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美术活动的主题是“画点点、画曲线、画小圆圈、畫大圆圈……”活动开始了,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起来。只见他们结合点、线、圆圈等,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融入绘画作品中。一段时间后,萍萍老师提示大家“现在小朋友们互相看看,别人的画里有什么?”
乔文汐:“天空下起了暴雨,雨点像皮球一样大,小草们吓得左躲右躲,小公主站在地上开心地笑了!”
许泊然:“下雨了,冰雹大雨,他感冒了,鼻子上和外面的点点都是他的喷嚏。”
乔文汐:“他的头发是因为打喷嚏立起来了吗?”
许泊然:“是啊,他不是感冒了么。”
经过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后,幼儿根据当下的画面状态和彼此提出的建议继续添画,有的把大圆圈变成云朵;有的把小圆圈变成娃娃;有的把三条竖线添画成三棵大树,把旁边的小圈圈涂成小朋友们吹出来的彩色泡泡;有的添画了超市、游乐场、公主们跳舞的舞台、蜗牛一家等。
作品完成后,幼儿依据各自的画面内容自主地给画面排列了顺序,组合成了一个新的充满童趣的故事:刮风了,下雨了,小朋友感冒了,在打喷嚏。幼儿合作完成了属于他们的艺术作品,整个过程参与感很强,专注而开心。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并将符号元素蕴含在画面中,他们学会了等待,学会了理解要求,学会了聆听别人的建议,学会了合作,以及最重要的——学到“敢于突破”的自信。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幼儿根据主题作画,但留在画面上的图形完全不同;二是各不相同又完全抽象的画面图形,幼儿在互评阶段能够想象出具体形象,并解读出故事情节。
幼儿在第一阶段作画,每个人都画了自己理解的“点点、曲线、小圆圈、大圆圈”,每个画面上都是与众不同的痕迹。幼儿多样的抽象绘画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图形的理解。
在互相评论、建议的第二阶段,幼儿完全可以把这些抽象图形“解读”出具体形象和故事,这是一种被大多数成年人遗失了的阐释力,也是我们在欣赏抽象派绘画时可以借用的一种能力。
在符号的冲撞中,幼儿完成了画面的创造与意义的阐释。如果说发布主题是建立规则,图形转化是自由表达以及对画面意义的最终阐释,这些因素完整地构成了本次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那最后教师的开放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期作品由伊甸园儿童美术活动基地提供 )
乔文汐:“天空下起了暴雨,雨点像皮球一样大,小草们吓得左躲右躲,小公主站在地上开心地笑了!”
许泊然:“下雨了,冰雹大雨,他感冒了,鼻子上和外面的点点都是他的喷嚏。”
乔文汐:“他的头发是因为打喷嚏立起来了吗?”
许泊然:“是啊,他不是感冒了么。”
经过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后,幼儿根据当下的画面状态和彼此提出的建议继续添画,有的把大圆圈变成云朵;有的把小圆圈变成娃娃;有的把三条竖线添画成三棵大树,把旁边的小圈圈涂成小朋友们吹出来的彩色泡泡;有的添画了超市、游乐场、公主们跳舞的舞台、蜗牛一家等。
作品完成后,幼儿依据各自的画面内容自主地给画面排列了顺序,组合成了一个新的充满童趣的故事:刮风了,下雨了,小朋友感冒了,在打喷嚏。幼儿合作完成了属于他们的艺术作品,整个过程参与感很强,专注而开心。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并将符号元素蕴含在画面中,他们学会了等待,学会了理解要求,学会了聆听别人的建议,学会了合作,以及最重要的——学到“敢于突破”的自信。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发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幼儿根据主题作画,但留在画面上的图形完全不同;二是各不相同又完全抽象的画面图形,幼儿在互评阶段能够想象出具体形象,并解读出故事情节。
幼儿在第一阶段作画,每个人都画了自己理解的“点点、曲线、小圆圈、大圆圈”,每个画面上都是与众不同的痕迹。幼儿多样的抽象绘画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图形的理解。
在互相评论、建议的第二阶段,幼儿完全可以把这些抽象图形“解读”出具体形象和故事,这是一种被大多数成年人遗失了的阐释力,也是我们在欣赏抽象派绘画时可以借用的一种能力。
在符号的冲撞中,幼儿完成了画面的创造与意义的阐释。如果说发布主题是建立规则,图形转化是自由表达以及对画面意义的最终阐释,这些因素完整地构成了本次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那最后教师的开放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期作品由伊甸园儿童美术活动基地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