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如何让学生读得有趣,读得有味,读得有效?特级教师严丽萍执教的《看浪花》,以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不露痕迹的朗读指导,营造了书声琅琅的课堂。
【片段一】师引生读,读中认“节”
师:《看浪花》是一首小诗,数一数共有几小节?中间空得比较开的就是1小节。(生数小节数)
师:严老师来读第1小节。(师范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接读2、3小节,分大组读剩余两节)
【赏析】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常,实则非常高妙。教师通过“三读”,巧妙地将知识点的落实融进了琅琅的书声中。首先教师的范读。初读课文时教师往往通过范读带动学生进入文本。此处严老师的范读除了发挥这一功效外,更是将“如何确定诗歌的小节数”向学生做了直观的传递。教师在读完第一小节后,将后面的课文留给了学生,引而有度,扶放有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随后的指名接读、分组朗读,既是初读时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课文,也是对知识点落实程度的进一步巩固和检验。而由个别走向群体,这一细节的变化更是凸显了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
【片段二】以悟促读,指导无痕
师:你们就是看浪花的孩子,把你们的想法读给我听听。(生齐读2~4小节)
师:孩子们,绿浪滚滚是怎样的浪花呀?
生:一浪高过一浪。
师:来,再读一读。(生随着师手势再读此句)
师:像马鬃是多大的浪花?多少匹马在甩尾巴?(生心领神会,再读此句,读出了那滚滚浪花的滔滔气势)
……
【赏析】准确的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严老师或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或在关键处进行强调,或进一步加以追问,把理解品味词语与朗读指导有机融合在一起,拭去了刻意指导的痕迹,没有了繁琐的条分缕析,多了感性与灵动、想象与趣味。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认知与情感的融合共鸣、读与悟的完美结合实现了“教学无痕”。
【片段三】一“改”得妙,读写交融
(师生共同创设了孩子与浪花对话的情境)
师:回家吧,爸爸妈妈该着急了。
生:不,我们还想看。
师:你们那么喜欢我,我答应你们的心愿。(转身将板书中首尾两节的“三个孩子”改成“二(1)班的孩子”)愿意吗?读一读,我听听。(生兴奋地再次朗读起这两小节)
师:孩子们,你想让浪花怎样或想让它到海底去干什么?把浪花怎么回答的写出来。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
……
【赏析】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片段。严老师的一改(将“三个孩子”改成“二(1)班的孩子”)可谓神来之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不是简单的角色变换,当学生拍着手念着“二(1)班的孩子看浪花”时,充满想象、情感真挚的他们已然将这当成是真的,融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体验,沉浸其中想象、畅游。此时,教师的“你想让浪花怎样或想让它到海底去干什么”已成为学生抒发内心想法的需要,不为完成任务而做,不为写而写。读写结合能帮助吸收语言、内化语言,但只有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迫切希望“一吐为快”时,这时的“写”才是高效的。(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片段一】师引生读,读中认“节”
师:《看浪花》是一首小诗,数一数共有几小节?中间空得比较开的就是1小节。(生数小节数)
师:严老师来读第1小节。(师范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接读2、3小节,分大组读剩余两节)
【赏析】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常,实则非常高妙。教师通过“三读”,巧妙地将知识点的落实融进了琅琅的书声中。首先教师的范读。初读课文时教师往往通过范读带动学生进入文本。此处严老师的范读除了发挥这一功效外,更是将“如何确定诗歌的小节数”向学生做了直观的传递。教师在读完第一小节后,将后面的课文留给了学生,引而有度,扶放有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随后的指名接读、分组朗读,既是初读时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课文,也是对知识点落实程度的进一步巩固和检验。而由个别走向群体,这一细节的变化更是凸显了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
【片段二】以悟促读,指导无痕
师:你们就是看浪花的孩子,把你们的想法读给我听听。(生齐读2~4小节)
师:孩子们,绿浪滚滚是怎样的浪花呀?
生:一浪高过一浪。
师:来,再读一读。(生随着师手势再读此句)
师:像马鬃是多大的浪花?多少匹马在甩尾巴?(生心领神会,再读此句,读出了那滚滚浪花的滔滔气势)
……
【赏析】准确的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严老师或启发学生想象画面,或在关键处进行强调,或进一步加以追问,把理解品味词语与朗读指导有机融合在一起,拭去了刻意指导的痕迹,没有了繁琐的条分缕析,多了感性与灵动、想象与趣味。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认知与情感的融合共鸣、读与悟的完美结合实现了“教学无痕”。
【片段三】一“改”得妙,读写交融
(师生共同创设了孩子与浪花对话的情境)
师:回家吧,爸爸妈妈该着急了。
生:不,我们还想看。
师:你们那么喜欢我,我答应你们的心愿。(转身将板书中首尾两节的“三个孩子”改成“二(1)班的孩子”)愿意吗?读一读,我听听。(生兴奋地再次朗读起这两小节)
师:孩子们,你想让浪花怎样或想让它到海底去干什么?把浪花怎么回答的写出来。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
……
【赏析】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片段。严老师的一改(将“三个孩子”改成“二(1)班的孩子”)可谓神来之笔,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不是简单的角色变换,当学生拍着手念着“二(1)班的孩子看浪花”时,充满想象、情感真挚的他们已然将这当成是真的,融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体验,沉浸其中想象、畅游。此时,教师的“你想让浪花怎样或想让它到海底去干什么”已成为学生抒发内心想法的需要,不为完成任务而做,不为写而写。读写结合能帮助吸收语言、内化语言,但只有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迫切希望“一吐为快”时,这时的“写”才是高效的。(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