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带来的市场竞争也颇受建筑企业的关注。建筑企业渴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核心市场地位,就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最有效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受到了建筑单位的关注。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遇到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缩短工程的工期,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之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生存以及发展。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最重要内容。现场管理水平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对提高施工项目劳动生产率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控制得当,和谐有序的施工现场将会极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因此,在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最终完美协调成本、质量、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项目的最大效益。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
1、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的不足,使得现场施工管理落实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分包问题没有一定的规范,导致很难定位分包单位的工作性质。而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把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分配给其他单位,这直接导致了施工工序的紊乱,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工程难度加大。另外,建筑工程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组建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这种施工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2、监管力度不到位
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其次,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没有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再者,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质检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3、施工单位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当前的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比如现场施工管理效率低、施工工艺技术落后、施工工期设置不合理、施工进度不一致、窝工现象、各方面施工资料赶不上施工进度等。由于管理不善会造成上述的诸多影响,不但延缓了工程进度,还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人力上的巨大损失。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控制途径
1、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加强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及监管力度
在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时,一般情况下是在质量问题出现以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而且有针对性,但它只限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对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预防性。虽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复杂而多变,有些问题是无法做到预防性管理,但预防性管理能够将后期的质量问题减少到最小化,也就大大避免了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已经造成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所以加大施工现场的预防性质量管理,是现阶段的非常可行的施工质量管理手段之一。
3、严格对资料进行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出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竣工资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资料,否则,一旦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麻烦,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4、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1)高空作业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事先体检,严禁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进行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的时候,操作人员佩戴的安全带的尾绳长度不能超过2米。通行台阶的间距要在30厘米左右,作业人员一定要通过楼梯上下通行,严禁用起重机器进行上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平底鞋,不能穿硬底、带钉和易滑的鞋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中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要在上下两层作业间设置密铺板进行隔离。作业过程中搭设的云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一定要保证坚固可靠,并经过安全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使用。高空作业和地面的联络、指挥,要有规定的方式和人员,不能多人同时指挥或越权指挥。
(2)脚手架施工
外脚手架搭设前,应对钢管、扣件等质量进行抽样检验,符合要求后才使用;施工中随时检查,严禁使用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金属杆件;施工操作層必须满铺竹脚手板,每块脚手板必须搁置在不小于三根的钢管上;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水平设置并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间距应符合方案要求;脚手架搭设完毕要进行分部、分段验收。
(3)施工用电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总台数和照明用电情况计算总用电量,并选择合适的临时变压器;选择合适的配电导线,配电导线应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现场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相五线,配电箱内应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应设专人看管,箱门上设醒目的警示标志。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分别设置,照明灯具在室外应有防雨措施,金属外壳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施工中不得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的附近点火;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线路的架设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方案中,对高空作业必须有详细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人员触电要马上切断电源,采取正确措施进行抢救。遇到电气着火时要首先切断电源,选用正确的灭火器具,迅速灭火;不能在高、低压电力线路的下方施工,也不能在其下方搭设作业棚,或者建造临时或永久的生活设施;每个移动电器的设备都要分别装设控制开关,开关应装在醒目和便于操作的地方,保证开关一经断开就能使设备或施工间隔全部失去电源。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于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各种情况,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12,(01).
[2]黄钜斌.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韦喜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
[4]何磊.谈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缩短工程的工期,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之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生存以及发展。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的最重要内容。现场管理水平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对提高施工项目劳动生产率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控制得当,和谐有序的施工现场将会极大限度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因此,在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最终完美协调成本、质量、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项目的最大效益。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
1、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的不足,使得现场施工管理落实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的分包问题没有一定的规范,导致很难定位分包单位的工作性质。而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把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分配给其他单位,这直接导致了施工工序的紊乱,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工程难度加大。另外,建筑工程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组建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这种施工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2、监管力度不到位
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其次,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没有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再者,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质检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3、施工单位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当前的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比如现场施工管理效率低、施工工艺技术落后、施工工期设置不合理、施工进度不一致、窝工现象、各方面施工资料赶不上施工进度等。由于管理不善会造成上述的诸多影响,不但延缓了工程进度,还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人力上的巨大损失。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控制途径
1、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对于进度,原则上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但作为一个项目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绝对不能模式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加强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及监管力度
在进行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时,一般情况下是在质量问题出现以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这种方法虽然有效而且有针对性,但它只限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对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预防性。虽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复杂而多变,有些问题是无法做到预防性管理,但预防性管理能够将后期的质量问题减少到最小化,也就大大避免了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已经造成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所以加大施工现场的预防性质量管理,是现阶段的非常可行的施工质量管理手段之一。
3、严格对资料进行管理
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出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竣工资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资料,否则,一旦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麻烦,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4、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1)高空作业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事先体检,严禁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进行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的时候,操作人员佩戴的安全带的尾绳长度不能超过2米。通行台阶的间距要在30厘米左右,作业人员一定要通过楼梯上下通行,严禁用起重机器进行上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平底鞋,不能穿硬底、带钉和易滑的鞋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中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要在上下两层作业间设置密铺板进行隔离。作业过程中搭设的云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一定要保证坚固可靠,并经过安全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使用。高空作业和地面的联络、指挥,要有规定的方式和人员,不能多人同时指挥或越权指挥。
(2)脚手架施工
外脚手架搭设前,应对钢管、扣件等质量进行抽样检验,符合要求后才使用;施工中随时检查,严禁使用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金属杆件;施工操作層必须满铺竹脚手板,每块脚手板必须搁置在不小于三根的钢管上;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水平设置并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间距应符合方案要求;脚手架搭设完毕要进行分部、分段验收。
(3)施工用电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总台数和照明用电情况计算总用电量,并选择合适的临时变压器;选择合适的配电导线,配电导线应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现场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相五线,配电箱内应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应设专人看管,箱门上设醒目的警示标志。动力线和照明线应分别设置,照明灯具在室外应有防雨措施,金属外壳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施工中不得在带电导线、带电设备的附近点火;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线路的架设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方案中,对高空作业必须有详细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人员触电要马上切断电源,采取正确措施进行抢救。遇到电气着火时要首先切断电源,选用正确的灭火器具,迅速灭火;不能在高、低压电力线路的下方施工,也不能在其下方搭设作业棚,或者建造临时或永久的生活设施;每个移动电器的设备都要分别装设控制开关,开关应装在醒目和便于操作的地方,保证开关一经断开就能使设备或施工间隔全部失去电源。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于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各种情况,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12,(01).
[2]黄钜斌.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韦喜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
[4]何磊.谈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