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朵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90后女孩,高中毕业那年拿到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就在那时她的视力突然下降到最低点——失明。一家人走遍全国各大医院,却只得到“未见异常”的诊断结果,他们尝试了各种民间偏方,但是效果甚微,米朵变得麻木、绝望。正是这个时候,舅舅向她发出了邀请,希望可怜的小侄女能够去他的“普米森林”体验一把乡村生活,谁也没想到米朵这一体验就是一年,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眼睛竟在没有任何刻意的治疗下得到了康复。
舅舅本是一个音乐人,但是常常被感冒、失眠、焦虑、颈椎病困扰,都市忙碌的生活让他疲惫不堪,终于他背着包离开了城市,来到“乡下”,简朴而自然的生活让他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更让他坚信:每个生命都有自我康复的潜能。舅舅的“普米森林”并非云南西北高原上普米人生活的那片茫茫原始森林,而只是北京延庆碓臼石村的一个普通山场基地,这里有的只是空旷的山谷、废弃的旧房、无限的阳光、自在的飞鸟和随意生长的花草。
正是立春时分,米朵住进了舅舅“普米森林”的家,这是山中一间老房子,墙上挂着镰刀、锄头、铁锹等各种农具,屋内摆的都是粗笨的桌椅家具,据说这都是舅舅自己一块木头一个钉子做成的。米朵很好奇舅舅为什么要把他生活的这片山林比作“普米森林”,舅舅告诉她:“普米是生活在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崇拜自然,热爱生态,认为万物有灵。他们喜欢歌唱大树,在需要砍树的时候,他们都会举行庄重的祭神仪式。”正是因为对自然有着同样的崇拜,舅舅便把自己生活、耕种的山林起名为“普米森林”。
虽然米朵是城里孩子,但是山里的生活她却很快地适应了。
每天清晨,公鸡准点报时,米朵觉得那比闹钟还管用。洗漱完后,舅舅就拉着她到地里,舅舅耕作,她就在一旁玩泥土,耳朵里不时有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在她看来那是城市里掷重金也买不到的美妙音乐。中午,他们回家做饭,舅舅砍柴、生火,米朵就蹲在火旁,听着发生的一切,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模模糊糊地感觉到火光在跳动,从一点微弱的火苗变成熊熊火焰。午饭过后,舅舅会在山中找个舒服的大石头坐下,开始弹琴、吹箫、唱歌,或者搬一把椅子放在家门口,捧一本书坐在上面悠闲地阅读,或是背着相机带米朵到山中摄影去。
就在住进那片山林两个多月之后,因为有了土地、树木、花、鸟、虫,米朵的眼前开始变得色彩斑斓。春天播种之后,米朵想像着那些看起来没有生命迹象的种子如何在土壤中吸收水分、苏醒、发芽、钻出地面,她甚至把土刨开,沿着土豆苗一直挖到了土豆母,只是为了确认那是一株土豆苗而不是油菜、菠菜苗。
舅舅有一条狗,因为长得像猴子,故取名叫悟空。夏天,米朵会牵着悟空走到楼下草地上散步,她把鞋子脱掉,光脚踩在草地上,虽然是烈日高照,但是脚下却能感到一种从地底下透出的清凉。
春去秋来,到了收获的季节,米朵的视力慢慢有所恢复,她能模模糊糊地看见事物的影子。舅舅在地里收获土豆的时候,她也蹲在旁边,摸着泥土,顺着触感一点一点地扒开,直到将土里的土豆完全挖出来,心里顿时充满喜悦。这样一干就是好几天,累得米朵躺在床上要舅舅揉背,她突然意识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所以舅舅每次削土豆的时候,她都要不停地提醒舅舅:“别把土豆皮削太厚,削薄点才不浪费。”
米朵是一个对土地、对食物没有什么感情的孩子,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山中四时变化、植物生长过程、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经历不断带给她冲击和思考,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失明的不只是眼睛,更是内心。
一年365天一晃就过去,米朵眼睛差不多康复了,她看清了舅舅破旧的房子,看清了为她带路的悟空,看清了山里挺拔的大树、充满生机的小草……她在田地里跑着,悟空在后面追着,舅舅站在田坎上举着摄像机拍下了那幸福的画面。
后来,米朵离开了舅舅的“普米森林”,提着行李去了云南,她要看看真正的普米森林到底是什么模样。
舅舅本是一个音乐人,但是常常被感冒、失眠、焦虑、颈椎病困扰,都市忙碌的生活让他疲惫不堪,终于他背着包离开了城市,来到“乡下”,简朴而自然的生活让他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更让他坚信:每个生命都有自我康复的潜能。舅舅的“普米森林”并非云南西北高原上普米人生活的那片茫茫原始森林,而只是北京延庆碓臼石村的一个普通山场基地,这里有的只是空旷的山谷、废弃的旧房、无限的阳光、自在的飞鸟和随意生长的花草。
正是立春时分,米朵住进了舅舅“普米森林”的家,这是山中一间老房子,墙上挂着镰刀、锄头、铁锹等各种农具,屋内摆的都是粗笨的桌椅家具,据说这都是舅舅自己一块木头一个钉子做成的。米朵很好奇舅舅为什么要把他生活的这片山林比作“普米森林”,舅舅告诉她:“普米是生活在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崇拜自然,热爱生态,认为万物有灵。他们喜欢歌唱大树,在需要砍树的时候,他们都会举行庄重的祭神仪式。”正是因为对自然有着同样的崇拜,舅舅便把自己生活、耕种的山林起名为“普米森林”。
虽然米朵是城里孩子,但是山里的生活她却很快地适应了。
每天清晨,公鸡准点报时,米朵觉得那比闹钟还管用。洗漱完后,舅舅就拉着她到地里,舅舅耕作,她就在一旁玩泥土,耳朵里不时有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在她看来那是城市里掷重金也买不到的美妙音乐。中午,他们回家做饭,舅舅砍柴、生火,米朵就蹲在火旁,听着发生的一切,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模模糊糊地感觉到火光在跳动,从一点微弱的火苗变成熊熊火焰。午饭过后,舅舅会在山中找个舒服的大石头坐下,开始弹琴、吹箫、唱歌,或者搬一把椅子放在家门口,捧一本书坐在上面悠闲地阅读,或是背着相机带米朵到山中摄影去。
就在住进那片山林两个多月之后,因为有了土地、树木、花、鸟、虫,米朵的眼前开始变得色彩斑斓。春天播种之后,米朵想像着那些看起来没有生命迹象的种子如何在土壤中吸收水分、苏醒、发芽、钻出地面,她甚至把土刨开,沿着土豆苗一直挖到了土豆母,只是为了确认那是一株土豆苗而不是油菜、菠菜苗。
舅舅有一条狗,因为长得像猴子,故取名叫悟空。夏天,米朵会牵着悟空走到楼下草地上散步,她把鞋子脱掉,光脚踩在草地上,虽然是烈日高照,但是脚下却能感到一种从地底下透出的清凉。
春去秋来,到了收获的季节,米朵的视力慢慢有所恢复,她能模模糊糊地看见事物的影子。舅舅在地里收获土豆的时候,她也蹲在旁边,摸着泥土,顺着触感一点一点地扒开,直到将土里的土豆完全挖出来,心里顿时充满喜悦。这样一干就是好几天,累得米朵躺在床上要舅舅揉背,她突然意识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所以舅舅每次削土豆的时候,她都要不停地提醒舅舅:“别把土豆皮削太厚,削薄点才不浪费。”
米朵是一个对土地、对食物没有什么感情的孩子,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山中四时变化、植物生长过程、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经历不断带给她冲击和思考,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失明的不只是眼睛,更是内心。
一年365天一晃就过去,米朵眼睛差不多康复了,她看清了舅舅破旧的房子,看清了为她带路的悟空,看清了山里挺拔的大树、充满生机的小草……她在田地里跑着,悟空在后面追着,舅舅站在田坎上举着摄像机拍下了那幸福的画面。
后来,米朵离开了舅舅的“普米森林”,提着行李去了云南,她要看看真正的普米森林到底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