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根廷出血热病毒由鸠宁病毒引起,鸠宁病毒属于沙粒病毒属,具有沙粒病毒的共同特点。病毒呈球形、扁球形或多样形,直径60~280n m,平均110~130n m。病毒具有电子致密底外膜,外膜上有2~10个长约6n m的突起物,为球棒状,边缘清晰。毒粒内含有2~10个电子致密颗粒,直径约为25n m,呈沙粒状,因此称为沙粒病毒。病毒基因组由大(LRNA)、小(sRNA)2条单股负链组成,LRNA长7kb, SRNA为2.5kb。这类病毒具有共同的抗原性,其中补体结合(CF)抗原具有组特异性。CF抗原是一种可溶性抗原,可与病毒的感染颗粒分开。补体结合抗原诱发的抗体不能中和毒粒,也不能诱导出豚鼠对病毒攻击的抵抗力。除CF抗体外,沙粒病毒还可诱发中和抗体和免疫荧光(IF)抗体,这三者是互不相关的。人体感染时,CF抗体出现较早(感染后8天),持续2个月,故可作特异性诊断用。中和抗体出现较迟,一般在发病5周后,仅用于血清学调查。而IF抗体可能比CF抗体更早检出,有利于早期确定诊断。这类病毒一般对新生小鼠或新生地鼠有致病性,故它们被用来分离病毒。病毒可在覆盖琼脂的单层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复制并形成空斑,有些病毒可在液体培养的细胞中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患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畜细胞(LCMK2)和赫拉细胞(Hela)等其他细胞对某些病毒也易感并形成细胞病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