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产蛋困难综合征
该病多发生于初产蛋鸡。发病的时间在凌晨2时至当天下午2时,患病鸡发出“嘎嘎”的尖叫声,引起鸡群惊恐不安。病鸡体温升高,两腿向后伸直,全身呈麻痹状态,呼吸困难,手触泄殖腔可摸到蛋,如果不及时助产排除,蛋鸡很快死亡。排蛋后的患病鸡卧地不起,腹泻,排出乳白色蛋清样稀便或白、绿、黄色黏稠稀便,产蛋量下降,软蛋破蛋增多。
防治方法:产蛋鸡上笼的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150日龄左右开产。上笼宜在开产前2周进行。产蛋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产蛋前期粗蛋白含量不超过12%,每只鸡要添鱼肝油1~2毫升/日。每100千克饲料添加0.22克亚硒酸钠和10~25毫克维生素E。产蛋困难的母鸡可向泄殖腔注入植物油或石蜡油2~5毫升。然后用双手上下挤压将蛋排出。混饲氯霉素,剂量为饲料的0.3%,连用5天;并且每只鸡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4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
二、鸡减蛋综合征
此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易感染,产白壳蛋的蛋鸡患病率较低,3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典型的症状是病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2~3周产蛋率比正常下降10%~30%,甚至50%左右。
防治方法:可按每10千克饲料加土霉素和痢特灵各0.5~0.7克拌匀饲喂,治疗时要加至2克。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胆碱、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的含量,也可防止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发生。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每10千克饲料中加入陈皮散(陈皮、党参、黄芪、生地、黄柏、厚朴、益母草各等份共粉碎为末)10克,土霉素2.5克,痢特灵4克,骨粉及生长素100克,用药3天后鸡蛋质量开始好转,产蛋率回升,7天后停喂痢特灵,用药10~14天,产蛋率可恢复正常。
三、蛋鸡维生素D缺乏症
主要是蛋鸡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当维生素D缺乏时,产蛋鸡在2~3个月后薄壳蛋和软壳蛋数量开始增加,随后产蛋量下降,最后产蛋完全停止,并且产蛋鸡发生同幼鸡佝偻病一样的骨骼变形,喙爪龙骨变软,后期长骨易发生骨折,关节肿大,两腿无力,呈现蹲坐姿势不能站立。
防治方法:对高产蛋鸡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饲料,如青干草、鱼肝油、鱼油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同时让蛋鸡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只要饲料中钙磷比例合理,一般产蛋鸡饲料每千克含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即满足要求。对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产蛋鸡,可喂服3~5滴鱼肝油,每日3次。
鸡白痢的识别与防治
于千桂
一、流行特点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白痢主要易感3周龄以内的鸡,最多发生于2周龄左右,3周龄往后发病率逐渐下降,成年鸡常被传染。鸭、火鸡等也能被传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可由种蛋传给下一代,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另外公母鸡通过交配经生殖道传染。饲养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育雏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饲料质量不好都可诱发本病,致使死亡率增加。
二、发病症状 雏鸡发生鸡白痢后精神委顿,食欲废绝,紧靠热源,怕冷,缩头闭眼,绒毛松乱,拥挤一起,继而排出白色黏性带泡沫状稀粪。稀粪常黏住肛门周围的绒毛,干固后堵塞肛门,病雏排粪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成年鸡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产蛋率和受精率降低。少数病鸡精神不振、腹泻、产蛋停止。
三、仔细诊断 根据发病时间、排白色稀粪及剖检时的灰白色坏死点可初步诊断。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对成年鸡可利用血清学试验确诊。
四、预防与治疗 应注意种鸡群的管理,严格淘汰带菌及发病鸡。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防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注意孵化消毒和雏鸡的饲养管理,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5~7日龄按每千克饮水中添加4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防治鸡白痢。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竞争排斥的现象预防鸡白痢。常用的商品制剂有促菌生、强力益生素等,具体可按照说明书使用。对经常发生白痢病的鸡场,可在雏鸡开食时,在其饲料中加入0.02%的呋喃恶唑酮进行饲喂,连喂5~6天。也可在其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1%的链霉素或氯霉素进行预防,连续用药9~10天。用于治疗时,药量应加倍,鸡群一旦发病可用氟哌酸、环丙沙星等饮水。对重病雏鸡可用卡那霉素治疗,每只鸡每天用1毫升,分两次胸部注射,连用2~3天。病死的鸡要焚烧或深埋,被病鸡粪便污染的垫草要集中烧毁,各种饲喂工具要用2%的火碱水消毒,被污染的地面要铲除表土并消毒。
该病多发生于初产蛋鸡。发病的时间在凌晨2时至当天下午2时,患病鸡发出“嘎嘎”的尖叫声,引起鸡群惊恐不安。病鸡体温升高,两腿向后伸直,全身呈麻痹状态,呼吸困难,手触泄殖腔可摸到蛋,如果不及时助产排除,蛋鸡很快死亡。排蛋后的患病鸡卧地不起,腹泻,排出乳白色蛋清样稀便或白、绿、黄色黏稠稀便,产蛋量下降,软蛋破蛋增多。
防治方法:产蛋鸡上笼的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150日龄左右开产。上笼宜在开产前2周进行。产蛋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产蛋前期粗蛋白含量不超过12%,每只鸡要添鱼肝油1~2毫升/日。每100千克饲料添加0.22克亚硒酸钠和10~25毫克维生素E。产蛋困难的母鸡可向泄殖腔注入植物油或石蜡油2~5毫升。然后用双手上下挤压将蛋排出。混饲氯霉素,剂量为饲料的0.3%,连用5天;并且每只鸡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4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天。
二、鸡减蛋综合征
此病以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易感染,产白壳蛋的蛋鸡患病率较低,3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典型的症状是病鸡群突然出现产蛋下降,2~3周产蛋率比正常下降10%~30%,甚至50%左右。
防治方法:可按每10千克饲料加土霉素和痢特灵各0.5~0.7克拌匀饲喂,治疗时要加至2克。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胆碱、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的含量,也可防止产蛋下降综合征的发生。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每10千克饲料中加入陈皮散(陈皮、党参、黄芪、生地、黄柏、厚朴、益母草各等份共粉碎为末)10克,土霉素2.5克,痢特灵4克,骨粉及生长素100克,用药3天后鸡蛋质量开始好转,产蛋率回升,7天后停喂痢特灵,用药10~14天,产蛋率可恢复正常。
三、蛋鸡维生素D缺乏症
主要是蛋鸡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当维生素D缺乏时,产蛋鸡在2~3个月后薄壳蛋和软壳蛋数量开始增加,随后产蛋量下降,最后产蛋完全停止,并且产蛋鸡发生同幼鸡佝偻病一样的骨骼变形,喙爪龙骨变软,后期长骨易发生骨折,关节肿大,两腿无力,呈现蹲坐姿势不能站立。
防治方法:对高产蛋鸡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饲料,如青干草、鱼肝油、鱼油等,以预防本病的发生,同时让蛋鸡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只要饲料中钙磷比例合理,一般产蛋鸡饲料每千克含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即满足要求。对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产蛋鸡,可喂服3~5滴鱼肝油,每日3次。
鸡白痢的识别与防治
于千桂
一、流行特点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白痢主要易感3周龄以内的鸡,最多发生于2周龄左右,3周龄往后发病率逐渐下降,成年鸡常被传染。鸭、火鸡等也能被传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可由种蛋传给下一代,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另外公母鸡通过交配经生殖道传染。饲养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育雏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饲料质量不好都可诱发本病,致使死亡率增加。
二、发病症状 雏鸡发生鸡白痢后精神委顿,食欲废绝,紧靠热源,怕冷,缩头闭眼,绒毛松乱,拥挤一起,继而排出白色黏性带泡沫状稀粪。稀粪常黏住肛门周围的绒毛,干固后堵塞肛门,病雏排粪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成年鸡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产蛋率和受精率降低。少数病鸡精神不振、腹泻、产蛋停止。
三、仔细诊断 根据发病时间、排白色稀粪及剖检时的灰白色坏死点可初步诊断。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对成年鸡可利用血清学试验确诊。
四、预防与治疗 应注意种鸡群的管理,严格淘汰带菌及发病鸡。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防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注意孵化消毒和雏鸡的饲养管理,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5~7日龄按每千克饮水中添加4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防治鸡白痢。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竞争排斥的现象预防鸡白痢。常用的商品制剂有促菌生、强力益生素等,具体可按照说明书使用。对经常发生白痢病的鸡场,可在雏鸡开食时,在其饲料中加入0.02%的呋喃恶唑酮进行饲喂,连喂5~6天。也可在其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1%的链霉素或氯霉素进行预防,连续用药9~10天。用于治疗时,药量应加倍,鸡群一旦发病可用氟哌酸、环丙沙星等饮水。对重病雏鸡可用卡那霉素治疗,每只鸡每天用1毫升,分两次胸部注射,连用2~3天。病死的鸡要焚烧或深埋,被病鸡粪便污染的垫草要集中烧毁,各种饲喂工具要用2%的火碱水消毒,被污染的地面要铲除表土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