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具备绿色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天然优势,但发展不足仍是最大实际。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是解决好生态与发展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用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构建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五大体系”,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宁夏新篇章。
打造绿色产业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挡“四大工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积极构建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建设沿黄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实好“科技支宁”东西部协作项目,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传统产业,推动现代煤化工走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路子,提高绿色清洁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实施“互联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行动,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加快西部云基地建设,打造新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现代纺织四个500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依托国家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把发展生态农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优质粮食和现代畜牧、酿酒葡萄、枸杞、瓜菜等特色产业,提升品质、打响品牌、拓展市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把宁夏绿色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高起点谋划现代服务业布局。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推动以全域旅游为龙头,以现代物流、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逐渐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不断提升现代服务层次和水平,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
拓展生态空间 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优化空间布局。发挥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引领作用,综合协调资源环境承载力、产业布局、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不断巩固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重点的“三山”生態安全屏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沙则沙,保护好“三大生态系统”。突出绿网提升、农田保护、湿地恢复,推进北部平原绿洲生态系统建设;突出草原生态保护、禁牧封育、防沙治沙,推进中部干旱带荒漠生态系统建设;突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蓄洪,推进南部山区绿岛生态系统建设,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能力。
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城乡绿化美化、全民义务植树等行动,大面积推进人工造林增绿提质增效。争取将现有林地全部纳入国家“天保工程”补偿范围,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让生态环境绿起来、美起来,进一步提高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污染治理 构建环境治理体系
实施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以治理大气污染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控煤治气减尘”,坚持联防联控,有效防治雾霾和重污染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以保护黄河母亲河为重点,落实五级河长制,综合整治入黄排水沟、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让黄河“母亲河”永远健康。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业固废处置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控重大环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和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严厉打击偷排超排和无证排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抓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保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自治区环保督查制度,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生态环保综合执法,让环保监察执法硬起来、强起来。
注重改革创新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工作协调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强化考核问责,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市、县(区)GDP考核,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及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划定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保护区域和范围,把红线落实到山头地块,用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底线。
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争取建立六盘山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市、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争取六盘山国家公园试点。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落实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与东部省区、援宁省市和国家部委进一步深化绿色产业发展合作。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绿色产业发展,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树立法治思维,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环境法规标准,制定完善促进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法规。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制度,研究制定新进项目环保负面清单,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强化对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与管理。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加大环境污染犯罪打击力度。
倡导绿色文明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地位,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至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工程建设、人民生活和政府监管等方面,不断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战略地位和绿色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职工培训、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各种生态文化活动,让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拒绝污染等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制定促进绿色生活、出行、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抵制和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G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章 立
打造绿色产业 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挡“四大工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积极构建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快建设沿黄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实好“科技支宁”东西部协作项目,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传统产业,推动现代煤化工走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路子,提高绿色清洁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实施“互联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行动,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加快西部云基地建设,打造新材料、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现代纺织四个500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依托国家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把发展生态农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优质粮食和现代畜牧、酿酒葡萄、枸杞、瓜菜等特色产业,提升品质、打响品牌、拓展市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把宁夏绿色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高起点谋划现代服务业布局。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推动以全域旅游为龙头,以现代物流、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逐渐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不断提升现代服务层次和水平,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发展新动能。
拓展生态空间 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优化空间布局。发挥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引领作用,综合协调资源环境承载力、产业布局、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深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不断巩固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重点的“三山”生態安全屏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沙则沙,保护好“三大生态系统”。突出绿网提升、农田保护、湿地恢复,推进北部平原绿洲生态系统建设;突出草原生态保护、禁牧封育、防沙治沙,推进中部干旱带荒漠生态系统建设;突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蓄洪,推进南部山区绿岛生态系统建设,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能力。
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城乡绿化美化、全民义务植树等行动,大面积推进人工造林增绿提质增效。争取将现有林地全部纳入国家“天保工程”补偿范围,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让生态环境绿起来、美起来,进一步提高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污染治理 构建环境治理体系
实施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以治理大气污染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控煤治气减尘”,坚持联防联控,有效防治雾霾和重污染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以保护黄河母亲河为重点,落实五级河长制,综合整治入黄排水沟、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让黄河“母亲河”永远健康。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业固废处置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控重大环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和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严厉打击偷排超排和无证排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抓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环保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落实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自治区环保督查制度,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探索生态环保综合执法,让环保监察执法硬起来、强起来。
注重改革创新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工作协调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强化考核问责,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市、县(区)GDP考核,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及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划定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保护区域和范围,把红线落实到山头地块,用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底线。
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争取建立六盘山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市、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争取六盘山国家公园试点。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开展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落实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制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与东部省区、援宁省市和国家部委进一步深化绿色产业发展合作。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各类主体投入绿色产业发展,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树立法治思维,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环境法规标准,制定完善促进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法规。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制度,研究制定新进项目环保负面清单,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强化对生态系统的综合保护与管理。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加大环境污染犯罪打击力度。
倡导绿色文明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地位,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至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工程建设、人民生活和政府监管等方面,不断增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战略地位和绿色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职工培训、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各种生态文化活动,让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拒绝污染等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制定促进绿色生活、出行、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抵制和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G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