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妇科高龄患者中选取34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定时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为妇科高龄患者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妇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护理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的发展,妇科高龄手术患者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但基于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力较差,因此,其在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妇科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效果,特从我院妇科高龄患者中选取34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患者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72.53±1.41)岁。分析患者疾病类型:4例为宫颈肿瘤,10例为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膨出,6例为子宫平滑肌瘤,4例为子宫内膜癌,4例为卵巢囊肿,6例为外阴肿瘤。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中,22例实施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6例患者实施全子宫、双附件、部分大网膜和减瘤术,4例实施全子宫、双附件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例实施前子宫和后阴道壁修补术。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按期出院。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因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和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其极易出现恐惧、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使患者肾上腺髓质分泌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尤其是對于高龄患者,其因生活拮据、丧偶和同子女交流不多等因素,对疾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极易担心为恶性肿瘤,没有人照顾等,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同患者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采用亲切和蔼的言鼓励患者,有效稳定其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有效确保患者营养状况。对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后护理
  3.2.1 体征护理: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体位进行确定。同时对患者心电图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通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意识状态和尿量等指标,尽早发现患者出现的心衰症状。对于术后出现憋气、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的患者,应确定是否出现心肌梗死症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积极处理。对于因精神紧张和疼痛等出现的心率失常和高血压等症状,应及时通过止痛、镇静和抗感染等药物进行治疗。
  3.2.2 管道的护理:
  基于手术的需求,患者需留置引流管和导尿管等管道,因此,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依据具体情况对各种管道进行护理,观察其是否通畅。对于出现异常现象的管道,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等等。
  3.2.3 褥疮护理:
  基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特点,其皮肤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导致其出现褥疮症状。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定期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确保床单的平整、清洁和干燥等,对于极易出现褥疮的部位进行有效按摩,进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褥疮现象发生率等等[2]。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妇科高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临床上具有显著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的34例妇科高龄患者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并发症状。其中,2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剧烈咳嗽使切口裂开,通过二次缝合后痊愈出院,另外32例患者其腹部切口均在Ⅰ期愈合,按期出院。该研究结果同唐玉英和祁丽艳学者在《高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因此,在妇科高龄患者围术期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被逐渐推广应用,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徐丽.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05):362--364.
  [2]郑爱群,王安敏.妇科高龄患者82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80--81.
  [3]唐玉英,祁丽艳.高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8(23):520--52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很多疾病的威胁,脾肠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比较大,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状况,国家应该加大对各种疾病的研究,来保障人们的健康,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本研究综述了脾肠病概述、中医中关于脾肠病的病理、药理介绍等内容,阐述了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内科;脾肠病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疾病环境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A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椎A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推拿配合針灸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两种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为61.76%,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对比组患者痊愈率为41.06%,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方法:联合使用高频10MHz探头、低频3.5MHz探头对因右下腹疼痛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50例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150例患者中,显示阑尾区异常回声的113例,阑尾区异常回声显示率75.3%,53例术后证实,78例经保守消炎治疗后症状消失,超声诊断符合率96%。结论:急诊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优势在于能及时直接显示病变范围,在急腹症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患乳腺肿瘤的患者7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灰阶超声检查以及彩色超声检查,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对两种成像检查方式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的有52例,占69.33%,观察组中有61例患者疾病诊断准确,占81.33%,即相对于对乳腺肿瘤患者进
期刊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患者中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开展治疗,探析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和相应的治疗举措。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8例被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举措做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均进行了开腹手术并化疗、放疗,未有并发症病例报告;1例患者开展了介入治疗,出现恶心症状,程度较轻。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有着较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牙痛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一个疗程为3d;对照组采用布洛芬以及甲硝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而对照组在治疗以后达到了60%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在进行牙痛治疗时,不仅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有效的予以缓解,而且还使患者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妇科腔镜手术的相关护理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所在医院接诊的实例,对504名患者的妇科腔镜手术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专门的妇科腔镜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恢复情况都有很好的影响。结论 妇科腔镜手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未来的妇科手术治疗中。  【关键词】 妇科腔镜;微创;手术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个新兴的手术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妇科疾病治疗中。这种手术方式给女
期刊
摘要:骨科疾病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残疾。所以,针对这种疾病应该给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使用负压引流来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快速改善患者病情好转,减少患病率的发生。  关键字:骨科疾病;负压引流  根据我科治疗骨科患者时,采用负压引流来治疗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用我科2008年6月~2011年9月作
期刊
【摘要】 目的 對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方法 对临床急诊的534例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类,并结合患者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临床急诊中超声检查的结果,对所患病情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应用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经过超声检查与诊断,534例接受超声检查的急诊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6.6%,基本符合率达到了4.6%,漏诊率约为1.4
期刊
【摘要】研究调查分析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本文对2011年2月一2012年8月本科门诊的320倒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发病部位、家族史、伴发疾病及诱因。结果男152例,女168例,平均发病年龄(21.2±13.8)岁。患者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但曝光部位(头、面、颈及手足)发病率较高,占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