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的前景及发展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冰雪旅游的兴起恰好迎合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在春节黄金周期间,黑龙江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35万人次,旅游收入7.0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和40%,接待国外游客8000人次,旅游创汇275万美元。冰灯,雪雕,滑雪三大冰雪旅游越来越显示出迷人的魅力,冰雪旅游已经成为我省重要产业之一。但还应该看到,在这方面尚存在问题和不足,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尽快解决,以寻求更快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省份。全省属高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群山连绵,林海绿涛,充满大自然的奇光异彩。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从11月份至翌年3月都以降雪为主,降雪日数平均每年20-50天左右,降雪初日与终日间隔为180天左右,冬季积雪日数为80-120天,积雪初日与冬日间隔140-170天,最大积雪深度58CM。丰富的冰雪资源,神奇精美的冰雪艺术,色彩缤纷的冰雪活动,使之成为冰雪运动的故乡、冬季滑雪和冰雪旅乐的胜地。各滑雪场从缓坡到陡坡各类坡度的雪道应有尽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滑雪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为我省开展冰雪旅游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冰雪旅游属于我国体育旅游事业中的一个方面,具有地方的特色。2001年2月22~23日,由世界旅游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联合主办的“世界体育与旅游大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召开,体育旅游成为继生态旅游后又一旅游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旅游局把我国2011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并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点的大型体育旅游活动,其中就包括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
  中国正值滑雪产业大发展的前夜。据调查,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有10%以上的人喜欢参与滑雪运动,而我国若有1%的人参与就将达到近千万人次,形成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而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滑雪资源,全省主要山地有大、小兴安岭等,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60%,林区面积占41%,森林面积为全国省市区之首。而且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生态环境好,坡度適中。据专家对雪场资源普查结果,全省海拔1000M以上适合于建造滑雪场的山峰就达100多座,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省份。另外,黑龙江省从1963年开始创办冰灯游园会,到1985年举办冰雪节,1998年建成冰雪大世界,逐渐将冰雕艺术与雪雕艺术相结合、冰上运动与雪地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风格与优势。哈尔滨冰雪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冰灯、冰雕艺术已闻名世界,滑雪旅游与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黑龙江省假日办统计,2011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了国内旅游人数201.55万人次,旅游收入11.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和 28.6%。接待入境旅游者10035人次,旅游创汇370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2%和15%。令人兴奋的是,我省在春节南北旅游争夺战中第4次战胜了海南省。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1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二大旅游客源国。而中国滑雪协会和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滑雪人口将以每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滑雪人数将达到800万以上,滑雪旅游收入达250亿元以上。黑龙江省旅游局所确定的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总体目标到2020年按照产业化的方向,将黑龙江省建成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滑雪旅游地,形成三大四小共7个滑雪旅游区,以及20个高级、56个中级、102个初级滑雪场体系;30万张床位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接待服务体系;100所滑雪学校,1500名滑雪教练的培训体系;能够生产雪具、雪服、雪地机械设备的装备工业体系;主干线、支线、区内线相衔接,空中和地面相配套的畅通的交通体系。
  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提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把发展冰雪旅游业提到了产业创建的高度,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优惠的引资政策,为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其他省份,如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等也加大了冰雪旅游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相继建设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交通线路,大大改善了景点的可进入性。在对外宣传方面,各省市也积极举办旅游促销会,推介其冰雪旅游的特色。所有这一系列举措足以看出政府对发展冰雪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从长远来看,黑龙江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巨大的,因此必须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的地位,才能加快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
  21世纪是品牌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和产业都必然走上品牌竞争的道路。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也需要一定品牌的维系和支持。要想使冰雪旅游深入人心,就要创造出旅游者所需要的精品。我国各地的冰雪旅游近几年采用了人工造雪、彩色冰、低温喷泉、激光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品味和艺术性,赢得了游客的喜爱。冰雪旅游除了在冰雪科技上下功夫之外,还应注入和加大民俗文化、异域文化的含量,将非冰雪产品与冰雪产品有机组合。在实施冰雪旅游名牌战略时不能只局限于产品上,还必须打造名牌龙头企业。在面向国内的同时,还要立足全球,让冰雪旅游的品牌不仅成为中国的品牌,更应该成为走向世界的品牌。
  经济全球化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者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始终离不开与世界冰雪旅游强国的合作,因此,自觉地将自身纳入到国际冰雪旅游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冰雪旅游市场的竞争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协作中求发展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冰雪旅游业的基本思路之一。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展冰雪旅游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可以聘请他们的高级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我省进行指导培训,并在互相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推动旅游企业走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可以尝试把冰雪旅游资源作为股份,进行合资合作开发建设。积极鼓励外国资本投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外旅游企业共同进行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合作共赢。
  对于一个企业和行业来说,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自身能否创造出不断给人带来新奇感受和购买欲望的产品。对于冰雪旅游来说,在大量同质化产品日益充斥市场的今天,黑龙江要想开发冰雪精品,引领中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改进和创新原有的产品,以特色寻求发展。例如吉林省为了进一步打造其冰雪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围绕冰雪旅游主打产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做到了“两个结合”,即:将冰雪旅游与冰雪赛事相结合,利用冰雕、雪雕、滑冰、滑雪等赛事,提高冰雪旅游的吸引力;将冰雪旅游与北方民族民俗风情相结合,展现原生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黑龙江省凭借与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临近之利,近年来在冰雪旅游产品开发中引入异国风情,这些具有异域格调的产品,对国内南方地区和欧美地区的旅游者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国雪乡成为近年来休闲型冰雪旅游的新品牌。雪乡已不仅是大海林的雪乡,更是黑龙江的雪乡,已经成为了黑龙江旅游的名片。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和大海林林业局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有效扩大了中国雪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雪乡更要突出的是乡村旅游与冰雪旅游融合,更能反映出东北民俗的丰富内涵。
  冰雪产品具有体验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为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打造“赛事经济”。通过承办冰雪赛事不仅能打造我国冰雪旅游品牌,还可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度。2009年黑龙江省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今后一段时期应充分利用大冬会在世界范围产生的轰动效应,推动本省冰雪旅游产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众多高标准的国际赛事也提高了雪场整体管理水平和实力,不间断的赛事新闻使得“亚布力”成为家喻户晓的滑雪品牌。因此,黑龙江还应申办世界冬季奥运会,争办冰雪旅游论坛和其他冰雪旅游赛事,这对促进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力。
  所谓区域竞合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旅游经济主体开发的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竞争———合作”的一系列旅游经济行为。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目前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一种手段,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产物。
  我国的冰雪旅游区域竞合组织包括区际冰雪旅游竞合组织和省内冰雪旅游竞合组织。区域冰雪旅游竞合组织,如建立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冰雪旅游的竞合组织;省内冰雪旅游竞合组织,如建立黑龙江省内各地市之间的竞合组织。通过冰雪旅游竞合组织,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产品互配、客源互流、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总之,冰雪是北方独具特色的固体水资源,是冰雪文化的基本元素,冰雪旅游产品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地方特色。冰雪资源形成、分布的地域性,决定了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仅能在特定的地域内进行,具有较强的区域限定性。分析当代世界冰雪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及发展态势,抢抓机遇,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所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一个学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自本世纪以来,随着基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固有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性方面已经出现明显不足,极大制约了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通过对部分地方高师历史专业毕業生就业现况的调查,拟对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高师历史教育专业本科人
汀泽民同志曾说:“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这反映出了当今时代中,如果要想让人们的思想迅速适应世界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就必须
目的:   SHP-2是一个进化上相对保守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由PTPN11编码的SHP-2也是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中的一员,并且被认为参与许多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信号转导过程的激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1,2]。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3],因此应当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只有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才能激励大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4],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培养大学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治疗对缓解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6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更年期门诊的自愿接受调
1CDIO是目前全球工科院校较为流行的一种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它是为应对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工程教育通用模式。目前,对于高校服装工程专业教育而言,有针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纯口服伊曲康唑与合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病原培养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病例。将病人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  现代服务业具体含义是指根据现代管理理念,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行业,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知识型、高附加值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它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消费性服务行业进行更新换代,形成一个崭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即公共服务业、智力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产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伴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随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