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自杀”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我的手机突然响起,还在睡梦中的我习惯性地以为是闹钟,拿起手机才发现原来是一条短信,打开一看,我立刻从迷糊状态清醒过来。短信的内容是:“老师,我想自杀。”
  我看了看时间,才5点半,一股寒意马上从我的背后升起。许多自杀者都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在经受一晚的失眠后,身体、心理已是饱受折磨,这时的早晨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又一个无意义的一天即将开始,不愿意面对的人和事又要到来。因此,从统计上来看,一天中自杀率最高的时间就在凌晨。再加上这天是暑假前夕,正属夏季,从季节来看,一年中自杀率最高的季节又正是夏季。短信的号码是陌生的,内容也没有透露半点对方的信息。在这个夏季的清晨,这样一条短信让我马上紧张起来。
  这天正是暑假前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学生已经回家等成绩,老师在学校批阅试卷。我能作出的判断只有这个学生不在学校,因为即使是寄宿生,也在前一天离校回家了。他可能是高一或高二的学生,也可能是原高三的学生受到了高考的打击,还有可能是之前已经毕业的学生。我猜测着,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我发送了一条短信:“你是谁,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我能给你打电话吗?”
  一会儿,我收到回复:“我不想告诉你我是谁,也不会接电话的。”
  我立刻意识到是我太着急了,这样的情绪很可能不但帮不了对方,还可能引起对方反感,如果他关机或者不跟我联系,那就十分麻烦了。
  于是,我调整了情绪,又发了一条短信:“你能在这个时候联系我,说明了你对我的信任,谢谢你。我想你现在一定感觉糟糕极了,特别无助,能跟我说说吗?”如果对方是丧失了周围的一切支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发来的短信,我必须要稳定对方的情绪,保持这份联系。所以,我先要与他建立心理上的接触与沟通,然后才能了解情况、作出判断。
  “跟你说了也没有用,你帮不了我的。”等了好久,才等到对方的回复。
  对方还是很抗拒,但是庆幸的是他还有继续跟我联系的意愿。“我想你一定遇到了很麻烦的事情,自己解决不了,所以十分失望,甚至绝望,也不知道怎么办。是这样吗?这种感觉确实很糟糕。”我尝试着尽量去体会对方的情绪并表达出来,让他感到被理解、被支持。
  “是的,没有办法解决了,谁都帮不了我。”对方的短信还是有些抵触的成分,但开始出现肯定的词语,这也许是我们建立心理接触的开始。从短信的内容看,对方很可能是受到了某件事情的困扰或打击。我看着短信,仔细揣摩着每一个字,希望尽可能多地挖掘出一些信息。
  从对方的短信中能感到他的绝望,自杀企图往往与绝望感有关,因此,让对方找到目前状态可以解决的信心十分重要。于是,我发出了第四条短信:“这件事情对你来说肯定很重要,可能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所以你感到绝望,我能体会这种感觉。你知道吗,这种感觉我也有过,我也曾遇到过很麻烦的事情,感觉糟糕极了。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感觉是暂时的,在别人的帮助下,我的麻烦解决了。所以从此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你说呢?”李中莹先生曾说过,面对有自杀倾向的人,要引导他看到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塑造出美好明天的可能性。我努力通过短信让他看到这种可能性。
  后来,慢慢的,对方开始跟我袒露了更多的事情。原来,这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前一天的考试后,整理了一学期的书籍资料准备搬回家,结果在途中不慎将这些书籍资料全部丢失。她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一个爷爷在身边,她跟爷爷一起一直找到晚上也没有找到。这些书里面有已经用过的教材、暑假的作业、练习资料等,她觉得这些书籍资料十分重要,找不回来了,在外面也买不到,因此觉得没有办法学习了,也完不成暑假作业了,甚至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进而想到了自杀。
  我在短信联系的同时,起床来到了学校办公室,看看表,已经7点半了。经过两个小时的短信联系,来访者的情绪基本稳定,也同意了我打电话过去。
  在听到对方声音的一刹那,我的心也踏实了几分,一方面,对方的情绪更加稳定,我们已经有了电话联系,沟通更牢固也更高效了;另一方面,我从声音辨别出对方是我之前接待过的一个来访者,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
  对方是个高一女生,叫小芳。她学习成绩中下,身材矮小,长相也不出众,比较自卑,加上性格内向,不愿意也不敢与同学接触,在班上属于各方面都不突出,很少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甚至受到忽视的学生。小芳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只有爷爷照顾她和弟弟,弟弟比她小三岁,父母、爷爷也都更关心、更喜欢弟弟,小芳常常感受到被冷落。
  我本来还有些不理解,丢书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一件小事,怎么会引起这个学生要想自杀?知道对方的身份后,我的疑虑也消除了。其实,很多自杀念头都是由小事引起,而这些因小事要自杀的人,事前都有累积的问题。小事只是起着一个“扣扳机”的作用。小芳便是如此,她长期受到忽视,造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没有存在感、安全感,更没有价值感。小芳很可能在之前便有过自杀的念头,这次丢书事件只是唤起了之前埋藏在心里的情绪。
  因为我们之前有过咨询,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小芳对我十分信任,也能坦诚对我。因此,我们的电话咨询进行得十分顺利。我先对小芳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对她的情感表示理解和接纳,后来我们又一起探讨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继续到丢失的地方和收废品的地方寻找,到网上或书店购买,拿同学的资料复印,拿笔记本抄写等等,小芳也表示愿意尝试。最后,在小芳明确表示没有自杀念头,保证不实施自杀行为后,我们才结束了通话。
  后来,我找出小芳之前咨询登记的信息,在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栏中,小芳留的是她爷爷的电话。我给小芳爷爷打了电话,让他密切关注小芳在家的表现,尤其是情绪状态,并多关心小芳。然后,我还不放心,又向她爷爷要了小芳妈妈的电话。在与小芳妈妈的通话中,我告知了小芳的状态,小芳妈妈很吃惊,她说,自己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十分辛苦,也确实忽略了女儿,决定今后要多关注、关心女儿,多打电话,多回家看看。
  挂了电话,我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也许是小芳自杀的意念还不够顽强,也许是之前我们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她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也许是看到跟自己一起找书的爷爷有些不舍,也许是我的耐心聆听和细心辅导给了她希望,也许是一些我想不到的其他因素,最终让小芳放弃了自杀。无论怎样,小芳终是幸运的。然而我也知道,此刻还有人正在痛苦挣扎中选择自杀,也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00余万自杀未遂者接受医学治疗,有30余万人死于自杀。身为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我感受到了肩负的重担,我不能挽救每一个想要自杀的生命,但是我相信,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千千万万的同事、同行们,只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干预技巧,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就能挽救许多生命,最宝贵的生命!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可以净化心灵。最近,根据《小王子》改编了一部票房极高的动画片,通过飞行员和小王子的故事,告诉所有人爱的责任。  动画片借着一个小女孩和老飞行员的故事引出小王子。从小被母亲逼着只知道学习的小女孩因为回答不出“你觉得你的未来是什么样”这个问题被名校拒之门外,母亲只好购买学区房将女孩送进学校,并给她制定了一系列人生计划,让她好好学习。谁知,第二天,从隔壁飞出一个
期刊
在网上看到一个特殊的“请假条”,是父母写给外地工作的子女的:“以前过年,是你们跟我们请假不回家,这一次,我们跟你们请个假。今年春节,我们老头老太太也要来一场你们年轻人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网友和我一样,看完后竟是笑着笑着已经泪流满面。笑是因为老人的可爱,哭是因为父母对儿女的体谅。从心里,我希望那对父母真的是去旅游,而不只是为了让儿女安心编织的谎言。  记得看过一个公益广告:女儿去美国
期刊
谁在阻止你的前进?  Sam刚刚入职不久,就接到领导安排给他的一个任务—需要他去做一个客户回访。这让Sam感到压力山大。  一方面,Sam刚刚到岗,对这些客户都不怎么熟悉。另外一方面,Sam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对“和别人打交道”这件事比较头痛。Sam拿到了客户回访的名单及联系方式,重重地嘆了一口气。在这个名单上,足足有20个人。而领导的要求是,要在两天之内完成所有客户的回访,并且希望每个客户都要
期刊
这段日子里,新冠肺炎已经升级成为了“全球大流行”,并受到了无数媒体的持续关注。但是大众需要准确且实时的关于新冠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一个新的威胁也渐渐出现:接触过多关于新冠病毒信息而导致的心理压力。  根据来自Health Psychology的一篇论文,心理学家 Dana Rose Garfin, Roxane Cohen Silver和E. Alison Holman探讨了大量媒体信息是如何扩大了
期刊
好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感觉到是在刻意教育他,好的教育是无痕的,就像一双合适的鞋,虽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脚上,但并不感到鞋的存在。  这次期中测验,班上同学的数学成绩考得不错,拿了全年级第一,孩子们有些洋洋得意了,骄傲得了不得。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出了这个不太好的苗头,想提醒提醒他们,于是,班会课的时候我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这次数学成绩考得不错呀,值得祝贺!”  孩子们的脸上立刻荡漾起幸福的微笑,自信地说
期刊
星期天晚自习的时候,周俊龙慌慌张张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满脸焦虑地说:“老师,我的手机丢了!”我示意他坐下,并告诉他不要着急,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样我才能帮助他。  “今天中午吃饭后,我就把手机拿到教室里来充电,顺便看看我从图书馆借的《鲁滨孙漂流记》。当我插好电源充电时,丁豆豆约我去打乒乓球,我答应了,当时,教室里就我们两个人。于是,我带上乒乓球拍,关好门,然后就和丁豆豆出去了,出教室的时间大
期刊
他与她,是两小无猜地走过来的,她—直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而他呢,是企业的高管,雷厉风行,每天迎来送往,美女如云,一来二去的,他的心难免臣服于另外一朵花之下。  他想离婚,但—直没有合适的借口,但那边的她,每天将他的电话打爆,并且按图索骥般地准备袭击他们的爱巢。他心有余悸,一直想着以一个合适的理由结束现在的爱情生涯。  但她太完美了,牺牲了自己的文学爱好,每天相夫教子,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将他的胃
期刊
在“学生给老师打伞事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堂课上学生为我扇扇子的事情。  那一堂课上,我站在过道里为学生讲解文言文知识,突然感觉背后凉飕飕的。回头一看,孙国涛和刘华丰正在背后为我扇扇子,顿时,一股清爽滋润着我的心田。见我回头,他俩笑了笑,其他同学也笑了,我感激地说:“谢谢你,好好听课就行了,别分心。”  很多人对“打伞事件”中老师的行为指责有加,有人从法律角度指出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
期刊
“明晚有空要不聚聚?我请你们小两口。”消失了很久的铮哥终于给我电话了。  与铮哥算是发小了,从初中、高中再到大学,一直都是同班同学。更巧的是,尤其高中阶段,我们俩的成绩总是一前一后紧挨着,考得好就是前几名,考不好就是十名左右,不过我总是能够力压他一到两个名次。可能是学生时代顾忌着男女有别,同学阶段基本上没讲过几句话,处于有事说事的状态。倒是本科毕业后,觉得这么多年的友谊不易,且行且珍惜,彼此的联系
期刊
1997年9月,我刚从岗位上退休下来,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总觉得周围人对自己“工作人情在,退休冷眼看”,于是产生了悲观厌世之感。再加上退休后月薪收入大为减少,自然更加沮丧。虽想继续做些事情,可当时正值不少单位部门减员增效,继续工作之事难以启齿。  各级老龄管理领导与我一次又一次交流谈心,讲述国家对老年人的方针、政策,我逐渐理解了“岁老根弥壮,骄阳叶更明”和“苍龙日暮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