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各校的办学评价标准不统一、德育工作效能差异、学科德育渗透弱化、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不够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性地建标准、立师德、抓学科、推模式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基础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受教育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加以分析,可针对性的正视问题,寻找出有效对策。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校的办学评价标准执行上存在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教育部主持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尽管要求是统一的,但在中小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改革的有效性其评价标准难以同步。导致在我省各地的具体执行存在一定的问题,地市(州)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存在差别;在学校内部,由于管理上德育教育资源配置、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学校考核制度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等因素影响,带来中小学工作效能的不同。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主体之间的德育工作效能上存在差异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多数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我省内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办学质量的比较,部分教师关注班级升学的人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带来了在现有考试制度下,其主要精力和努力方向放在了教研、教学排名和教学辅导上,仅仅是在公开课上我们能够看到新课改的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也使得少数学校在立德树人的效能上存在一定的弱化。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科的知识技能研究与学科的德育内容渗透研究存在差异
纵观我省中小学教师发表的德育文献,偏重于德育理论研究,涉及到学科德育研究成果较少,个案研究的成果缺乏推广性和普及性,不能为其他学校借鉴。理论研究多半是高校为主,学校之间研究存在不均衡,关于学科中的德育实践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研究滞后,理论研究成果难以解决多数中小学学校面临的德育工作问题和困境。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德育内容的研究存在差异
国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地也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进班级活动。但整体来说,区域之间不平衡,地方教育读本偏少,没有形成区域教育的品牌。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1. 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其一,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湖北省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实施细则,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都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其二,课程管理部门必须紧扣学科课程,细分学科素养目标,从中提炼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以科学简洁的语言加以界定和表述,让教师教学实践有明确德育指向和操作目标;其三,在《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标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德育考核实施细则,强化德育“一票否决制”,细化城市、乡村学校考核的内容,引导城市、乡镇、村点校因地制宜,有法必依,以行政的方式规范与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 立师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课程实施者的心脑
教学主体拥有课程设计与开发权。育人先育己,陶冶自身个性和品格。在课堂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适宜学生成长的个性教育和品格教育,释放学科教学的德性因素,完成“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结合我省各地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一是健全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庸师的滋生;二是对于新入职教师设定考核机制,并要求在任职期间“一年为合格、三年为熟练、五年为骨干”等;三是加强市区级跟岗培训,组织师德标兵介绍自己的优秀事迹,见贤思齐;四是送去参加省级培训和国培,名师引领,接受民主与法制精神的熏陶,打造一批德育队伍,激励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让教师承担学校发展的共同责任,挥洒激情,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3. 抓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研部门参与指导,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理论勾勒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图景和标识,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课例研究,由单一的知识教育为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一是组建高校为主的德育研究队伍,加强国家政策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学科细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内容。二是开展“素养课堂”,以整体提升学生基础性素养为前提,从学生需求出发,探究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增强道德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立德的主体性;三是突出学校校长在德育工作的部署执行的领导力,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纳入校长管理绩效的评价范畴。
4. 推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区域教育实践基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尤其是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开发本土化的教育资源,形成区域德育实践模式。其一,开发信息化资源,创新漫画、图片和微课的教学资源,为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其二,学校与德育实践基地合作,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德育参访活动,重视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精神成长和智慧潜能的释放,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其三,省级统筹,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一标多本”,鼓励各地开发本土教育读本;其四,优化校内德育力量整合,形成党支部领导,德育部门统筹,班主任配合的管理体系;其五,搭建交流与指导平台,组建以名师、名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实践研究队伍,加强德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形成区域学校可以借鉴的德育模式,依托“区域教育支持项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区域化,促使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德育工作精彩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德育教育的活动品牌。
关键词:基础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受教育要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加以分析,可针对性的正视问题,寻找出有效对策。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校的办学评价标准执行上存在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教育部主持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尽管要求是统一的,但在中小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改革的有效性其评价标准难以同步。导致在我省各地的具体执行存在一定的问题,地市(州)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存在差别;在学校内部,由于管理上德育教育资源配置、教师教学精力投入、学校考核制度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等因素影响,带来中小学工作效能的不同。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主体之间的德育工作效能上存在差异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多数教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我省内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办学质量的比较,部分教师关注班级升学的人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带来了在现有考试制度下,其主要精力和努力方向放在了教研、教学排名和教学辅导上,仅仅是在公开课上我们能够看到新课改的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个人素质的差异也使得少数学校在立德树人的效能上存在一定的弱化。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科的知识技能研究与学科的德育内容渗透研究存在差异
纵观我省中小学教师发表的德育文献,偏重于德育理论研究,涉及到学科德育研究成果较少,个案研究的成果缺乏推广性和普及性,不能为其他学校借鉴。理论研究多半是高校为主,学校之间研究存在不均衡,关于学科中的德育实践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研究滞后,理论研究成果难以解决多数中小学学校面临的德育工作问题和困境。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德育内容的研究存在差异
国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地也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进班级活动。但整体来说,区域之间不平衡,地方教育读本偏少,没有形成区域教育的品牌。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1. 建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其一,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湖北省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实施细则,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都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其二,课程管理部门必须紧扣学科课程,细分学科素养目标,从中提炼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以科学简洁的语言加以界定和表述,让教师教学实践有明确德育指向和操作目标;其三,在《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标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德育考核实施细则,强化德育“一票否决制”,细化城市、乡村学校考核的内容,引导城市、乡镇、村点校因地制宜,有法必依,以行政的方式规范与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 立师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课程实施者的心脑
教学主体拥有课程设计与开发权。育人先育己,陶冶自身个性和品格。在课堂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适宜学生成长的个性教育和品格教育,释放学科教学的德性因素,完成“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结合我省各地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一是健全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庸师的滋生;二是对于新入职教师设定考核机制,并要求在任职期间“一年为合格、三年为熟练、五年为骨干”等;三是加强市区级跟岗培训,组织师德标兵介绍自己的优秀事迹,见贤思齐;四是送去参加省级培训和国培,名师引领,接受民主与法制精神的熏陶,打造一批德育队伍,激励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让教师承担学校发展的共同责任,挥洒激情,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3. 抓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研部门参与指导,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理论勾勒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图景和标识,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课例研究,由单一的知识教育为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一是组建高校为主的德育研究队伍,加强国家政策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学科细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内容。二是开展“素养课堂”,以整体提升学生基础性素养为前提,从学生需求出发,探究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增强道德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立德的主体性;三是突出学校校长在德育工作的部署执行的领导力,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纳入校长管理绩效的评价范畴。
4. 推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区域教育实践基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尤其是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开发本土化的教育资源,形成区域德育实践模式。其一,开发信息化资源,创新漫画、图片和微课的教学资源,为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其二,学校与德育实践基地合作,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德育参访活动,重视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精神成长和智慧潜能的释放,学习当地的传统文化;其三,省级统筹,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一标多本”,鼓励各地开发本土教育读本;其四,优化校内德育力量整合,形成党支部领导,德育部门统筹,班主任配合的管理体系;其五,搭建交流与指导平台,组建以名师、名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实践研究队伍,加强德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形成区域学校可以借鉴的德育模式,依托“区域教育支持项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区域化,促使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德育工作精彩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德育教育的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