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大多数地区干旱缺水,植树造林工作难度很大,严重阻碍造林生产的进行。简述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的作用及应用条件,探讨造林时间选择和苗木生长期管理的要点,为提升干旱缺水条件下的树木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造林技术;抗旱;套袋;覆膜;截杆;保水剂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1-0073-03
我国很多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在造林生产过程中,新苗木的根须发育不健全,经常因缺水而枯萎死亡。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和苗木成活率,保证荒漠化和沙化等土地的治理成效,对促进我国造林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抗旱造林技术的类型
1.1 套袋
在山地阳坡种植经济林和针叶林时,宜应用套袋造林技术提升造林效果。该技术可使袋内温湿度不发生变化,避免树苗含水量降低,从而加快新梢生长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苗木成活率提升25%。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将塑料袋膜制成器皿,其长度内径取决于树苗高度。经济林树苗高65 cm左右,针叶林树苗高40 cm左右。先在树苗根部以上位置套袋,将下部捆扎好后再种植。干旱期后解除扎口,将一部分套袋卷起,通风1周后将塑料袋取下。
1.2 覆膜
覆膜能够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提升土壤温湿度,从而优化树苗的生长环境。应用覆膜造林技术,可以提升树苗地茎直径,提高苗木存活率。结合树种与区域特征确定地膜宽度,生态林约为35 cm,经济林约为70 cm。在覆膜过程中应该沿着膜的一侧向中心方向剪开1条缝,开出凹形的树坑,适当低于地面并种植树苗。种植后将地膜盖好,确保树苗地径在地膜中心,用土填充地膜周边的缝隙。覆土宽度和厚度通常在4 cm左右。地膜与树苗根茎位置的覆土要适当加厚至6 cm左右。为确保湿度适宜,应把覆膜制造成倒立伞状,以便汇集雨水,让树苗获得充足水分。
1.3 保水剂
將保水剂施放到种植穴里再种植苗木,保水剂产生的凝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锁住水分,为幼苗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水剂造林技术能够降低至少一半的灌溉频率,让土壤有更强的保水能力。透气性能的改善能使硬质土壤得到有效调理,避免出现环境破坏、土壤干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造林定植的过程中,保水剂凝胶应尽量包住苗木根部,用量为500 g/株或者1 kg/m(沟渠)。保证覆土良好,防止保水剂受到阳光暴晒。
1.4 截杆
很多地区的树苗梢部木质化程度不高,种植后水分逐步降低,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受到影响,根系结构难以复原。一些地区属于多风气候,地面蒸发量极大,树苗水分代谢无法保持平衡,极易枯萎死亡。在造林生产中应用截杆造林技术,有利于控制水分蒸发,减少树苗地面部分的蒸腾作用,促使树苗地下根系发达。该技术一般用于有较强萌生能力的阔叶生态树种和灌木树种。对造林树种来说,若为经济类树种,则不用截杆,而是选择定杆方式。尤其是针叶树不能截杆,否则将限制树木生长。
应用截杆造林技术时,一般需截杆10~15 cm。山桃等树种要适当提升高度,通常截杆20~30 cm,以便让树苗有良好生长条件。截杆过程中,不能对树苗茎秆造成破坏和拉扯树苗。对于外露茎秆,应该保留2~3 cm的培土堆,以避免风干,并在幼苗顶出土后扒开土堆。
2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造林时间的选择
造林时间关系树苗的存活率,因此要从实际植被类型和土壤特征出发,科学选择造林时间。春夏两季雨水充足,土壤水分含量较大,苗木容易存活;秋季植物落叶腐坏,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利于提升植被存活率。选择造林时间时,必须将各个因素考虑在内。
造林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可采取水平沟整地措施,结合等高线深挖地。水平沟断层面尽量与梯形方向靠齐,宽度不能超过1 m,深度约0.5 m。沟长通常在3~6 m之间,水平沟之间的距离约为1.1~2.5 m。
2.2 苗木的管理
夏季苗木生长速度较快,对肥水需求也更大,同时容易出现杂草和滋生病虫害。这就要求苗木生产者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2.2.1 灌水与排水 夏季雨水充沛,容易集中降雨导致降雨量分配不均,引起旱涝等问题。进入干旱时期,要及时对苗木进行灌水,特别是在苗木速生期、苗木观花期和观果苗木幼果期。灌水应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选择多量少次的方式,确保浇透、浇匀。苗木生长后期应减少灌水量。雨季苗圃常出现湿涝灾害,应提前做好挖渠排洪工作,确保苗木周边不出现积水。灌水和雨水后及时除草松土。
2.2.2 施肥 花木速生期、开花期、幼果期对肥量的需求较大,应该补施速效肥,以利于苗木生长、开花及坐果。肥料宜选择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追肥主要采取行间沟施的方法,尿素结合灌水撒施或叶面喷施。
2.2.3 中耕除草 除草应遵循“除旱、除小、除了”的原则,均匀松土,主要清理苗木根际的草,避免出现伤苗、压苗现象。夏季草生长速度快,且很多杂草开花结籽,此时宜选择灭生性茎叶处理剂或土壤处理剂控制杂草生长。除草剂可选用百草枯、草甘膦等,其抑草期约为2~3个月。
3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使苗木成活率得到极大提升。今后,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继续加大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树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确保我国造林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裕民,郭美艳.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7(19):87.
[2] 张雪菲.分析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8):118.
[3] 陈艳辉,潘俊.解析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22):157.
[4] 薛英贵.浅谈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4(17):21.
关键词:造林技术;抗旱;套袋;覆膜;截杆;保水剂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1-0073-03
我国很多地区存在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在造林生产过程中,新苗木的根须发育不健全,经常因缺水而枯萎死亡。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和苗木成活率,保证荒漠化和沙化等土地的治理成效,对促进我国造林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抗旱造林技术的类型
1.1 套袋
在山地阳坡种植经济林和针叶林时,宜应用套袋造林技术提升造林效果。该技术可使袋内温湿度不发生变化,避免树苗含水量降低,从而加快新梢生长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苗木成活率提升25%。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将塑料袋膜制成器皿,其长度内径取决于树苗高度。经济林树苗高65 cm左右,针叶林树苗高40 cm左右。先在树苗根部以上位置套袋,将下部捆扎好后再种植。干旱期后解除扎口,将一部分套袋卷起,通风1周后将塑料袋取下。
1.2 覆膜
覆膜能够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提升土壤温湿度,从而优化树苗的生长环境。应用覆膜造林技术,可以提升树苗地茎直径,提高苗木存活率。结合树种与区域特征确定地膜宽度,生态林约为35 cm,经济林约为70 cm。在覆膜过程中应该沿着膜的一侧向中心方向剪开1条缝,开出凹形的树坑,适当低于地面并种植树苗。种植后将地膜盖好,确保树苗地径在地膜中心,用土填充地膜周边的缝隙。覆土宽度和厚度通常在4 cm左右。地膜与树苗根茎位置的覆土要适当加厚至6 cm左右。为确保湿度适宜,应把覆膜制造成倒立伞状,以便汇集雨水,让树苗获得充足水分。
1.3 保水剂
將保水剂施放到种植穴里再种植苗木,保水剂产生的凝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锁住水分,为幼苗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水剂造林技术能够降低至少一半的灌溉频率,让土壤有更强的保水能力。透气性能的改善能使硬质土壤得到有效调理,避免出现环境破坏、土壤干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造林定植的过程中,保水剂凝胶应尽量包住苗木根部,用量为500 g/株或者1 kg/m(沟渠)。保证覆土良好,防止保水剂受到阳光暴晒。
1.4 截杆
很多地区的树苗梢部木质化程度不高,种植后水分逐步降低,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受到影响,根系结构难以复原。一些地区属于多风气候,地面蒸发量极大,树苗水分代谢无法保持平衡,极易枯萎死亡。在造林生产中应用截杆造林技术,有利于控制水分蒸发,减少树苗地面部分的蒸腾作用,促使树苗地下根系发达。该技术一般用于有较强萌生能力的阔叶生态树种和灌木树种。对造林树种来说,若为经济类树种,则不用截杆,而是选择定杆方式。尤其是针叶树不能截杆,否则将限制树木生长。
应用截杆造林技术时,一般需截杆10~15 cm。山桃等树种要适当提升高度,通常截杆20~30 cm,以便让树苗有良好生长条件。截杆过程中,不能对树苗茎秆造成破坏和拉扯树苗。对于外露茎秆,应该保留2~3 cm的培土堆,以避免风干,并在幼苗顶出土后扒开土堆。
2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造林时间的选择
造林时间关系树苗的存活率,因此要从实际植被类型和土壤特征出发,科学选择造林时间。春夏两季雨水充足,土壤水分含量较大,苗木容易存活;秋季植物落叶腐坏,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利于提升植被存活率。选择造林时间时,必须将各个因素考虑在内。
造林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可采取水平沟整地措施,结合等高线深挖地。水平沟断层面尽量与梯形方向靠齐,宽度不能超过1 m,深度约0.5 m。沟长通常在3~6 m之间,水平沟之间的距离约为1.1~2.5 m。
2.2 苗木的管理
夏季苗木生长速度较快,对肥水需求也更大,同时容易出现杂草和滋生病虫害。这就要求苗木生产者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2.2.1 灌水与排水 夏季雨水充沛,容易集中降雨导致降雨量分配不均,引起旱涝等问题。进入干旱时期,要及时对苗木进行灌水,特别是在苗木速生期、苗木观花期和观果苗木幼果期。灌水应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选择多量少次的方式,确保浇透、浇匀。苗木生长后期应减少灌水量。雨季苗圃常出现湿涝灾害,应提前做好挖渠排洪工作,确保苗木周边不出现积水。灌水和雨水后及时除草松土。
2.2.2 施肥 花木速生期、开花期、幼果期对肥量的需求较大,应该补施速效肥,以利于苗木生长、开花及坐果。肥料宜选择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追肥主要采取行间沟施的方法,尿素结合灌水撒施或叶面喷施。
2.2.3 中耕除草 除草应遵循“除旱、除小、除了”的原则,均匀松土,主要清理苗木根际的草,避免出现伤苗、压苗现象。夏季草生长速度快,且很多杂草开花结籽,此时宜选择灭生性茎叶处理剂或土壤处理剂控制杂草生长。除草剂可选用百草枯、草甘膦等,其抑草期约为2~3个月。
3 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套袋、覆膜、截杆和施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使苗木成活率得到极大提升。今后,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继续加大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树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确保我国造林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裕民,郭美艳.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7(19):87.
[2] 张雪菲.分析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8):118.
[3] 陈艳辉,潘俊.解析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22):157.
[4] 薛英贵.浅谈造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