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现浇形式,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现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极易产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结构优良,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本文从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探讨了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浇筑;建筑主体
Abstract: at pres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commodity concrete cast-in-situ concrete construction fo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s easy to produce some quality common fault in cast-in-s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fluence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good, so you must do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ast-in-s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main bod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cast-in-situ concrete; Casting; Building main body
中图分类号:[TQ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1、混凝土水泥:选用大厂生产的优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在425级以上。
2、骨料:选择级配良好、洁净的河砂及卵石。粗骨料选择5-30mm的河卵石,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河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小于1.0%。
3、配合比: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泌水性、坍落度进行检查,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5、外掺剂:为保证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不能采用增加用水量的方法,可使用一定量的减水剂。为抵抗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缩,选用U型膨胀剂。如果工作面过大,施工缝的搭接时间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中还需掺入适量的缓凝剂。
6、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检查搅拌和振捣机械、计量用具、运输工具、防冻防雨措施、照明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实际性能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各种计量、控制设备是否准确灵活。
二、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要想控制好浇筑混凝成型质量,首先应控制好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由于混凝土外墙门窗偏差带来的整改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本工程中特别强调对于洞口的偏差10mm内,并特别检查洞口在外墙面的上下口偏移要求吊通线控制在20mm内。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模板安装各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模板检查时重点控制以下几点:(1)模板的标高,应根据原复核的水准点转测至各栋号,用钢尺进行复核。(2)轴线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依据规划给出控制线复核施工现场内建立的控制线。根据场内控制线引测楼层轴线,放线时对轴线进行复核,经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各房间尺寸的放线。以轴线、设计图纸为依据对楼层内墙柱等位置进行检查确认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3)按照设计图纸检查墙、柱、门窗洞口尺寸检查墙、柱的垂直度。
三、搅拌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1.5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0.85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四、浇筑的一般质量控制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简、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五、浇筑的分类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筑的种类及其浇筑质量等问题。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筑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
1、柱的混凝土浇筑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时振捣棒不得碰动钢筋;柱高在3m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层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缝严并箍牢。柱子浇筑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毕,如有间歇,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柱子浇筑完后,应停歇1.0~1.5h,使混凝土初步沉實,再继续浇筑上部梁、板。
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对肋形梁板的梁、板应同时进行,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做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底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留在板底一下2~3cm处。浇筑时应从大截面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都应先振实后下料,梁底与梁帮部位要充分振实,并避免碰动钢筋。
3、浇筑柱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宜用小直径的振动棒从梁的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入梁端振捣,必要时,可辅以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
4、浇筑楼板(屋盖)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抹子压实抹平。浇筑悬臂板时,应注意不使上部负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即将钢筋提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
5、墙体浇筑应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墙体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搓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搓严密。 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混凝土墙体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结束语
为保证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但要抓好原材料与设备控制,而且要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特别是对浇筑过程特别关注,从而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建筑主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玉选,周燕.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08(13).
[2] 张磊,鲁企造.浅谈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J].科技资讯,2009,(20).
[3] 马平均.防渗墙混凝土浇筑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12).
[4] 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浇筑;建筑主体
Abstract: at pres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commodity concrete cast-in-situ concrete construction fo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is easy to produce some quality common fault in cast-in-s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fluence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is good, so you must do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ast-in-s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main bod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of quality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cast-in-situ concrete; Casting; Building main body
中图分类号:[TQ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1、混凝土水泥:选用大厂生产的优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在425级以上。
2、骨料:选择级配良好、洁净的河砂及卵石。粗骨料选择5-30mm的河卵石,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河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小于1.0%。
3、配合比: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泌水性、坍落度进行检查,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5、外掺剂:为保证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不能采用增加用水量的方法,可使用一定量的减水剂。为抵抗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缩,选用U型膨胀剂。如果工作面过大,施工缝的搭接时间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中还需掺入适量的缓凝剂。
6、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检查搅拌和振捣机械、计量用具、运输工具、防冻防雨措施、照明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实际性能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各种计量、控制设备是否准确灵活。
二、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要想控制好浇筑混凝成型质量,首先应控制好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由于混凝土外墙门窗偏差带来的整改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本工程中特别强调对于洞口的偏差10mm内,并特别检查洞口在外墙面的上下口偏移要求吊通线控制在20mm内。在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模板安装各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模板检查时重点控制以下几点:(1)模板的标高,应根据原复核的水准点转测至各栋号,用钢尺进行复核。(2)轴线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依据规划给出控制线复核施工现场内建立的控制线。根据场内控制线引测楼层轴线,放线时对轴线进行复核,经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各房间尺寸的放线。以轴线、设计图纸为依据对楼层内墙柱等位置进行检查确认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3)按照设计图纸检查墙、柱、门窗洞口尺寸检查墙、柱的垂直度。
三、搅拌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搅拌,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成骨料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过程的控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搅拌时间适中,若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还不均匀,强度及和易性将下降;若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会使不坚硬的粗骨料,在大容量搅拌机中因脱角、破碎等影响混凝土质量。其中如果用自落式搅拌机,时间搅拌在90~250s以内,如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间控制在60~200s以内,采用搅拌机容量越大,则搅拌时间较长的原则。其次,采用二次投料法代替一次投料法,强度可提高约15%,可省水泥15%~20%。其中预拌水泥浆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净浆后,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成混凝土;或用预拌水泥砂浆法:先将水泥、砂、水加入搅拌筒内进行充分搅拌,成为均匀的水泥砂浆后,再加入石子搅拌成为均匀的混凝土。第三,进料容量控制为出料容量的1.5倍左右,且是搅拌机械的0.85倍。因为进料容量超过规定容量的10%以上,就会使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反之,装料过少,则又不能充分发挥搅拌机的效能。
四、浇筑的一般质量控制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简、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五、浇筑的分类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而言,其需要注意浇筑的种类及其浇筑质量等问题。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浇筑顺序,根据核心筒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浇筑依次进行施工。
1、柱的混凝土浇筑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时振捣棒不得碰动钢筋;柱高在3m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层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缝严并箍牢。柱子浇筑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毕,如有间歇,施工缝应留在主梁下面。柱子浇筑完后,应停歇1.0~1.5h,使混凝土初步沉實,再继续浇筑上部梁、板。
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对肋形梁板的梁、板应同时进行,浇筑时应顺次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做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底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留在板底一下2~3cm处。浇筑时应从大截面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都应先振实后下料,梁底与梁帮部位要充分振实,并避免碰动钢筋。
3、浇筑柱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宜用小直径的振动棒从梁的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入梁端振捣,必要时,可辅以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人工配合捣固。
4、浇筑楼板(屋盖)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抹子压实抹平。浇筑悬臂板时,应注意不使上部负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即将钢筋提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
5、墙体浇筑应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墙体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搓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搓严密。 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混凝土墙体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结束语
为保证建筑主体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应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但要抓好原材料与设备控制,而且要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重点,特别是对浇筑过程特别关注,从而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建筑主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玉选,周燕.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甘肃科技.2008(13).
[2] 张磊,鲁企造.浅谈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J].科技资讯,2009,(20).
[3] 马平均.防渗墙混凝土浇筑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12).
[4] 徐有邻,顾祥林.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