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把欲望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超前满足是一种愚蠢行为,超量满足过于浪费。好的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通过等待而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他在每个4岁左右的孩子桌前都放了两颗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如果现在吃,只能吃到一颗糖。如果能坚持20分钟等我回来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糖。”实验中有一部分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桌子上的糖,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通过唱歌、做游戏、睡觉等活动克服了冲动,经受住了诱惑,最后如愿得到了两颗糖。后来人们把这种延迟满足效应称之为“糖果效应”。
心理学家后来通过跟踪这些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后发现:那些在4岁左右能抵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成绩明显比较好,他们自信、独立,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而那些抵制不住一颗糖诱惑的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冲动不计后果,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惯着、宠着,有求必应,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任性与急性子的性格,时常控制不住情绪。如果没有获得满足,就开始撒泼、打滚、发脾气。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缺少一种“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不会等待。那怎样让孩子学会等待呢?
一、给孩子一点挫折,让孩子学会等待
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想要什么就会满足你什么。有的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等待一些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比如:孩子想当“值日生”,在家长眼里,“值日生”不算什么,可在孩子眼里,“值日生”就是老师的“小帮手”,相当于“小老师”,孩子们都争着想当“值日生”,我就给孩子们定要求:如果在本周能获得三朵小红花,在下周就可以当“值日生”。三朵小红花代表不同的习惯:文明礼貌、讲卫生、会谦让。孩子们面对着“值日生”的诱惑,就会在本周一边努力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边等待着。这种通过努力、等待而获得的“值日生”,会让孩子倍感珍惜、倍感幸福。
二、信守承诺,让孩子知道等待是值得的
我们成人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到玩具店买玩具,孩子看中了一件心爱的玩具,玩具的价格有点昂贵,可家长又没带多的钱,面对孩子非买不可,怎么办?我们可以给她以承诺:“宝贝,因为我钱不够,等几天,等爸爸妈妈拿到了工资就给你买,如果你不能等,要现在买,爸爸妈妈的钱就只够买旁边那个小的玩具,你自己选择。”孩子听了虽然有些不愿意,但看你态度坚决,不可能即时满足,权衡再三,他们就会答应父母的要求,期待着,期待着父母发工资的那一天。这种迟到的收获,更能令孩子欣喜若狂。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成人只要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要信守承诺,让孩子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这种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拒绝和暂时拒绝而“大动干戈”,也能抵制眼前的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三、在“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学会等待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让孩子多玩规则性的情景游戏。比如:在玩“送信”的语言游戏中,人人都相当“邮递员”。而游戏规则是:儿歌念完,邮递员的信送给谁,谁就来当下一个送信的邮递员。孩子们就会在这个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一边游戏一边等待着自己是下一个邮递员。这种在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等待的孩子,才能把等待变成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情感满足。
其实,等待无处不在,在成人社会中:去银行要等待,上厕所要等待,去超市购物要等待……而幼儿园是个小社会,也充满着等待:喝水要等待,盥洗要等待,离园要等待……等待是伴随人终生最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幼稚走向成熟、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在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孩子学会等待,让等待成为孩子的必修课。
心理学家后来通过跟踪这些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后发现:那些在4岁左右能抵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成绩明显比较好,他们自信、独立,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而那些抵制不住一颗糖诱惑的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冲动不计后果,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惯着、宠着,有求必应,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任性与急性子的性格,时常控制不住情绪。如果没有获得满足,就开始撒泼、打滚、发脾气。父母的爱和关注把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缺少一种“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不会等待。那怎样让孩子学会等待呢?
一、给孩子一点挫折,让孩子学会等待
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想要什么就会满足你什么。有的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等待一些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比如:孩子想当“值日生”,在家长眼里,“值日生”不算什么,可在孩子眼里,“值日生”就是老师的“小帮手”,相当于“小老师”,孩子们都争着想当“值日生”,我就给孩子们定要求:如果在本周能获得三朵小红花,在下周就可以当“值日生”。三朵小红花代表不同的习惯:文明礼貌、讲卫生、会谦让。孩子们面对着“值日生”的诱惑,就会在本周一边努力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一边等待着。这种通过努力、等待而获得的“值日生”,会让孩子倍感珍惜、倍感幸福。
二、信守承诺,让孩子知道等待是值得的
我们成人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到玩具店买玩具,孩子看中了一件心爱的玩具,玩具的价格有点昂贵,可家长又没带多的钱,面对孩子非买不可,怎么办?我们可以给她以承诺:“宝贝,因为我钱不够,等几天,等爸爸妈妈拿到了工资就给你买,如果你不能等,要现在买,爸爸妈妈的钱就只够买旁边那个小的玩具,你自己选择。”孩子听了虽然有些不愿意,但看你态度坚决,不可能即时满足,权衡再三,他们就会答应父母的要求,期待着,期待着父母发工资的那一天。这种迟到的收获,更能令孩子欣喜若狂。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成人只要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要信守承诺,让孩子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这种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能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拒绝和暂时拒绝而“大动干戈”,也能抵制眼前的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
三、在“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学会等待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让孩子多玩规则性的情景游戏。比如:在玩“送信”的语言游戏中,人人都相当“邮递员”。而游戏规则是:儿歌念完,邮递员的信送给谁,谁就来当下一个送信的邮递员。孩子们就会在这个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一边游戏一边等待着自己是下一个邮递员。这种在规则性的情景游戏中等待的孩子,才能把等待变成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情感满足。
其实,等待无处不在,在成人社会中:去银行要等待,上厕所要等待,去超市购物要等待……而幼儿园是个小社会,也充满着等待:喝水要等待,盥洗要等待,离园要等待……等待是伴随人终生最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幼稚走向成熟、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在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孩子学会等待,让等待成为孩子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