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建筑与公共艺术的理论、资源交流融合,就能不断满足民众对城市环境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建筑这个城市中最宏伟最独特的公共艺术,来探索公共艺术与建筑协同共生的原因及其最终目的。
【关键词】 建筑、公共艺术、协同
当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设计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其所涵盖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表达。现代建筑发展中,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文等。随着这样一种潮流,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一、伴随着城市、建筑、环境发展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艺术生活化的的延伸。回顾历史,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与融合。所谓公共艺术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它和公共意识共生,因为其展示的公开性、服务的公共性一度成为为城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时期的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对于此时的“自由民”来说,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已经出现了萌芽。到了中世纪时期,无论是巴西利卡式教堂、罗马式教堂,还是哥特式教堂,附着其中的壁画、镶嵌画、玻璃画还是雕塑,都是公共艺术的表现,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水乳交融,不仅加强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境,而且使整个建筑空间凸显着特定的人文含义,实现了功能和精神的统一。圣家族教堂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建筑与表面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相互融合渗透,其宏伟和繁复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天主教伟大的力量,教人啧啧惊叹。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敲定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以巴塞罗那城市为背景的画面之中。阿格巴大厦近看时,熠熠发光,如同爬行动物的外壳;远看则如晶莹的流体,颜色随光线而变幻无穷,直入云霄,入夜时分,整个大厦五彩斑斓,光彩夺目。从古至今,公共艺术一直悄然无声地将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二、建筑与公共艺术协奏与嬗变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表现中,逐渐被重视和发展起来。欧洲的公共艺术由于闻名的“百分比”计划呈现出风格迥异而又极具人文关怀的趋势。(“百分比艺术建筑”是指为了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为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提供保障。)建筑不仅是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质化功能。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形成建筑的有机整体,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公共艺术以建筑物为背景使其内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公共艺术则成就了建筑的丰盈与完整。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可以体现在对建筑形态如纯几何体、雕塑体和象征体的选择上。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建筑师库克的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则是雕塑体完美的体现和诠释。他“生物存在式建筑”的理念使得美术馆与周围传统建筑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突兀,该馆也被形容为“城市隆兽”、“外星人入侵”。风术观念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四合院的平面布局象征着四象、四方、四时和五行等风水观念,传播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
三、建筑和公共艺术共同缔造未来城市美好前景
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可以说是一部无字史书,通过与人的和谐相处,将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人文精神融进了城市建筑之中,并且以完善城市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促进了城市与人的共生关系。所以,建筑化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提高我国目前的建筑公共艺术水平,并不是培养几个出色的建筑师和公共艺术家就可以解决的。虽然我国并没有强制性的“百分比”计划以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但建筑化的公共艺术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也期望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公共艺术相互协同,使彼此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使其真正唤起人们在都市生活繁忙之余对艺术的想象和向往、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76
[2]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3] 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41
【关键词】 建筑、公共艺术、协同
当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设计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其所涵盖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表达。现代建筑发展中,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文等。随着这样一种潮流,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一、伴随着城市、建筑、环境发展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艺术生活化的的延伸。回顾历史,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与融合。所谓公共艺术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存在,它和公共意识共生,因为其展示的公开性、服务的公共性一度成为为城邦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一时期的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对于此时的“自由民”来说,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已经出现了萌芽。到了中世纪时期,无论是巴西利卡式教堂、罗马式教堂,还是哥特式教堂,附着其中的壁画、镶嵌画、玻璃画还是雕塑,都是公共艺术的表现,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水乳交融,不仅加强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境,而且使整个建筑空间凸显着特定的人文含义,实现了功能和精神的统一。圣家族教堂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建筑与表面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相互融合渗透,其宏伟和繁复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天主教伟大的力量,教人啧啧惊叹。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敲定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以巴塞罗那城市为背景的画面之中。阿格巴大厦近看时,熠熠发光,如同爬行动物的外壳;远看则如晶莹的流体,颜色随光线而变幻无穷,直入云霄,入夜时分,整个大厦五彩斑斓,光彩夺目。从古至今,公共艺术一直悄然无声地将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二、建筑与公共艺术协奏与嬗变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表现中,逐渐被重视和发展起来。欧洲的公共艺术由于闻名的“百分比”计划呈现出风格迥异而又极具人文关怀的趋势。(“百分比艺术建筑”是指为了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为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提供保障。)建筑不仅是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质化功能。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形成建筑的有机整体,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公共艺术以建筑物为背景使其内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公共艺术则成就了建筑的丰盈与完整。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可以体现在对建筑形态如纯几何体、雕塑体和象征体的选择上。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建筑师库克的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则是雕塑体完美的体现和诠释。他“生物存在式建筑”的理念使得美术馆与周围传统建筑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突兀,该馆也被形容为“城市隆兽”、“外星人入侵”。风术观念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四合院的平面布局象征着四象、四方、四时和五行等风水观念,传播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
三、建筑和公共艺术共同缔造未来城市美好前景
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可以说是一部无字史书,通过与人的和谐相处,将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人文精神融进了城市建筑之中,并且以完善城市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促进了城市与人的共生关系。所以,建筑化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提高我国目前的建筑公共艺术水平,并不是培养几个出色的建筑师和公共艺术家就可以解决的。虽然我国并没有强制性的“百分比”计划以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但建筑化的公共艺术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也期望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建筑与公共艺术相互协同,使彼此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使其真正唤起人们在都市生活繁忙之余对艺术的想象和向往、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76
[2]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3] 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