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比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两个不同的思路,在对两者进行比较和选择之前,寻找一个切实的入手点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社会生产对人才需求的各方面特点、趋势和现状,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征,从实践性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个方向入手,各从三个角度对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进行比较,从而使两者的优劣方面呈现的更加清晰,以求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通才教育 专才教育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薛奋勇,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韩帅,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46-01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其悠久的教育发展历程中都曾经出现对于通才培养的的偏好,在教育领域,教育传统注重培养多领域,大知识面的人才,在西方其表现即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东方则体现在六艺和琴棋书画等意义上的通才。然而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和教育的目的日益转向为社会生产输送人才,因而实质的专才教育的出现成为必然。在这种意义上的人才,笔者认为实质上还是专才的培养模式,只是在基础和知识面上进行了扩充,这只能说是对基础理论和常识性知识的一种背景补充,而在专业上依然遵循方向主导,定位单一的原则。
  首先,人类社会组成之初就存在着社会分工,如最早的老幼男女的分工。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化,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丰富,使得这一过程逐渐从生产生活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社会分工的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完成人员技能专业化熟练化,从而满足高效率的追求。从这一方面来说,人才配药的专门性可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培养专才的教育势在必行。在这一前提下,培养通才的意义显然不如培养专才更有针对性,更能被社会实践所接受。
  其次,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从现在来看普遍存在着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简单说就是,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的设置,都不是需求只是单纯拥有某一方面的能力的人才。因为任何岗位都是社会的岗位,都是各项学科在社会需求下组合成的,都具有实践特性,因而不可能只是单一的需求人的某一方面技能,而是一个综合能力平台。此外,当今社会发展正处在急速变化和高速发展的过程,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更新的和资源的整合,因而社会人才时刻面临着应对新的事物和新的挑战的境况,当然这种新的事物其跨越性并不会很大,也因而给与我们的教育以一定的因对空间。
  再次,学校培养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尽管在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与社会行业需求相接轨,但在实际上还是会存在着相互不能完全对称的地方。其一是时间的问题,高校培养学生制定的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多以当年的社会人才短缺程度指定的,然而经过四年的培养期,社会相关部门的人才饱和程度多以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法学、英语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持续较低就是这一现象的写照,此外学校制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学科设置缺乏与市场相衔接的及时性,因而在时间上产生供求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高校培养和社会接纳的不对称,也会要求高校在培养政策上向通才教育进行倾斜,以弥补这种对接的盲区。
  以上是从高校人才的实践应用性培养的角度,对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进行的比较,接下来从高校对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对两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进行科研和培养科研人才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所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输出方向,因其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出发点培养方式和环境等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从另一角度进行讨论。
  首先,从当今各个学科发展规模来看,每一个具体学科都有其较为独立的发展脉络和知识体系,都能够在内部系统形成纵向的研究路径,因而目前几个大的学科的之下的甚至是二级学科都有越来越深入,体系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在每个学科都具有一定的深度的前提之下,作为单个的学术研究人员,其精力和能力都很难允许其在多个领域都具有较高的建树,毕竟当今的学科深度和分工的细致程度都已不是昔日所能比拟,因而有限的研究经历应集中于某一领域进行研究,倘若分散开来,则必然难以有较好的收效。
  其次,当今的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成为了科研的新的前沿。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学科边缘的研究更需要很多同时类知识作为基础,从而将两个或多个研究领域衔接起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又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基础通识类课程的补充。因而,从这一方面来看,通才教育的理念似乎更合乎的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要求。
  再次,从我国学术研究的现实出发,着眼于我国科研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诸多学术研究领域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状况,在很多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依然没有办法与国际水平比肩,因而,我们在国内的科学研究方面更急切的期待专业人才甚至是大师的出现,在老一辈学术大师之后有新一代的学术接班人能够走上国际学术高端舞台。一直以来我国的诸多通识类课程成为了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得到进一步深造的路上的高门槛,也许只有树立了专才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够在方方面为学术高端人才的塑造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上,似乎都存在着对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两种思想的不同影响因素。而通才培养模式则适应了各社会事业的多元性和可变的要求,也更有利于高校选择和社会选择的冲突的弥补。因而我们在对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对和抉择时,不能完全的依照一方而偏废另一方,必须相互兼顾,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通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学校自身的状况和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及时调整教育培养方案,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宁玉霞.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的误区与出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2007年以来,各地检察机关对如何开展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的设计,健全相关配套工作机制是接下来应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张燕君,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048-02    一、刑
摘 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遗传资源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进入21世纪以来,在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借知识产权制度之力,对植物新品种及其附属经济产品的研发创新者利益不断强化、完善。  关键词 品种 农业 资源  作者简介:吴玥,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058-02  面对
摘 要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法治的经典原则,现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通行准则,罪刑法定原则兼具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我国《刑法》第3条关于该基本原则的规定应是保障和保护价值蕴含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罪刑法定 立法设计 良法之治  作者简介:罗剑,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萝岗分局;蹇晖,广东省广州市和记黄埔地产(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一般必须是出于取乐、耍威风寻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动机才能构成本罪。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浅析了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  关键词 寻衅滋事罪 直接故意 司法认定  作者简介:李英仔,广东省电白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蔡景诗,广东省电白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员。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75-0
摘 要 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通过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司法,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民主,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对司法公信力的塑造意义重大。但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塑造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本文认为,要解决陪而不审的问题,应当吸收国外陪审制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人民陪审制度进行重构。  关键词 陪审制 参审制 人民陪审员 司法公信力  作者简介:宋岩,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影响力越来越被人接受和重视,侦查讯问实践的迫切需要,关于影响力的各项研究成果给侦查讯问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启发,通过对影响力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能有效破解讯问突破的难题。  关键词 影响力 讯问突破 贿赂犯罪  作者简介:张俊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72-02  什么是“影响力”?简而
摘 要 人性与法治的联系成了法学界的共识,即性善论文化与人治关系密切;性恶论与民主法治注定相连。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人性论与法治之关系的命题,实质是“西学中心论”心态的折射。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要接受理性的反思。  关键词 法治 人治 人性论 性恶论 性善论  作者简介:王伟,中山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
摘 要 罚金刑作为刑罚轻缓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罚金刑执行难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在我国,大量罚金刑得不到有效执行,空判现象严重。本文试从罚金刑数额设置的角度分析空判现象的成因,提出完善罚金刑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 罚金刑 空判 数额设置  作者简介:涂学斌,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
摘 要 对危害结果认识不明确的概括故意是概括故意中的一种,对此种概括故意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钟某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为例,阐述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对危害结果认识不明确的概括故意。  关键词 概括故意 危害结果 认识不明确 司法实践  作者简介:刘烨,广东培正学院;刘少夫,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
摘 要 2011年,番禺区公安机关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案件1934宗2633人,经审查提起公诉1836宗2515人,决定不起诉13宗24人(其中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作出绝对不起诉案件1宗1人、因犯罪情节轻微而作出相对不起诉案件8宗13人、因证据不足而作出存疑不起诉案件4宗10人),公安机关撤回案件36宗64人,没有无罪判决,撤回起诉1宗2人。在审查过程中,一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316宗569人,二次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