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投资成效,将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监督、控制。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预控、招标投标与合同制定和执行的精确布控等进行研究比较,有效实施对策,避免额外投资的可能性,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取得投资成效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造价管理;控制投资;成本目标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特定的技术、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于一体的系统工作,进行质量、进度和预期投资可控制目标值与实际值不偏离,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下根据工程的主要三个阶段阐述如何加强造价控制与管理:
一、建设工程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造价控制方法,分别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应用。而建设工程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关键,此阶段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成效,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决策阶段选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环境条件、技术措施、投资成效及风险概率评估等方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给项目决策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作出建设投资规模控制目标。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将投资目标值与实际值相比较,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1、组织落实技术措施与经济措施相结合。
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途径,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组织上明确组建优秀合理团队管理架构、明确造价控制责任人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选择优化设计方案,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及潜在风险;经济上动态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合理节约投资和激励措施等。
2、招标投标与合同签订阶段造价控制。
(1)招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國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总结各类有应用价值的数据、资料,严格审查承建单位资质,选择实力雄厚、技术性高、责任心强企业,采用合理价中标,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有效控制造价做到合理承包价,以利投资成本控制。
(2)合同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公平、合理和诚信的原则。严格制定和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建设单位、承包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明确甲、乙双方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及经济利益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约定,是成为双方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因此在中标后的签约阶段,订立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对建设工程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纵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每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设计任务书完成后,进行设计方案招标。择优进行经济合理性分析,利用有限投资,实现较高功能价值,以节能、环保、抗震和多功能、高技术和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相结合。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宜采用动态评价,多指标对比和综合,适当考虑时间价值,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的性质、用途、特点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综合性,克服技术难关,适度经济、设计合理、符合建设单位优质、高效、低耗、快速的理念要求;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投资控制结合起来,提高设计标准,节约造价。
2、重视资料的采集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充分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熟悉地质变化情况和地形地貌,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设备流程、新型建筑材料及性能。
3、动态多指标综合评比优化设计。设计部门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统筹、策划、按各专业、各功能合理安排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动态均衡合理控制的作用,使工程造价不超预控造价限额,确定合理建设规模。
4、推广采用标准设计。采用标准设计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将建设标准与国家及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合理地利用资源、材料和设备。
5、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经审定设计施工图一般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安全和功能使用的正常发挥;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优化方案比较。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是由设计转换实体形成阶段,要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最佳投资效益。施工前要结合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措施、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等,编制完善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细化测算,直到整个工程的目标成本控制得以确定,作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根据所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适当合理地确定每道工序的单价以及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值。所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方案,在投资目标值方面应该预留空间,但不偏离额度,才能更准确地体现出实际施工时的成本,这样制定的方案才会比较切实符合造价控制的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及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跟踪控制,定期进行造价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比较,发生偏离,分析产生偏离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对完成的分项工程量进行计量,掌握工程材料信息动态及进度款支出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在预算计划控制范围内,防止工程款超付。
2、尽可能减少非生产性行政费用控制。要控制非生产性费用(主要是指行政费用),就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能做到一人多岗,多方面服务,达到良好效果。项目管理责任明确,细化分解,承包到位,尽可能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3、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涉及安全和功能使用而调整技术方案、施工图纸修改、变更、增加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市场材料价格、价差调整、材料代换差额、施工中不可预见或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为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符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确保工程投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
4、竣工与结算。对建设中涉及设计变更、修改和工程量变化及价格计算、材料价格和价差调整、现场增加及减项签证文件的审核、把关,分析、整理各项造价指标,结合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工程造价审计。 结论: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的造价管理,进行合理和预见性的控制,通过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及竣工结算阶段相应对策,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达到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全方位管理造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强化各阶段的动态管理的监督,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造价管理;控制投资;成本目标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特定的技术、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于一体的系统工作,进行质量、进度和预期投资可控制目标值与实际值不偏离,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下根据工程的主要三个阶段阐述如何加强造价控制与管理:
一、建设工程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造价控制方法,分别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应用。而建设工程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关键,此阶段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成效,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决策阶段选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环境条件、技术措施、投资成效及风险概率评估等方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给项目决策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作出建设投资规模控制目标。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将投资目标值与实际值相比较,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1、组织落实技术措施与经济措施相结合。
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途径,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组织上明确组建优秀合理团队管理架构、明确造价控制责任人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选择优化设计方案,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及潜在风险;经济上动态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合理节约投资和激励措施等。
2、招标投标与合同签订阶段造价控制。
(1)招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國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总结各类有应用价值的数据、资料,严格审查承建单位资质,选择实力雄厚、技术性高、责任心强企业,采用合理价中标,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有效控制造价做到合理承包价,以利投资成本控制。
(2)合同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公平、合理和诚信的原则。严格制定和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是建设单位、承包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明确甲、乙双方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及经济利益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约定,是成为双方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因此在中标后的签约阶段,订立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对建设工程整个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纵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每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设计任务书完成后,进行设计方案招标。择优进行经济合理性分析,利用有限投资,实现较高功能价值,以节能、环保、抗震和多功能、高技术和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相结合。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意识和观念,宜采用动态评价,多指标对比和综合,适当考虑时间价值,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的性质、用途、特点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综合性,克服技术难关,适度经济、设计合理、符合建设单位优质、高效、低耗、快速的理念要求;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投资控制结合起来,提高设计标准,节约造价。
2、重视资料的采集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充分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熟悉地质变化情况和地形地貌,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设备流程、新型建筑材料及性能。
3、动态多指标综合评比优化设计。设计部门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统筹、策划、按各专业、各功能合理安排设计,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动态均衡合理控制的作用,使工程造价不超预控造价限额,确定合理建设规模。
4、推广采用标准设计。采用标准设计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能较好地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将建设标准与国家及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合理地利用资源、材料和设备。
5、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经审定设计施工图一般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安全和功能使用的正常发挥;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优化方案比较。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是由设计转换实体形成阶段,要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最佳投资效益。施工前要结合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措施、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等,编制完善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及时组织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细化测算,直到整个工程的目标成本控制得以确定,作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根据所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适当合理地确定每道工序的单价以及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值。所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方案,在投资目标值方面应该预留空间,但不偏离额度,才能更准确地体现出实际施工时的成本,这样制定的方案才会比较切实符合造价控制的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及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跟踪控制,定期进行造价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比较,发生偏离,分析产生偏离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对完成的分项工程量进行计量,掌握工程材料信息动态及进度款支出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在预算计划控制范围内,防止工程款超付。
2、尽可能减少非生产性行政费用控制。要控制非生产性费用(主要是指行政费用),就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能做到一人多岗,多方面服务,达到良好效果。项目管理责任明确,细化分解,承包到位,尽可能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3、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涉及安全和功能使用而调整技术方案、施工图纸修改、变更、增加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市场材料价格、价差调整、材料代换差额、施工中不可预见或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等,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为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因此,在合同签订时必须明确符合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确保工程投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
4、竣工与结算。对建设中涉及设计变更、修改和工程量变化及价格计算、材料价格和价差调整、现场增加及减项签证文件的审核、把关,分析、整理各项造价指标,结合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工程造价审计。 结论: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的造价管理,进行合理和预见性的控制,通过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及竣工结算阶段相应对策,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达到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全方位管理造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强化各阶段的动态管理的监督,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