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一切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居住的需要,还要给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好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生态化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我国处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此探讨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原则以及内容,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结合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去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在研究、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最佳的生态位,提出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二、生态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城市是一个具有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具有不稳定、不完善性,没有自然系统那样较为完善的自控机制,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一定的生态学原则去对城市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进行协调,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成长性原则
城市是人们生存、工作等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其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城市处于一个动态体系之中,这是由于它是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规划方针的变化,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还要合理的利用城市的资源,并注意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建设中,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首先要注重城市发展和质量之间的平衡。这就要充分的了解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树立全局观念,不断的完善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容量控制,使城市的人口、土地和绿化以及交通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建设。要坚持城市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不断的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整体之中把握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__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三)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1、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__对策。区划的方法可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2、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根据城市的自净能力以及城市的污染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好污染的综合防治规划,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的环境要素发展的趋势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的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将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质量管理。
四、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等一切活動的重要地域,其环境质量高低、规模大小以及是够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的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人类营造一个生活和工作的优质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玲 江林忠.试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04)
[2]谭佼.浅析城市规划与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1(0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结合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去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在研究、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最佳的生态位,提出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二、生态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城市是一个具有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具有不稳定、不完善性,没有自然系统那样较为完善的自控机制,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一定的生态学原则去对城市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进行协调,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成长性原则
城市是人们生存、工作等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其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城市处于一个动态体系之中,这是由于它是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规划方针的变化,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还要合理的利用城市的资源,并注意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建设中,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首先要注重城市发展和质量之间的平衡。这就要充分的了解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树立全局观念,不断的完善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容量控制,使城市的人口、土地和绿化以及交通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建设。要坚持城市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不断的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整体之中把握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__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三)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1、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__对策。区划的方法可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2、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根据城市的自净能力以及城市的污染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好污染的综合防治规划,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的环境要素发展的趋势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的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将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质量管理。
四、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等一切活動的重要地域,其环境质量高低、规模大小以及是够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的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人类营造一个生活和工作的优质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玲 江林忠.试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04)
[2]谭佼.浅析城市规划与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