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旨在强调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出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收集整理了近5年的上海中考及一模二模的优秀范文,发现近几年学生习作选材中关注的焦点主题大概有“成长”“亲情”“文化”“自然”等。从比重来看,“成长”的占比较大,主要体现在表现“我”的精神成长,即反映“我”在思想认识、情感交流、文化鉴赏和处世态度等方面的自我发展。
本文旨在运用母题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起审视生活的全景视野,在选材中增加发散思维训练,实现选材的自由性和递进性。
一、初中写作中的“母题”界定
基于初中写作的角度,我比较赞同谭桂林和谢天振两位学者对母题的界定和阐释。
谭桂林认为,母题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概念,精神现象与动作本身,如乡土、都市、生命、死亡、战争、复仇、漂泊、童年、成长、家族等。谢天振在《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这样解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黑夜等。
从以上表述来看,文学领域的“母题”研究与“主题”关系密切。
二、运用母题思维,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母题即学生作文的重要主题(话题)。在本文中,我們将运用母题思维,分析教材及生活素材的母题背后所能囊括的话题及立意点,思考如何从教材、生活两个维度出发,对写作素材进行升格训练,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有层次有系统的素材网络,同时打开思维,提升立意。
(一)以课文为源,打开思维之窗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所谓“人文主题”,即一个单元内的选文大致按照主要内容进行组合,如“凡人小事”“社会变化”“世态人情”等。在梳理各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笔者试着透过主题内容,梳理出单篇课文背后的母题指向,并聚焦具体篇目对母题内涵做进一步阐释。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母题,也都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公共话题。在母题的引领下,可以指导学生聚焦某个主题范畴与某些思想领域,为学生提供相对清晰的认知框架,同时,对学生的习作也是极有意义的。
以“成长”这个母题为例,《童年》讲述的是3~10岁的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一段苦难史,从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和成长选择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应有的清醒与坚韧。《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充满了励志——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不畏惧、不退缩,以毅力和韧性不断完善自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面对战场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不向命运屈服,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磨难与坎坷,铸造了保尔的信念和意志,这是个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的精神成长史。《简·爱》呈现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一位平民女性的成长历程,她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心灵强大,性格刚烈,敢于反抗,有着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尤其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
虽然主人公面对的苦难不一样,经历不一样,表现不一样,但最终都指向了“成长”。当学生选择“成长”这样的母题进行写作时,就可以引导他们将写作素材与这些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进一步勾连,丰盈、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让我们的写作的思想具有更丰富的意蕴,更具有思辩性,从而助力写作中的立意构思。
(三)以生活为本,绽放思维之花
要建构起一个宏观的母题写作思维,还需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收集、积累素材,让自己的生活与文学母题建立关联,围绕常见母题建立自己专属的素材资源库。
积累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手账、日记的方式,及时地把生活中那些珍贵的、独有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和经历记录下来,也可以用素材卡片的方式进行积累。如:
在这张素材积累卡中,我们看到小作者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整个事件,同时对该事件的主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当进入到写作层面,就可以通过这些主题词进行素材的提取。
当积累卡收集到一定数量时,还需要对收集积累的这些素材卡做进一步的分类,这样可以方便写作中素材的提取。
如素材卡片:文化篇、成长篇、自然篇、历史篇……
进一步的细化为:成长篇之“责任与担当”“理解亲情”“选择与坚守”……
写作中,面对具体的题目,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母题之下的不同素材之间的比较,做到以前用过的材料尽量不用,他人用过的选材尽量不选,力求避免与过去重复,与他人重复,这样可以在选材上推陈出新,夺人眼球。
当然,构建母题网络,只是优化写作的第一步。要想进一步提升写作质量,还需要提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多种手段。这同样也可以借助母题思维,进一步关联教材、名著,借鉴、内化教材、名著中的常见写作手法,如: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注重细节描写、情节设置一波三折等,从而优化写作过程。
综上所述,在同一个母题之下,学生能写的素材非常多,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母题思维,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建立一个繁而不乱的思维导图,编织起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素材储备网,优化立意构思,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本文旨在运用母题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起审视生活的全景视野,在选材中增加发散思维训练,实现选材的自由性和递进性。
一、初中写作中的“母题”界定
基于初中写作的角度,我比较赞同谭桂林和谢天振两位学者对母题的界定和阐释。
谭桂林认为,母题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概念,精神现象与动作本身,如乡土、都市、生命、死亡、战争、复仇、漂泊、童年、成长、家族等。谢天振在《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中这样解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黑夜等。
从以上表述来看,文学领域的“母题”研究与“主题”关系密切。
二、运用母题思维,搭建写作支架
写作母题即学生作文的重要主题(话题)。在本文中,我們将运用母题思维,分析教材及生活素材的母题背后所能囊括的话题及立意点,思考如何从教材、生活两个维度出发,对写作素材进行升格训练,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有层次有系统的素材网络,同时打开思维,提升立意。
(一)以课文为源,打开思维之窗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结构。所谓“人文主题”,即一个单元内的选文大致按照主要内容进行组合,如“凡人小事”“社会变化”“世态人情”等。在梳理各单元“人文主题”的基础上,笔者试着透过主题内容,梳理出单篇课文背后的母题指向,并聚焦具体篇目对母题内涵做进一步阐释。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母题,也都是人类生活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公共话题。在母题的引领下,可以指导学生聚焦某个主题范畴与某些思想领域,为学生提供相对清晰的认知框架,同时,对学生的习作也是极有意义的。
以“成长”这个母题为例,《童年》讲述的是3~10岁的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一段苦难史,从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和成长选择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应有的清醒与坚韧。《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充满了励志——人生就要勇往直前,不畏惧、不退缩,以毅力和韧性不断完善自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面对战场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不向命运屈服,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磨难与坎坷,铸造了保尔的信念和意志,这是个无产阶级革命斗士的精神成长史。《简·爱》呈现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一位平民女性的成长历程,她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心灵强大,性格刚烈,敢于反抗,有着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尤其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上。
虽然主人公面对的苦难不一样,经历不一样,表现不一样,但最终都指向了“成长”。当学生选择“成长”这样的母题进行写作时,就可以引导他们将写作素材与这些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进一步勾连,丰盈、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让我们的写作的思想具有更丰富的意蕴,更具有思辩性,从而助力写作中的立意构思。
(三)以生活为本,绽放思维之花
要建构起一个宏观的母题写作思维,还需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收集、积累素材,让自己的生活与文学母题建立关联,围绕常见母题建立自己专属的素材资源库。
积累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手账、日记的方式,及时地把生活中那些珍贵的、独有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和经历记录下来,也可以用素材卡片的方式进行积累。如:
在这张素材积累卡中,我们看到小作者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了整个事件,同时对该事件的主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当进入到写作层面,就可以通过这些主题词进行素材的提取。
当积累卡收集到一定数量时,还需要对收集积累的这些素材卡做进一步的分类,这样可以方便写作中素材的提取。
如素材卡片:文化篇、成长篇、自然篇、历史篇……
进一步的细化为:成长篇之“责任与担当”“理解亲情”“选择与坚守”……
写作中,面对具体的题目,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个母题之下的不同素材之间的比较,做到以前用过的材料尽量不用,他人用过的选材尽量不选,力求避免与过去重复,与他人重复,这样可以在选材上推陈出新,夺人眼球。
当然,构建母题网络,只是优化写作的第一步。要想进一步提升写作质量,还需要提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多种手段。这同样也可以借助母题思维,进一步关联教材、名著,借鉴、内化教材、名著中的常见写作手法,如: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注重细节描写、情节设置一波三折等,从而优化写作过程。
综上所述,在同一个母题之下,学生能写的素材非常多,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母题思维,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建立一个繁而不乱的思维导图,编织起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素材储备网,优化立意构思,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