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浆血小板制备的研究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无浆血小板、洗涤血小板和机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在血小板回收率、血浆蛋白清除率、血小板体外激活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机采血小板时改变机器设置参数,不采集血浆,制备无浆血小板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机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和洗涤血小板,分别检测无浆组、对照组、洗涤组血小板的计数、平均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pH值及血浆蛋白含量,通过对ADP激活前后CD62P、PAC-1的表达率检测3组血小板的活性.结果:无浆组血浆蛋白含量和洗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洗涤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无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洗涤组血小板回收率平均为78%,对照组MPV、P-LCR、pH与洗涤组、无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3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洗涤组CD62P、PAC-1的再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浆血小板可作为一种高效、低不良反应的制剂为临床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减轻无偿献血过程中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将1 590名献血者按献血日期分为观察组(单日)942名和对照组(双日)648名,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前1 min开始缓慢持续口服蔗糖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农合政策的广泛实施,使用血量不断攀升,2011年下半年全国血站系统受“信任危机”等因素影响,致使献血人数大幅下降,造成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