表
扬、赏识为主,可以是一些奖励性的符号,如常用的
波浪线,一张笑脸、一个自信的大拇指等;也可以是
一些激励性、人性化的绿色评语,如:“你这样的写
法,很有新意,值得同学们学习”“从你的这段话中,看出你已经进步了,祝贺你!”还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亲身阅读感受,如:“你的场面描写真精彩,让老师有身临其境之感{”等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写作也是一种创造。无论是文笔优美的好学生,还是文思不畅的后进学生,他们写下的词句、语段,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一种创造,更需要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去保护。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精批的出发点,灵活地把握好评价尺度,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精批中受到激励。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可以以“文句通顺”为标准;对思维独特的学生,我们则可以从“创意”角度进行评价激励等。
(二) 在学生作文问题处精批
学生作文问题处的精批,主要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修改的方向。教师应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角度,善意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并真诚地提出修改建议与方向,而不是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进行批评、否定。因此,教师的精批更应侧重于启发式、建议式。如看到学生作文开头繁冗,不着主题,可以在旁边写上“你不觉得开门见山会更好吗?你能行,试试看”:看到学生作文语句不通,可以在旁边打个“——?”;发现作文场面描写空洞,可以在旁边写上“如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场面会更生动,尝试一下”,等等。
在精批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成功、创新处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不足与问题处提出了鼓励性的修改意见,这样的评改往往能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再次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章主动给教师批阅。教师根据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复批,给予加分、表扬,对学生而言,是又一次的评价和激励。这样的评改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对此乐此不疲。
“有效评改”三部曲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较好地把握了学生的习作心理,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愉快作文、享受作文,奏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和谐乐章。
一、初稿——自评自改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当前,在作文评改中仍有教师包办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生自改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事实上,学生自我评改是一种很好的作文评改方式。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完成草稿一段时间后,重新将草稿下发给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读一读、评一评,画出认为写得精彩得意的佳句、好段,在旁边注明写得精彩的原因或讲讲这样写的好处,在自我评改中获得真切体验,从而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同时,在自我评改过程中,学生作为读者的角色评自己文章与当堂作文的心理感受迥然不同。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阅读自己的文章时,会发现自己文中的长处,也会发现问题,或是字词语病,或是文句不通,或是读后产生了新感受等。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地自我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文章,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标点,只要学生动笔,都应予以鼓励。
因此,在学生自我评改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多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评,边读边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自我评改中逐步养成评改习惯,提高评改能力。
二、讲评——互评互改
讲评是指对全体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总体评估、诊断与指导。《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关于作文讲评是这样提出的:“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因此,讲评重点应是依据每次习作要求,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现象进行点评,包括学生的成功之处、主要存在的问题等。讲评过程中,笔者常采用“范文借鉴”法,即讲评中,不是罗列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而是以优秀范文点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点评范文中可圈可点之处。这“优秀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这样的点评,在学生肯定他人优点的过程中,懂得自己习作的不足,在懂得他人写法的同时,也明白自己习作努力的方向。另外,在讲评中也应注重面向全体,尽量满足每个学生被激励、被肯定的渴望。每次讲评课上,选择不同的讲评对象,使每位学生一学期中至少有一到两次被肯定、激励的机会。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课,更令学生期待。
通过“范文借鉴”法,学生自然地将范文与自己的习作作比较,发现更多的不足,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心中自然有了修改的欲望和冲动,修改时就会一气呵成。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还可安排同学互改。交换的对象可以是同桌,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同学。评改后,双方互相给对方作简要点评,学生各自对评改的地方加以思考、消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对自己作文中的错字、病句加以剔除,因为不想别人在自己作文本上“评头论足”,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自觉修改的意识。
讲评课上,由于时间原因,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因此,教师应在课外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地对学生个体的作文情况进行评讲。如笔者备有一本学生习作情况记载本,批到好的作文或进步作文,及时记载,在语文课前或其他课余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点评交流。在早读或读报课上,请“佳作”作者朗读,对全班学生而言是美文欣赏,对朗读者来讲则是全班“点评”。对于后进学生的“问题作文”,则当面讲评,指出问题症结,并提出修改方向。这种充满真诚、友好的评讲方式,往往能感动学生,唤起学生习作的动力。
三、精批——指导再改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十分精细,面面俱到。有专家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这样“全盘代劳”,抹杀了学生自评、修改的机会,久而久之,必然会带来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丧失。笔者也并不赞成这种批改方式,教师批得累,学生则对批改“满堂红”不屑一顾,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建议》中关于作文批改这样提出:“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笔者以为,所谓“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多改、详改”,而应该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肯定、点拨,让学生明白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形成对写作的积极心理,这才是精批的意义所在。因此,以下两方面应是教师精批的主要方向:
(一) 在学生作文成功处精批
学生作文成功处的精批,主要是肯定学生每次作文中成功、进步、有新意的地方,让学生有成功体
验,培育学生的写作原动力。精批的方式应该以表
扬、赏识为主,可以是一些奖励性的符号,如常用的
波浪线,一张笑脸、一个自信的大拇指等;也可以是
一些激励性、人性化的绿色评语,如:“你这样的写
法,很有新意,值得同学们学习”“从你的这段话中,看出你已经进步了,祝贺你!”还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亲身阅读感受,如:“你的场面描写真精彩,让老师有身临其境之感{”等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写作也是一种创造。无论是文笔优美的好学生,还是文思不畅的后进学生,他们写下的词句、语段,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一种创造,更需要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去保护。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精批的出发点,灵活地把握好评价尺度,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从精批中受到激励。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可以以“文句通顺”为标准;对思维独特的学生,我们则可以从“创意”角度进行评价激励等。
(二) 在学生作文问题处精批
学生作文问题处的精批,主要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修改的方向。教师应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角度,善意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并真诚地提出修改建议与方向,而不是对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进行批评、否定。因此,教师的精批更应侧重于启发式、建议式。如看到学生作文开头繁冗,不着主题,可以在旁边写上“你不觉得开门见山会更好吗?你能行,试试看”:看到学生作文语句不通,可以在旁边打个“——?”;发现作文场面描写空洞,可以在旁边写上“如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场面会更生动,尝试一下”,等等。
在精批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成功、创新处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不足与问题处提出了鼓励性的修改意见,这样的评改往往能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再次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章主动给教师批阅。教师根据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复批,给予加分、表扬,对学生而言,是又一次的评价和激励。这样的评改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对此乐此不疲。
“有效评改”三部曲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较好地把握了学生的习作心理,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愉快作文、享受作文,奏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