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表扬;聪明;努力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1:一个孩子上幼儿园,有一天放学回来对爸爸说自己在幼儿园得到了老师表扬并得到了一朵小红花,爸爸听后很高兴说:“你真棒孩子,想要什么奖励?”孩子回答说小汽车,于是爸爸第二天给孩子买了一辆小汽车。
现象2:一个孩子上学之前爱哭闹,父母对此无计可施,奶奶说:“你乖乖去上学,放学后奶奶带你去吃肯德基……”没想到立竿见影,于是全家都学会了这一招,渐渐发展到诸如“把饭吃完,就可以看动画片”,“把玩具收拾好,奖励吃糖果”,“在学校表现好,奖励去动物园”,“听话不哭闹奖励新玩具”,甚至“收拾自己房间打扫卫生奖励10块钱”……
现象3:一个孩子要参加考试,临走前问妈妈:“妈妈,我这次考好有没有奖励?”妈妈随口说了一句“没有”,没想到该学生脸色一变,说:“没有奖励我就不参加考试了,你们看着办!”这时父母都傻眼了。
对于这样的例子,家长都不陌生,几乎每天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家长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孩子一律将其当成真的,于是就按照父母的许诺,努力达到父母想要的结果,当父母想要的结果达到了,就要求父母兑现当初的承诺。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父母的反应是惊讶:不会吧,我就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接下来要么是硬着头皮兑现许诺,要么是在纠结,向孩子保证下次一定兑现;有些家长则很自豪:这个方法还真管用,下次接着用!
列出三个例子意在引出如何给予孩子奖励的话题,说起对于孩子的奖励,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有何难啊,不就是孩子表现好了,家长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吗?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先来看一个实验:研究人员随机将孩子们分为两组并请孩子们完成一组智力拼图,测试不难,大多数孩子都能完成。结束之后,孩子们会被告知结果。
第一轮:拼图结束后,一组孩子得到的回复是“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的回复是“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才表现得很出色”。
第二轮: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供孩子们自由选择。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赞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第三轮:所有孩子参加同一测试,没有选择,测试很难,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赞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不同的反应:那些被夸赞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被夸赞天分好的孩子,对自己的天分产生了怀疑。
第四轮:研究人员将一套与第一轮难度相仿的题目给孩子们做,结果令人惊讶:那些被夸赞努力的孩子,在这轮测试中,成绩比第一轮普遍提高30%左右,而被夸赞聪明的孩子,所得分数同第一轮相比,却退步了约20%。
实验很简单,但是背后反映的问题需要每一个家长深思: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实验中的小细节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两组孩子,一组的回复是对智商的表扬,一组的回复是对努力的肯定。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导致了孩子的天壤之别——被夸赞努力的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被称赞天赋好的孩子,则会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个评价会让他们的认知出现偏差:努力了就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孩子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遇挫折的失败感。
至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得从人的行为动机说起,人的动机有两大来源,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初衷去行动,外部动机则是根据外部的条件来决定我们的行动。
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一方面发现用物质奖励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同时也慢慢会发现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于物质奖励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像案例中的那样,以致于最后到了无法满足的地步。这应该说是物质奖励的最终结果——个体的内部动机逐渐消减,慢慢地被外部动机所控制,最后只能依靠外部动机行动,否则就会丧失行动的动力,就像经常吃药的人对药产生了依赖性,没有就不行。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不妨利用这个妙处,运用我们的评价方式让孩子的外部动机慢慢转化为内部动机。
例如,当孩子帮着妈妈干家务,妈妈很欣慰,可以说:“孩子,你刚才很努力帮妈妈干家务,妈妈为你感到高兴!谢谢你!”而不是说:“孩子,你今天帮妈妈干家务,想要什么奖励啊?”
当孩子拿着自己的“大作”向你炫耀时,对孩子说:“孩子,爸爸看到你刚才在画画的时候很专心,能不能给爸爸讲讲你画的世界呢?”这无疑是孩子这个时候最希望听到的,因为这是对他努力和结果的充分肯定。如果再加上家长们的耐心聆听,引导孩子跟你分享更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这要比一味给孩子物质奖励要强得多。
“你很聪明”与“你很努力”都是家长经常说的话,它们却在孩子心里激起了不同的波澜,决定着孩子以后的行动。
教育无小事,家长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不妨试试多一些具体的鼓励,少一些定性的表扬。多用“你很努力”代替“你很聪明”,别让孩子的“聪明”成为自己成长的羁绊。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学研究室,郑州,450000)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