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列举如下:
(一)生源短缺,且存在“专业背叛”
土建类的专业特性和就业方向,决定了土建类专业的生源男女比例悬殊,相比较而言,女大学生比重很低,而且毕业后的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绝大多数很难或者不想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换句话讲,即便是被有关企业录用,也大多从事行政、文秘、文案、工程预算、后勤等职业,而就是被录用从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等需到施工现场工作的女生,到最后也往往选择“背叛”专业,跳槽到其他行业或企业从事与专业特长毫不相干的工作。
(二)遭不公平对待,存在就业歧视
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土建类专业毕业的男女大学生不能平等看待,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困难多、障碍多、设限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即使有些用人单位可以适当考虑女大学生,也会附加很多更为严苛的条件,诸如长相、身高、成绩、文艺特长,甚至是否正在谈恋爱,短期是否会结婚、生子都会被作为是否录用的条件。
二、就业现实问题对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的影响
(一)挫伤就业积极性,导致就业范围缩小
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跟男学生相比,存在心理差异,主要源于就业现状的影响,表现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在她们内心认为土建类行业岗位都是为男学生准备的,招聘广告也都是一些虚幌子,女大学生根本很难涉足这个行业,最终导致就业范围大大缩小。
(二)职业规划不清晰,事业目标模糊
就业问题的现实存在,导致土建类女大学生越来越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离工作目标也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对专业认知度的偏差,导致女大学生对将来何去何从缺乏合理规划的意识,没有抓住机会好好武装自己的头脑,专业技能没有真正掌握,等到毕业时两手空空,与好工作失之交臂。
(三)就业“怪圈”形成,重男轻女思想愈演愈烈
现如今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怪圈”,土建类行业的用人单位明文规定大多数岗位仅限于男性,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工程单位,重男轻女,主观、片面地认为女生都是“花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胜任工作。久而久之,使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圈子越来越小。
三、加强对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土建类高职院校方面
1.高度重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土建类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把做好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文件,宣传有关政策和要求,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的各级分工负责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网络,切实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科学规划,建设两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
为了做好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建设两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分别是专职的教师团队和兼职的学生干部队伍,这两支队伍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严格考核。教师能适应时代特点和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而能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学生干部能发现某些不良苗头,及时与有关教师沟通反馈。这样,两支队伍团结合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共同致力于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特性和社会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实施与男学生的差别教育,并结合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当的女性教育,探索一条适合于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模式。
4.合理设计,加强就业指导和毕业跟踪工作
在校期间,院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土建类女大学生认清自我,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要求女大学生在学期间苦练基本功,掌握职业技能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自行或与就业指导老师共同设计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女大学生毕业后,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就业跟踪,并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和政府方面
1.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工作面前男女平等
政府应该出台有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土建类行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歧视女性,实现男女平等就业,让女毕业生与男性有相同的竞争机会;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监管,从法律层面切实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全社会应该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转变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一视同仁,逐渐消除就业“怪圈”,让土建类行业招聘回归理性。
2.提高社会责任感,保障女大学生的切身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聘用女大学生后,要把保护女性的切身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真正享受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逐渐消除唯成本、唯利益的自私做法,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土建类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土建类女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必须苦练基本功,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只有“不唯学历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对专业的认可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就业难题;更应该建立自信、崇尚自信,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而要解决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政府、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以上责任方如果能够各负其责,相信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陈品禄/实习编辑
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列举如下:
(一)生源短缺,且存在“专业背叛”
土建类的专业特性和就业方向,决定了土建类专业的生源男女比例悬殊,相比较而言,女大学生比重很低,而且毕业后的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绝大多数很难或者不想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换句话讲,即便是被有关企业录用,也大多从事行政、文秘、文案、工程预算、后勤等职业,而就是被录用从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等需到施工现场工作的女生,到最后也往往选择“背叛”专业,跳槽到其他行业或企业从事与专业特长毫不相干的工作。
(二)遭不公平对待,存在就业歧视
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土建类专业毕业的男女大学生不能平等看待,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困难多、障碍多、设限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即使有些用人单位可以适当考虑女大学生,也会附加很多更为严苛的条件,诸如长相、身高、成绩、文艺特长,甚至是否正在谈恋爱,短期是否会结婚、生子都会被作为是否录用的条件。
二、就业现实问题对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的影响
(一)挫伤就业积极性,导致就业范围缩小
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跟男学生相比,存在心理差异,主要源于就业现状的影响,表现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在她们内心认为土建类行业岗位都是为男学生准备的,招聘广告也都是一些虚幌子,女大学生根本很难涉足这个行业,最终导致就业范围大大缩小。
(二)职业规划不清晰,事业目标模糊
就业问题的现实存在,导致土建类女大学生越来越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离工作目标也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对专业认知度的偏差,导致女大学生对将来何去何从缺乏合理规划的意识,没有抓住机会好好武装自己的头脑,专业技能没有真正掌握,等到毕业时两手空空,与好工作失之交臂。
(三)就业“怪圈”形成,重男轻女思想愈演愈烈
现如今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怪圈”,土建类行业的用人单位明文规定大多数岗位仅限于男性,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工程单位,重男轻女,主观、片面地认为女生都是“花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胜任工作。久而久之,使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圈子越来越小。
三、加强对土建类高职女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土建类高职院校方面
1.高度重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土建类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把做好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文件,宣传有关政策和要求,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的各级分工负责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网络,切实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科学规划,建设两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
为了做好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建设两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分别是专职的教师团队和兼职的学生干部队伍,这两支队伍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严格考核。教师能适应时代特点和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而能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学生干部能发现某些不良苗头,及时与有关教师沟通反馈。这样,两支队伍团结合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共同致力于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特性和社会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实施与男学生的差别教育,并结合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当的女性教育,探索一条适合于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模式。
4.合理设计,加强就业指导和毕业跟踪工作
在校期间,院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课,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土建类女大学生认清自我,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要求女大学生在学期间苦练基本功,掌握职业技能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自行或与就业指导老师共同设计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女大学生毕业后,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就业跟踪,并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和政府方面
1.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工作面前男女平等
政府应该出台有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土建类行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歧视女性,实现男女平等就业,让女毕业生与男性有相同的竞争机会;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监管,从法律层面切实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全社会应该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转变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一视同仁,逐渐消除就业“怪圈”,让土建类行业招聘回归理性。
2.提高社会责任感,保障女大学生的切身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应该提高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聘用女大学生后,要把保护女性的切身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真正享受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逐渐消除唯成本、唯利益的自私做法,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土建类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土建类女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必须苦练基本功,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只有“不唯学历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对专业的认可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就业难题;更应该建立自信、崇尚自信,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对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而要解决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高职院校、政府、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以上责任方如果能够各负其责,相信土建类女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陈品禄/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