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对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希望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支持等方面的信息,从中分析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42-02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调查、需求调查及教育的模式实现研究较少,更是缺少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鉴于此,我们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自己对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希望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支持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分析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对策。
二、问卷基本情况
我们对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为调查总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一年级、三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采用自填式法,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再由调查员当场回收。本次大学生创业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380份,收回370份,回收率为97%。回收的370份问卷均为有效卷,共分为4个方面的调查内容: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自己对大学生创业的兴趣、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及希望得到社会和学校支持等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
关于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9%的同学选择 经常关注,很清楚;35%的同学偶尔关注,比较清楚;35%的同学选择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15%的同学选择一点也不知道。
(二)关于创业兴趣的调查
1.对于“找工作和自主创业,您更喜欢哪一种”的选择,65.7%的同学选择 自己创业,34.3%的同学选择自己去找工作。
2.关于对创业是否感兴趣,选择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的占72%。
(三)关于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的调查
1.对“有没有参加过创业类的培训或讲座”,近86%的同学选择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同学占14%
2.对“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8.8%的学生选择老师授课;33%的学生选择活动加训练;55%的学生选择 亲身实践;2.8%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
3.对于“如果要自主创业,你是否会选择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咨询”77%的学生选择是,23%的同学选择不是。
4、对于“学校应该采取何种鼓励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54.3%的学生选择学校提供配套资金;75.1%的学生选择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所、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42.2%的学生选择将创业课程纳入必须课;16.2%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
(四)希望得到社会和学校支持等方面
1.对于“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那些扶持?(任选两项)”选择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的占 71.1%;选择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占53.2%;选择政策支持的占48.9%;选择宣传鼓励的占6.2%;同时有9%的学生认为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而荒废学业。
三、调查问卷分析及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低,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不主动了解或一点也不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创业教育滞后,社会、学校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范围不广。
(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超过66%的同学选择毕业后自己创业而不是找工作。学生出现创业意识较强,积极渴望创业,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并不轻易走上创业之路,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有矛盾心态一方面富有创业梦想和激情若有创业机会时,想选择创业;另一方面,由于能力不足,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强,加之创业风险大,资金缺乏,怕承受很大压力,因此,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时,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工作单位而不是选择创业。
(三)我院酒店管理大学生接受创业类培训的机会很少,仅有12%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同时如果选择自主创业,有77%的同学选择会找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咨询。这就说明目前大学创业教育有很好的需求空间,但是高校创业教育很欠缺,普及创业教育的程度很低。
(四)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最想得到资金和创业管理专业能力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目前主要是在大学毕业生办理创业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可享受的一些优惠条件。但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有二个:一是缺乏创业资金,一个是缺乏创业管理能力。创业资金问题国家已经出台有关的贷款等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创业能力,不是一个政策、一个学校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对策思考
(一)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向,形成创业氛围
目前阻碍中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原因是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比如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设施,更重要的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高校建立创业教育导向系统既是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又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学校要全面建立创业导向系统,营造创业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增加“创业指导”
树立“创业导向”理念,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改变原有的以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的观念,增加以创业为目标的就业指导,即“创业指导”。开设与创业有关的教育体系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健全的人格等,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潜能的发挥。充分利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机会,推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创业环境、树立创业意识。
(三)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
努力探索创业教育模式是解决创业教育的关键。我院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行的“2+1”的教学模式(即第一年专业理论基础教育+第二年基本技能实践和酒店市场认知,第三年理论提升)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纳入其中,比如第二年学生在社会实体酒店实习,一方面锻炼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酒店行业,培养对市场的把握,学校创业技巧;同时,第三年的理论提升,又涵盖了《项目管理》《管理实践》等课程,为学生将来创业做好知识储备。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个性、潜能的提高,努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四)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加强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业型教师是具有创业精神、创业经验、经历,有实践作为基础的并愿意指导学生有效创业的教师。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稳定创业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教师参与创业,积极开展岗位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各种优势、机会发挥创业潜能。同时基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定期到学校演讲,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走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道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朱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理论应用与研究,2006
[2]朱晓娟.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42-02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调查、需求调查及教育的模式实现研究较少,更是缺少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鉴于此,我们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自己对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希望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支持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分析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对策。
二、问卷基本情况
我们对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为调查总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一年级、三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采用自填式法,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再由调查员当场回收。本次大学生创业需求调查问卷共发放380份,收回370份,回收率为97%。回收的370份问卷均为有效卷,共分为4个方面的调查内容: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自己对大学生创业的兴趣、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及希望得到社会和学校支持等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
关于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9%的同学选择 经常关注,很清楚;35%的同学偶尔关注,比较清楚;35%的同学选择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15%的同学选择一点也不知道。
(二)关于创业兴趣的调查
1.对于“找工作和自主创业,您更喜欢哪一种”的选择,65.7%的同学选择 自己创业,34.3%的同学选择自己去找工作。
2.关于对创业是否感兴趣,选择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的占72%。
(三)关于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的调查
1.对“有没有参加过创业类的培训或讲座”,近86%的同学选择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同学占14%
2.对“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8.8%的学生选择老师授课;33%的学生选择活动加训练;55%的学生选择 亲身实践;2.8%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
3.对于“如果要自主创业,你是否会选择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咨询”77%的学生选择是,23%的同学选择不是。
4、对于“学校应该采取何种鼓励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54.3%的学生选择学校提供配套资金;75.1%的学生选择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所、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42.2%的学生选择将创业课程纳入必须课;16.2%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
(四)希望得到社会和学校支持等方面
1.对于“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那些扶持?(任选两项)”选择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的占 71.1%;选择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占53.2%;选择政策支持的占48.9%;选择宣传鼓励的占6.2%;同时有9%的学生认为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而荒废学业。
三、调查问卷分析及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低,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不主动了解或一点也不知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创业教育滞后,社会、学校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范围不广。
(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超过66%的同学选择毕业后自己创业而不是找工作。学生出现创业意识较强,积极渴望创业,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并不轻易走上创业之路,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有矛盾心态一方面富有创业梦想和激情若有创业机会时,想选择创业;另一方面,由于能力不足,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强,加之创业风险大,资金缺乏,怕承受很大压力,因此,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时,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工作单位而不是选择创业。
(三)我院酒店管理大学生接受创业类培训的机会很少,仅有12%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同时如果选择自主创业,有77%的同学选择会找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进行咨询。这就说明目前大学创业教育有很好的需求空间,但是高校创业教育很欠缺,普及创业教育的程度很低。
(四)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最想得到资金和创业管理专业能力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目前主要是在大学毕业生办理创业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可享受的一些优惠条件。但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有二个:一是缺乏创业资金,一个是缺乏创业管理能力。创业资金问题国家已经出台有关的贷款等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创业能力,不是一个政策、一个学校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对策思考
(一)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向,形成创业氛围
目前阻碍中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原因是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比如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设施,更重要的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高校建立创业教育导向系统既是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又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学校要全面建立创业导向系统,营造创业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增加“创业指导”
树立“创业导向”理念,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改变原有的以就业指导为创业教育的观念,增加以创业为目标的就业指导,即“创业指导”。开设与创业有关的教育体系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养,具备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和健全的人格等,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潜能的发挥。充分利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机会,推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创业环境、树立创业意识。
(三)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
努力探索创业教育模式是解决创业教育的关键。我院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行的“2+1”的教学模式(即第一年专业理论基础教育+第二年基本技能实践和酒店市场认知,第三年理论提升)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纳入其中,比如第二年学生在社会实体酒店实习,一方面锻炼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酒店行业,培养对市场的把握,学校创业技巧;同时,第三年的理论提升,又涵盖了《项目管理》《管理实践》等课程,为学生将来创业做好知识储备。在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创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个性、潜能的提高,努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所需的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四)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加强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业型教师是具有创业精神、创业经验、经历,有实践作为基础的并愿意指导学生有效创业的教师。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稳定创业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教师参与创业,积极开展岗位创业教育工作;鼓励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各种优势、机会发挥创业潜能。同时基于高校的办学条件,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定期到学校演讲,开设大学生创业论坛,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走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道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朱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理论应用与研究,2006
[2]朱晓娟.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