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母题思维 优化立意构思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旨在强调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出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收集整理了近5年的上海中考及一模二模的优秀范文,发现近几年学生习作选材中关注的焦点主题大概有“成长”“亲情”“文化”“自然”等。从比重来看,“成长”的占比较大,主要体现在表现“我”的精神成长,即反映“我”在思想认识、情感交流、文化鉴赏和处世态度等方面的自我发展。
  本文旨在运用母题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起审视生活的全景视野,在选材中增加发散思维训练,实现选材的自由性和递进性。
  一、初中写作中的“母题”界定
  基于初中写作的角度,我比较赞同谭桂林和谢天振两位学者对母题的界定和阐释。
  谭桂林认为,母题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概念,精神现象与动作本身,如乡土、都市、生命、死亡、战争、复仇、漂泊、童年、成长、家族等。谢天振在《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这样解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黑夜等。
  从以上表述来看,文学领域的“母题”研究与“主题”关系密切。
  二、运用母题思维,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母题即学生作文的重要主题(话题)。在本文中,我們将运用母题思维,分析教材及生活素材的母题背后所能囊括的话题及立意点,思考如何从教材、生活两个维度出发,对写作素材进行升格训练,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有层次有系统的素材网络,同时打开思维,提升立意。
  (一)以课文为源,打开思维之窗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所谓“人文主题”,即一个单元内的选文大致按照主要内容进行组合,如“凡人小事”“社会变化”“世态人情”等。在梳理各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笔者试着透过主题内容,梳理出单篇课文背后的母题指向,并聚焦具体篇目对母题内涵做进一步阐释。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母题,也都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公共话题。在母题的引领下,可以指导学生聚焦某个主题范畴与某些思想领域,为学生提供相对清晰的认知框架,同时,对学生的习作也是极有意义的。
  以“成长”这个母题为例,《童年》讲述的是3~10岁的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一段苦难史,从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和成长选择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应有的清醒与坚韧。《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充满了励志——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不畏惧、不退缩,以毅力和韧性不断完善自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面对战场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不向命运屈服,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磨难与坎坷,铸造了保尔的信念和意志,这是个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的精神成长史。《简·爱》呈现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一位平民女性的成长历程,她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心灵强大,性格刚烈,敢于反抗,有着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尤其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
  虽然主人公面对的苦难不一样,经历不一样,表现不一样,但最终都指向了“成长”。当学生选择“成长”这样的母题进行写作时,就可以引导他们将写作素材与这些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进一步勾连,丰盈、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让我们的写作的思想具有更丰富的意蕴,更具有思辩性,从而助力写作中的立意构思。
  (三)以生活为本,绽放思维之花
  要建构起一个宏观的母题写作思维,还需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收集、积累素材,让自己的生活与文学母题建立关联,围绕常见母题建立自己专属的素材资源库。
  积累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手账、日记的方式,及时地把生活中那些珍贵的、独有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和经历记录下来,也可以用素材卡片的方式进行积累。如:
  在这张素材积累卡中,我们看到小作者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整个事件,同时对该事件的主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当进入到写作层面,就可以通过这些主题词进行素材的提取。
  当积累卡收集到一定数量时,还需要对收集积累的这些素材卡做进一步的分类,这样可以方便写作中素材的提取。
  如素材卡片:文化篇、成长篇、自然篇、历史篇……
  进一步的细化为:成长篇之“责任与担当”“理解亲情”“选择与坚守”……
  写作中,面对具体的题目,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母题之下的不同素材之间的比较,做到以前用过的材料尽量不用,他人用过的选材尽量不选,力求避免与过去重复,与他人重复,这样可以在选材上推陈出新,夺人眼球。
  当然,构建母题网络,只是优化写作的第一步。要想进一步提升写作质量,还需要提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多种手段。这同样也可以借助母题思维,进一步关联教材、名著,借鉴、内化教材、名著中的常见写作手法,如: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注重细节描写、情节设置一波三折等,从而优化写作过程。
  综上所述,在同一个母题之下,学生能写的素材非常多,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母题思维,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建立一个繁而不乱的思维导图,编织起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素材储备网,优化立意构思,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其他文献
历史文化名县吉水在历史上出过556名进士、6名状元,涌现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大文豪.“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就坐落在县城赣江之滨,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
期刊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幼儿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的过程。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幼儿园中个别化学习这一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般认为,个别化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
期刊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对于小学新生来说,是学习生活的转折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幼小衔接存在一些教育误区,诸如:家长过于焦虑,让孩子报很多培训班,提早学很多小学知识,到处想办法择校等等。殊不知,这些不明智的做法容易让年幼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对后续的学习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教师和家长理解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可能面临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的发展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时,却陡然发现陷入了某种“瓶颈效应”,即在走向“以学习为中心,素养为本位”的迭代中,学习者(教师、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各相关因素的配合出现了阻滞或是错位,使得整个升级系统出现卡顿的现象。于是,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习惯于“知识投喂”的教师,该如何摆脱“圈养”的心态,又该如何在过度“满溢”的教学节
期刊
一、研究背景  龚路中学地处上海市城乡接合处,是浦东新区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始建于1944年8月,1958年成为完全中学,2005年9月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浦东新区教育局、曹路镇政府合作共建,成为浦东新区第一所三方合作共建的大学附中。  多年来,学校秉承“明德善学”的校训,实践着“求真返璞,乐业齐贤”的办学理念。2016年9月,笔者接任校长职务。作为一个“老”龚中人,笔者始终思考着“如何办一所老百
期刊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音乐课程的价值确定为“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怡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见,国家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十分看重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曾说道,创造力已经成为衡量音乐教育是否全面的重要方面。  随着202
期刊
一、母题思维:结构化的素材储备rn考场作文并不仅仅是一种临场发挥,它更需要做一系列前置的思考.一种做法是,考生提前梳理自己数年来的生活经历,做好情感、思想、故事的综合
期刊
一、研究缘起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出  在国际上,各大组织、国家都相继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要素、框架、特点、价值等等进行研究。我们国家在十八大后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4年,教育部带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思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
期刊
基于时代社会发展与未来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科学教育的办学传统,学校以培养学生H·AI素养为指向(H为Holistic首字母,代表全人发展,AI即人工智能),围绕“人工智能”主题开发并实施的一类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清晰、层次连贯递进的,具有学校鲜明个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形成“人工智能 ”课程群。“人工智能 ”课程群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知识,学会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运用人工智能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期刊
母题最初来源艺术和文学,继而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所发展。学科中的母题即为各门学科中包含若干知识点的基本题、典型题。母题是大量同类型题目的本源,是核心出发点。纵横比较数学教学中题型的发展演变,基本以稳定为主线,稳中渐变,联系实际,兼顾创新。因此,呈现出“年年岁岁神相似,岁岁年年形不同”的特性。那么,这种特性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主要基础在于对其“源头活水”的研究,即对母题的研究。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对母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