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青萍的绘画有蒙克癫狂呐喊的表现性,有德库宁女性肉体的生命张力,有巴塞利兹倒立世界的恢宏气度,有基弗历史风景的悲剧感。
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的女画家李青萍,1946年因为政治风波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创作生涯被迫中断长达30余年,于80年代逐步恢复创作,先后有《面具》、《富士山系列》、《弋-1》等大量佳作,为艺术终身未嫁。1943年,32岁的李青萍曾在苏州举办个展。70年后,足以展示李青萍一生艺术创作的苏州美术馆开展“李青萍艺术展”,代她重返苏州。本次展览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主办、李青萍艺术研究会承办,共72幅作品,展至2013年2月28日。
近些年来,李青萍和她作品的价值才在美术界被认知和推崇。“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在有生之年,李青萍没有听到过这些溢美之词,甚至她的艺术成就并未有多少人知晓。
李青萍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江陵县文化局老领导黄德泽回忆起帮李青萍办画展的经历都十分动情。黄德泽介绍,李青萍1932年进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图音系,在汪亚尘、周碧初、吴恒勤、陈抱一等大师的指导下接触西方印象派美术,作画不辍,活跃于马来半岛艺术界。1942年春,李青萍在太平洋战乱中回国,先后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苏州以及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可惜的是,我们多方寻找史料和档案,都没有能够知道她当年是在苏州什么地方举办画展的。”李青萍绘画的现代性属于三四十年代奠定现代艺术的根基,是遮蔽在新中国“文革”阴影里的一个极其例外的孤独探索者。
苦难与成全
从一幅上海美专西画系师生与人体女模特儿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西风东渐,女性走出封建束缚的时代。照片中的女生站在人体模特儿旁边,共有7位,几近一半。可以想见,李青萍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接受了充分而自由的西画教育。她的艺术,与1930年代上海的决澜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艺术家们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
她的命运,也和这些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一样,自抗战起就发生了逆转,在整个20世纪的中后期,一直处于一种被抑制的边缘化状态。李青萍一生多半辛酸,数载寒窗,辗转漂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身不由己多次被卷入漩涡,1946年起,她背负“汉奸”、“重大特务嫌疑”、“现行破坏”等罪名几次入狱,到1958年更是被列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平反。李青萍的艺术之路,如此坎坷艰难,除了她个人的原因,也有着无法超越的时代宿命。
真正使人惊讶的在于,这位年愈古稀的画家在与艺术隔绝了30多年后,创作出如此众多的精彩之作。李青萍的不幸与苦难,既毁了她的艺术,也成全了她的艺术。她说,“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多宽,有多深,他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
若李青萍并未遇到后半生的磨难,凭着她年轻时的人际关系和艺术锋芒,以后的艺术成就难以估量。我们不能回避李青萍罹患的精神疾病,及她在这30年间生活在自己的梦魇、幻觉、癔游那些完全属于主观精神的心理时空。但她也是幸运的,在与世隔绝后碰上了蓬勃变革美术的浪潮——“85新潮”,开始思考人性解放后对自我的认同。
李青萍的绘画有蒙克癫狂呐喊的表现性,有德库宁女性肉体的生命张力,有巴塞利兹倒立世界的恢宏气度,有基弗历史风景的悲剧感。不过,她的这些个体精神体验所赋予的艺术创造的独特性,也无不渗透着荆楚文化的浪漫和诡谲,流露出中国书画特有的意写与抒情的文化质感。
如盐入水,有味无痕
从题材上看,李青萍的画大致可分为人物、风景、花卉、抽象和图案五类。由于在武昌艺专和上海新华美专的西式教育,她早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印象主义特点,其中写生的因素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印度的泼彩画、中国的石窟壁画都是她早年为之倾倒的艺术形式。因此在与世隔绝30年后,虽然赶上了85新潮,李青萍的绘画仍停留在三四十年代。
历史给了她这样一个契机,使她积郁和扭曲了多年的艺术幻觉得以表现。她在极其困境中独创了属于中国式的现代油画“泼彩”技法,以婉约松动的笔触和千变万化的肌理见长。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水粉画在作画的程序上有着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她往往用玫瑰红或紫罗兰这类极难覆盖的颜色起轮廓或作底,并喜爱在深色的背景上用白色来勾勒形象,因而,在她的画面上常常会出现不少为一般画家忌讳的“翻色”效果。
这种艺术上的红与黑构成了巨大的冲突性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与她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有关,激烈的红与黑的交织,也寓意着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例如作于1980年代的《生命之海》、1984年的《呐喊》,作于1990年代末期的《癔》、《伶仃洋梦幻系列之二》、《来去匆匆》等作品。黄德泽认为:“美丽的红色成了李青萍精神世界的图腾,在她献身绘画事业的半个多世纪里,这种对红色的崇拜与感悟,始终贯穿于她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情趣,她敢于运用原色的红来描绘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些在画面上随手涂抹的一处瑰丽的红色,总能强烈地冲撞读者的心扉。”
无论是其早年的《故乡风光》、《南洋风情》、《旧时记忆》系列,还是晚年《泼彩图像》、《天地生命》系列作品,在追寻和谐的诗意中,以看似“狂暴”的色彩力度走向纯粹,更多触及了内心感受。虽然她的作品,有一些显示出某种急就章式的快速与激情,似乎少一些沉稳的推敲和修饰,但其中的率真品质难能可贵。从作品的数量来看,1986年至1988年,和1990年至1992年是李青萍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基本上以水粉画为主。1996年以后,李青萍油画作品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以浑厚老辣的表现力见长,显出她性格中刚毅的一面。
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的女画家李青萍,1946年因为政治风波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创作生涯被迫中断长达30余年,于80年代逐步恢复创作,先后有《面具》、《富士山系列》、《弋-1》等大量佳作,为艺术终身未嫁。1943年,32岁的李青萍曾在苏州举办个展。70年后,足以展示李青萍一生艺术创作的苏州美术馆开展“李青萍艺术展”,代她重返苏州。本次展览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主办、李青萍艺术研究会承办,共72幅作品,展至2013年2月28日。
近些年来,李青萍和她作品的价值才在美术界被认知和推崇。“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在有生之年,李青萍没有听到过这些溢美之词,甚至她的艺术成就并未有多少人知晓。
李青萍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江陵县文化局老领导黄德泽回忆起帮李青萍办画展的经历都十分动情。黄德泽介绍,李青萍1932年进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图音系,在汪亚尘、周碧初、吴恒勤、陈抱一等大师的指导下接触西方印象派美术,作画不辍,活跃于马来半岛艺术界。1942年春,李青萍在太平洋战乱中回国,先后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苏州以及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可惜的是,我们多方寻找史料和档案,都没有能够知道她当年是在苏州什么地方举办画展的。”李青萍绘画的现代性属于三四十年代奠定现代艺术的根基,是遮蔽在新中国“文革”阴影里的一个极其例外的孤独探索者。
苦难与成全
从一幅上海美专西画系师生与人体女模特儿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西风东渐,女性走出封建束缚的时代。照片中的女生站在人体模特儿旁边,共有7位,几近一半。可以想见,李青萍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接受了充分而自由的西画教育。她的艺术,与1930年代上海的决澜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的艺术家们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
她的命运,也和这些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一样,自抗战起就发生了逆转,在整个20世纪的中后期,一直处于一种被抑制的边缘化状态。李青萍一生多半辛酸,数载寒窗,辗转漂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她身不由己多次被卷入漩涡,1946年起,她背负“汉奸”、“重大特务嫌疑”、“现行破坏”等罪名几次入狱,到1958年更是被列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平反。李青萍的艺术之路,如此坎坷艰难,除了她个人的原因,也有着无法超越的时代宿命。
真正使人惊讶的在于,这位年愈古稀的画家在与艺术隔绝了30多年后,创作出如此众多的精彩之作。李青萍的不幸与苦难,既毁了她的艺术,也成全了她的艺术。她说,“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多宽,有多深,他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
若李青萍并未遇到后半生的磨难,凭着她年轻时的人际关系和艺术锋芒,以后的艺术成就难以估量。我们不能回避李青萍罹患的精神疾病,及她在这30年间生活在自己的梦魇、幻觉、癔游那些完全属于主观精神的心理时空。但她也是幸运的,在与世隔绝后碰上了蓬勃变革美术的浪潮——“85新潮”,开始思考人性解放后对自我的认同。
李青萍的绘画有蒙克癫狂呐喊的表现性,有德库宁女性肉体的生命张力,有巴塞利兹倒立世界的恢宏气度,有基弗历史风景的悲剧感。不过,她的这些个体精神体验所赋予的艺术创造的独特性,也无不渗透着荆楚文化的浪漫和诡谲,流露出中国书画特有的意写与抒情的文化质感。
如盐入水,有味无痕
从题材上看,李青萍的画大致可分为人物、风景、花卉、抽象和图案五类。由于在武昌艺专和上海新华美专的西式教育,她早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印象主义特点,其中写生的因素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印度的泼彩画、中国的石窟壁画都是她早年为之倾倒的艺术形式。因此在与世隔绝30年后,虽然赶上了85新潮,李青萍的绘画仍停留在三四十年代。
历史给了她这样一个契机,使她积郁和扭曲了多年的艺术幻觉得以表现。她在极其困境中独创了属于中国式的现代油画“泼彩”技法,以婉约松动的笔触和千变万化的肌理见长。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水粉画在作画的程序上有着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她往往用玫瑰红或紫罗兰这类极难覆盖的颜色起轮廓或作底,并喜爱在深色的背景上用白色来勾勒形象,因而,在她的画面上常常会出现不少为一般画家忌讳的“翻色”效果。
这种艺术上的红与黑构成了巨大的冲突性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与她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有关,激烈的红与黑的交织,也寓意着光明与黑暗的冲突。例如作于1980年代的《生命之海》、1984年的《呐喊》,作于1990年代末期的《癔》、《伶仃洋梦幻系列之二》、《来去匆匆》等作品。黄德泽认为:“美丽的红色成了李青萍精神世界的图腾,在她献身绘画事业的半个多世纪里,这种对红色的崇拜与感悟,始终贯穿于她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情趣,她敢于运用原色的红来描绘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些在画面上随手涂抹的一处瑰丽的红色,总能强烈地冲撞读者的心扉。”
无论是其早年的《故乡风光》、《南洋风情》、《旧时记忆》系列,还是晚年《泼彩图像》、《天地生命》系列作品,在追寻和谐的诗意中,以看似“狂暴”的色彩力度走向纯粹,更多触及了内心感受。虽然她的作品,有一些显示出某种急就章式的快速与激情,似乎少一些沉稳的推敲和修饰,但其中的率真品质难能可贵。从作品的数量来看,1986年至1988年,和1990年至1992年是李青萍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基本上以水粉画为主。1996年以后,李青萍油画作品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以浑厚老辣的表现力见长,显出她性格中刚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