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小说《锁链》妙处有三:第一,依附玩鸟人生活,灵动可读;有一只传奇的鸟,造成一个巨大悬念。第二,作品并没有对这只鸟做神秘处理,而是让驯鸟人迅速解开谜底,形成一个完整而让人回味的叙事。第三,作品的结尾,以小搏大,看似不经意间触及社会转型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一只传奇的鸟,一旦明白底细,刹那间失去传奇色彩。驯鸟人使用特殊的方法,把锁链从鸟爪移到了鸟心。这种特殊的生理性训练方法,给予小鸟极大生存恐惧,使小鸟飞翔的天性被残酷地剥夺。但是,假如作家没有将飞翔天性剥夺与惊醒两个玩鸟人贯穿起来,那么,作品也仅仅是一个好玩的驯鸟细节。
微型小说是否能够反应世道人心,触及当下深沉的社会矛盾,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建立联系?《锁链》给了我们一个回答:题材并不奇特,选材并不重大,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由此,答案明确:微型小说同样可以反映重大的问题。《锁链》匠心独运之处还在于,作者通过个人的感受,触及了中国转型社会与千千万万个生命状态相关的人生选择问题:是在铁饭碗、大锅饭的体制中厮混一生,还是有可能摆脱束缚,在新的人生战场上去搏杀奋斗?
小说的好处,一向就是市井巷语,或用微言大义,或以通俗讲法,表明作家的立场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毫无疑问,共和国走过70年的历程,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契约关系、自由人生等等问題,前所未有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每一个人如何把自己的原创力发挥到最大,并由此汇集凝聚中华民族内在的创造力——传统的勤勉、智慧与用力用心——能够在新世纪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范围竞争之中,需要做出的重新抉择。
我们清楚,共和国70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局限在计划经济范围。计划经济或许有适应特殊时代的需求。改革开放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仅仅依赖计划经济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市场经济的元素。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去搏击风浪,去创造,去创新,去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时代转型就是要把人们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乃至一成不变的“舒适区”——计划经济体制内给剥离出来,让人们不但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有一个摆脱束缚、焕发自由创新力的机遇和平台。微型小说《锁链》在1000多字的篇幅中,深深地触及到当下这样一个问题。让我意外的是,作者惜墨如金,并没有对这一重大问题多有饶舌,而是在叙述奇特鸟事之后,直接解密,将重点放在结尾:玩鸟人的队伍中,有两个人再也不见了身影。奇特鸟事,居然让二人豁然开朗,幡然醒悟,开始了新的人生。
众所周知,微型小说常常在结尾会有一个逆转,这是常用的手法,久而久之,也容易成为一种套路。但《锁链》没有简单地重复逆转,而是不动声色地道出人生启迪。如此巧妙转折,让人与鸟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故事表层与心理深层交流互动,瞬间提升了作品境界。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弗罗姆,擅长以心理分析来研究文化与社会问题。他的著作《逃避自由》,对于现代人自由的双重意义展开透彻而深刻的分析——人类面对自由充满矛盾:既争取自由又逃避自由。逃避是因为恐惧与不安全感,而获得自由的方法是自我实现,是发挥自由个性;积极性的自由,在于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以此观照《锁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作品在极小的篇幅中,不但触及了重大的问题,而且给予读者极大的阐释空间,具有相当的思想容量。
简言之,《锁链》作者以小搏大,不经意触及社会转型关键问题,并以此奉献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一份特殊的观察报告。作品再次明确昭示:中国文学一向具有人生关怀以及触及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一传统不但在中国文学的千年历程中发挥着作用,而且也在今天微型小说这种文体中魅力不减,光彩熠熠。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一只传奇的鸟,一旦明白底细,刹那间失去传奇色彩。驯鸟人使用特殊的方法,把锁链从鸟爪移到了鸟心。这种特殊的生理性训练方法,给予小鸟极大生存恐惧,使小鸟飞翔的天性被残酷地剥夺。但是,假如作家没有将飞翔天性剥夺与惊醒两个玩鸟人贯穿起来,那么,作品也仅仅是一个好玩的驯鸟细节。
微型小说是否能够反应世道人心,触及当下深沉的社会矛盾,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建立联系?《锁链》给了我们一个回答:题材并不奇特,选材并不重大,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由此,答案明确:微型小说同样可以反映重大的问题。《锁链》匠心独运之处还在于,作者通过个人的感受,触及了中国转型社会与千千万万个生命状态相关的人生选择问题:是在铁饭碗、大锅饭的体制中厮混一生,还是有可能摆脱束缚,在新的人生战场上去搏杀奋斗?
小说的好处,一向就是市井巷语,或用微言大义,或以通俗讲法,表明作家的立场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毫无疑问,共和国走过70年的历程,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契约关系、自由人生等等问題,前所未有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每一个人如何把自己的原创力发挥到最大,并由此汇集凝聚中华民族内在的创造力——传统的勤勉、智慧与用力用心——能够在新世纪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范围竞争之中,需要做出的重新抉择。
我们清楚,共和国70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局限在计划经济范围。计划经济或许有适应特殊时代的需求。改革开放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仅仅依赖计划经济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市场经济的元素。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去搏击风浪,去创造,去创新,去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时代转型就是要把人们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乃至一成不变的“舒适区”——计划经济体制内给剥离出来,让人们不但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有一个摆脱束缚、焕发自由创新力的机遇和平台。微型小说《锁链》在1000多字的篇幅中,深深地触及到当下这样一个问题。让我意外的是,作者惜墨如金,并没有对这一重大问题多有饶舌,而是在叙述奇特鸟事之后,直接解密,将重点放在结尾:玩鸟人的队伍中,有两个人再也不见了身影。奇特鸟事,居然让二人豁然开朗,幡然醒悟,开始了新的人生。
众所周知,微型小说常常在结尾会有一个逆转,这是常用的手法,久而久之,也容易成为一种套路。但《锁链》没有简单地重复逆转,而是不动声色地道出人生启迪。如此巧妙转折,让人与鸟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故事表层与心理深层交流互动,瞬间提升了作品境界。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弗罗姆,擅长以心理分析来研究文化与社会问题。他的著作《逃避自由》,对于现代人自由的双重意义展开透彻而深刻的分析——人类面对自由充满矛盾:既争取自由又逃避自由。逃避是因为恐惧与不安全感,而获得自由的方法是自我实现,是发挥自由个性;积极性的自由,在于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以此观照《锁链》,我们可以发现这篇作品在极小的篇幅中,不但触及了重大的问题,而且给予读者极大的阐释空间,具有相当的思想容量。
简言之,《锁链》作者以小搏大,不经意触及社会转型关键问题,并以此奉献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一份特殊的观察报告。作品再次明确昭示:中国文学一向具有人生关怀以及触及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一传统不但在中国文学的千年历程中发挥着作用,而且也在今天微型小说这种文体中魅力不减,光彩熠熠。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