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青”汉字“静靖靛綪请靓”源义考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凡青之属皆从青”①或“凡从青取义的字皆与颜色等义有关”②,并非尽然。形位“青”的汉字“静靖靛綪请靓”,源义都从“争”,其声有的从“青”,但其义与“青”却关联甚微。“静靛”仅以“青”作义符,“靖请靓綪”仅以“青”作声符,都“从静省”,其义都“从争”,并非从“青取义”,更与“颜色”无关。它们有的从语音上变音别义,也有的从语法上变性别义,从而形成以“争”为源义的汉语系列同族词。
  
  一、静靖
  
  《说文》“静,祥审也。从青,争声”,有误。考察“静”之古文得知:“静,从青争,青亦声”,是形声兼会意字。“静”字右边“争”(“二爫引丿”),于省吾先生释为“用绳索之萦绕”,是“糸爭 的初文”③。 “静”就是“用绳索编栅栏将井围住”④,以求其安全。这里有古遗迹为证:河姆渡的木构井由200余根桩木、长圆木构成,外围成一圆形栅栏桩,内是边长2米、深1.35米的方形竖井,大体由排列的桩木、圆木套接成方框。⑤这正符合“静”的造字义。
  为何要将“井”围住呢?《易·井卦》:“改邑不改井。”疏:“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井。”原来是确保“汲水之安全”,还保证井水的清洁。故,“静者,安也。”《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传:“静,安也。”《卫风·氓》:“静言思之。”笺:“静,安也。”《国语·晋语八》:“宵静女德。”注:“静,安也。”《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注:“静,安也。”《淮南子·本经》:“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注:“静,宁也。”
  《说文》:“靖,立竫也。从立,青声。”段注:“谓立容安竫也。”朱骏声曰:“与竫略同。”《广雅·释诂一》:“靖,安也。”《诗经·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朱注:“靖,与静同。”《韩诗外传卷七》作:“靖恭尔位”,《春秋繁露·祭义》作“静共尔位”。菀柳:“俾予靖之。”朱注:“靖,定也。”《周颂·昊天有成命》:“肆其靖之。”朱注:“靖,安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既防溢而靖志兮。”旧注:“靖,静也。”静靖同音同源⑥。
  王力先生认为“静靖同音同源”是对的,但“靖”字义到底是什么?
  先贤认为“靖”与“与竫略同”,其理据不明显。《说文》:“竫,亭安也。从立,争声。”段注:“亭者,民所安定也,故安定曰亭安。凡安静字宜作竫,静假借字也。”《吕氏春秋·贵因》:“秦越远涂也,竫立安坐而至者,因其械。”《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段注:“《风俗通》曰:‘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谓居民于是备盗贼。行旅于是止宿也。”《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徐铉校录:“大,人也;一,地也。会意。”林义光《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饶炯部首订:“立者,两足丽地,无所偏倚,义与行对。”远古的“亭”都是用树和草搭盖起来的,当然是要用绳索捆绑。所以说,这里只是训释“竫”的引申义,即“安”,并没有训释出“竫”的字义。“竫”应该是“从立,从争”,字义就是“人站立于有绳索萦绕(之处)”。
  先贤认为“靖,与静同”,可以找到理据。《说文》“靖,立竫也”有伪,应为:“靖,安也。从立,从静省,青声。”形声兼会意字。其字义即“人站立于有绳索萦绕(之处)”。
  故,静靖同源,安也。
  
  二、靛綪
  
  靛,靛青,也叫蓝靛,用蓼蓝叶泡水调和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蓼蓝是一种叶子可提炼青色染料的草本植物。蓝草(蓼蓝、槐蓝等)是我国最早利用的一种植物染料。据《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启灌蓝蓼”,说明夏代已经开始种植蓝草了。蓝草中含有靛甙,经水浸渍以后可染织物。“有人推测,最初用蓝草染色,可能是把蓝草叶和织物揉在一起,蓝叶揉碎了,其液汁就浸入了染物。”⑦春秋以后,染色工艺改为“采用发酵法还原蓝靛成靛白,可以用预先制成的蓝泥(含有蓝靛)染青色。”⑧用这种方法染出来的织物呈深蓝色,色泽浓,牢度好,色相固定。《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青”,指的是这种由蓝草加工成靛蓝以后再进行浸染而染出的蓝色。
  所以,“靛,争也。从静省,从定亦声。”“靛”“从静省”,即“争”,亦即于省吾先生所释的“用绳索之萦绕”,在此应引申为“搓揉”。《说文》:“定,安也。从宀,从正。”徐锴系传:“定,安也。”《尔雅·释诂下》:“定,止也。”《玉篇·宀部》:“定,住也,息也。”《诗·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郑玄笺:“定,止也。我方守于北狄,未得止息。”《字汇·宀部》:“定,凝也。”那么,“靛”的字义就是“将织物和蓝草叶一起搓揉,使蓝草叶之色凝固于织物之上”。后来,凡“蓝草汁”(液体)或“蓝泥”(固体)用作染料的,都叫做靛。《改并四声篇海·青部》引《玉篇》:“靛,以蓝染也。”《本草纲目·草部·蓝靛》:“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干,谓之靛花。”黄侃《蕲春语》:“(靛)《集韵》:‘以蓝染也。’吾乡呼蓝草曰靛草;取其汁以瓦盛之,谓之靛。”
  《说文》“綪,赤缯也。从茜染,故谓之綪。从糸,青声”,有伪,应为:“綪,争也。从糸,从静省亦声。”“争”是“糸爭的初文”。《仪礼·士丧礼》:“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郑玄注:“綪,读为
  糸爭。糸爭,屈也。”《礼记·玉藻》:“齐则綪结佩而爵韦毕。”郑玄注:“綪,屈也。”《史记·楚世家》:“王綪缴阑台,饮马西河。”张守节正义:“郑玄云:綪,屈也。江、沔之间谓之萦,收绳索綪也。”所以,“綪”的字义就是:搓揉碎茜草使之色凝固于丝织品(白缯)之上。
  “綪”(zhēnɡ)所成之物是“綪”(qiàn),即“赤缯”。“赤缯是工艺之染色,既是赤色而谓之綪者,盖以茜染之,色虽赤,而不似火之烈也。”⑨《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杜预注:“綪茷大赤,取染草名也。”“茜”为红色染草名,染出的大红色称“綪”。
  这种情况,从语音上看,就是变音别义。从语法上看,就是词类的转换。
  
  三、请靓
  
  《说文》“请,谒也。从言,青声”有伪,应为:“请,从言,从静省形,青声。”
  《尔雅·释诂上》:“言,我也。”《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毛传:“言,我也。”《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郑玄笺:“言,我也。”《庄子·山木》:“回曰:‘敢问无受天损易。’仲尼曰:‘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泻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陆德明《释文》:“言,我也。”
  “请”从静省形的意义来自“静”右边的“争”。《说文》:“争,引也。”《集韵·准韵》:“引,导也。”《诗·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郑玄笺:“在前曰引,在旁曰翼。”《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注:引,导引,带领。⑩《吕氏春秋·重言》:“延之而上,分级而立。”注:“延,引也。”《广韵·劲韵》:“请,延请。”《汉书·孝宣许皇后传》:“(张)贺闻许啬夫有女,乃置酒请之。”
  《说文》“靓,召也。从见,青声”有伪,应为:“靓,从见,从静省形,青声。”王念孙疏证:“《史记》、《汉书》并通作请。”注:靓,召见,邀请。{11}《说文》:“见,视也。从儿,从目。”段玉裁注:“用目之人也,会意。”“见”甲骨文之形就是“人”。
  故,“我(言)引(人)谓之请,人(见)引(我)谓之靓。”即:“我往谒人谓之请,人来召我谓之靓(今人召我字,多以请为之)。”{12}
  
  四、结语
  
  (一)构词理据(motivation)是事物与现象获
  得名称的理由与根据,是事物与现象赖以得名的特征在词义构成中的体现。{13}以“青”作为形位构成的汉字,其源义从“争”,其声有的从“青”,但其义位相同:
  (1)静靖,安也。“引绳索围井以求其安谓之静”,“站立于围栏前以求其安谓之靖”。“静,安也。从青争,青亦声。”“靖,安也。从立,从静省,青声。”“静靖”其声都从“青”,相同的义位是“围栏”。
  (2)请靓,引。“我(言)引(人)谓之请,人(见)引(我)谓之靓。”(“我往谒人谓之请,人来召我谓之靓。”)“请靓”其声都从“青”,具有相同义位“人(我)”。
  (3)靛綪,争,即“糸爭”,搓揉。“搓揉蓝草使色凝固于织物谓之靛”,“搓揉茜草使色凝固于丝织品谓之綪”。“靛,争也。从静省,从定亦声。”“綪,争也。从糸,从静省亦声。”“靛” (从“定”)“綪”(从“青”)其声有异,义位相同:“搓揉草使色凝固于织物”。
  (二)从上面归纳可以看到,“凡青之属皆从
  青”或“凡从青取义的字皆与颜色等义有关”,并非尽然。“静靛”仅以“青”作义符,“靖请靓綪”仅以“青”作声符,它们都“从静省”,其义都“从争”,并非从“青取义”,更与“颜色”无关。
  (三)包含形位“青”的“静靖靛綪请靓”汉字,有的变音别义,也有的别义而没有变音,但其词性都发生了变化。如:
  “变音别义始于何时?周祖谟认为:“以余考之,一字两读,决非起于葛洪徐邈,推其本源,盖远自后汉始……”{14}“而变音别义在实际语言使用的时期,当如周法高等人所说,可以上溯到秦汉以前或更早的时代。”{15}由此,可以推论,上古早期,变音别义是其造词法之一。
  别义而变换词性,也是上古早期造词法之一。张博认为:上古汉语“名词性源词是先民赋予最初认知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名称,其读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当先民需要给新认知的事物命名时,可能会联想到另外一种与其有相似的事物,于是沿用相似事物的旧有名称指称该事物,这样就使旧名(即名词性源词)的意义发生引申乃至分化,从而孳生出新的名物词。后来,随着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能区分事物与对事物施与的动作,能区分事物本体与事物的特征,于是才由名物词意义较为抽象的动词和形容词。”{16}“在古汉语中,也有部分名动类转同族词的源流方向为‘动>名’,即由动词性源词转生出名词性的。”{17}
  (四)形位“青”到了小篆时代,有了比较系统的规整,以“青”的字符,形成的“静靖靛綪请靓”汉字,并非与“青”的源义或相关义相关,而是以“争”的源义及相关义为基础构成系列义衍系统词。“语言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弄清楚编码的理据。”{18}“研究词的理据,目的在于阐明事物或现象为什么获得这样或那样的名称,帮助我们认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词义演变和词义发展的规律。”{19}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5Z181
  
  注释
  ①许慎《说文解字》106页,中华书局,1963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325页,华夏出版社,2003
  ③于省吾《释争》,见《甲骨文字释林》90~91页,中华书局,1979
  ④戴吾三《“井”与井的起源》,见《汉字中的古代科技》1~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⑤浙江省文管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⑥王力《同源字典》336页,商务印书馆,1982
  ⑦杜石然、范楚玉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62页,科学出版社,1982。
  ⑧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⑨胡朴安《从文字学上考见古代辨色本能与染色技术》,《学林》1941年第3期
  ⑩{11}{12}徐中舒《汉语大字典》988、989、4048页,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89
   {13}{16}{17}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
  116、137~138、178~179页,商务印书馆,2003
   {14}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见《问学集》,中华书局,1966
  {15}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259页,商务印书馆,2003
  {18}徐通锵《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张永言《关于词的“内部形式”》,《语言研究》
  1981年第1期
  
   (通讯地址:438000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