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后的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控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雪灾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雪灾;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151-01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造成江西省多数地方的湿地松、毛竹、马尾松等树种折枝断干,生长势低下,给次生性害虫提供了适生条件。另外林木伤口增多,给侵染性病原扩大了侵入途经,其他森林病虫发生几率也大大增加,天牛、小蠹虫、白蚁等钻蛀性害虫很可能暴发成灾,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墨天牛随时可能给我省林业带来灾害。因此,雪灾后林业重建中应着重注意病虫害对树木的影响,尤其是灾后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大暴发,特别是我省有多个县市已经发生了松材线虫病,疫区内大量被压断倒伏松树得不到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干净,相当于形成了引诱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产卵的诱木引诱源,从而提高了疫区带疫天牛扩散到周边林区的几率和速率,并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松材线虫病疫点。加之电力通讯设施修复工作中有大量的电缆盘等松木包装材料进入林区,松材线虫病传入和扩散的潜在危险进一步加大。有松树“癌症”之称的松材线虫病如果大范围扩散蔓延和大面积发生,将使我省本已十分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又遭受1次巨大的破坏。
  为了及时掌握松材线虫病的疫情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防止其扩散蔓延,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次雪灾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保护我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笔者提出一些的粗浅看法,旨在探讨相应对策。
  
  1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除治和电力等设施的清理工作
  
  各疫情发生区要想方设法加快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的力度和进度,制定详细的除治进度时间表,确保在松墨天牛羽化前完成除治工作。为了有效降低松墨天牛的种群密度,各地要及时清理雪灾造成的折枝断干和濒死树,改善林地卫生条件。要采取设置诱木、施放绿色微雷和挂放诱捕器等综合措施,杀灭天牛。还要加强疫木管理,禁止疫木的无序流动,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008年的冰雪灾害也使我省电力通讯线路等设施损毁严重,由于抢修使用的大量电力器材使用了松木包装材料,有的是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感病松木及其制品,是导致松材线虫病远距离传播扩散的最主要途径。为切实加强松材线虫病的检疫管理工作,杜绝松材线虫病随电力器材的包装材料传播扩散,电力等部门要主动配合林业部门对电力设施松木包装材料进行检疫监管,及时告知使用线路、存放地点、数量等有关情况。对已使用完的包装材料,要负责及时回收并进行除害处理或销毁。林业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要派出森检人员深入抢修现场和存放地,对松木包装材料的清理、回收和除害处理进行全程监控。一旦发现可疑松木包装材料,要及时取样、分离、镜检,如镜检出松材线虫,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和送检,并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2切实加强宣传和检疫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络等媒介,采取各种形式向公众宣传报道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提高全民的防患意识。特别是电力、邮政、通讯、水利、矿产、公路、铁路、商业、文教等相关部门和行业,要各负其责,主动配合林业部门,不得到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区调入以松木为包装材料的货物;确需引进使用的,须向当地林业检疫机构申报。
  各地森林植物检疫机构要严把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关,做到既不要“引狼入室”,也不应“嫁祸于人”,强化复检和涉松木企业的检疫监管,定期对本地加工经营使用木材单位进行检疫检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到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调运松材及其制品,禁止木材加工经营单位加工和经营病木、病材;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应进行检疫登记申请。森检机构要主动与松材线虫病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系,特别是电力、通讯部门,及时了解电缆盘调入我省的分布情况,切实做好电费盘等松木包装材料的跟踪复检,及时销毁来自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木及其制品,要争取与电力、电信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防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互动机制,力争不因人为因素传播松材線虫病。
  
  3认真做好松材线虫病监测和疫情普查
  
  3.1配置好监测人员
  松材线虫病监测点是设在各乡镇林业工作站,从这几年的实践看,由于林业工作站工作繁多,又无专职监测人员,管辖范围又大,每年春秋2次的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目前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重点是及时掌握松树枯死情况,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可以根据辖区松林分布情况,在村组聘请兼职监测员,应选有一定素质和责任心的村干部担任,对松树不明原因死亡情况进行定期调查、观察,其经费可考虑在公益林补偿金中解决。这样既延伸了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又能促使监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2确定好监测对象
  由于松材线虫病比较复杂,松材线虫个体小(成虫体长<1mm)[1],肉眼难以看到,特别是病木的外部症状、致病原因、病原线虫的鉴定等技术要求高,识别较难。在基层监测过程中,要较准确地判别病死的松树是否患有松材线虫病是很困难的。针对当前基层自身的条件和工作特点,尽可能使测监的对象简单明了化,使基层监测人员一看就能初步判别显得十分重要。据国内研究结果,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来进行。也就是说,松材线虫病患木中必有松墨天牛活幼虫,或有松墨天牛成虫的为害状,由于松墨天牛对松树的为害状一般都很明显,取食痕、产卵痕、侵入孔、羽化孔等在松树外部很易找到松墨天牛的幼、成虫的形态也易识别。笔者认为,应把松材线虫病监测由抽象的监测松材线虫转为具体的监测松墨天牛上,就大大地方便了基层监测人员的野外调查、分析、取样工作,也增加了初步判别的可信度,其结果必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划定好监测范围
  松材线虫病自然传播方式是依靠媒介昆虫,其传播途径,一是由老疫区松墨天牛成虫带病原线虫向四周健康松林进行自然扩散;二是依靠人为运输携带带疫病虫木进行远距离扩散。笔者认为,在自然界内,在有大量食源的情况下,松墨天牛的自然扩散速度并不快,在纯松林中,1年的自然扩散距离在100m左右[1]。当前我们面临松材线虫病传入的最大危险,乃是来源于人为运输,携带有疫病木的长距离传播所可能形成的新疫点。因此,监测松材线虫病的范围,一是应放在交通干线(国道、高速、铁路)沿线的松林,特别是雪灾后修复的电力、通信线路以及工矿企业周围的松林;二是应放在近年来通过调查已发现松墨天牛为害的乡镇、场辖区内的松林。对上述2类松林,应实施重点监测,实施全面调查,1年调查至少2次,以确定是否已传入疫情。另外,对其余的松林也应1年普查2次,及时发现松墨天牛的为害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下年调整监测点提供依据。
  
  4参考文献
  
  [1] 杨宝君,潘宏阳,汤坚,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灌区灌溉渠道实施管养分离后,清淤任务大,由于管护工作多,基层管理人员少,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如何利用现有人员及有限的资金维护好灌溉渠道及水工建筑物,成为摆在水利工作者
我国水资源短缺,城市发展迅速,污水处理成再生水,对保护水资源和环境,节约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污水处理的迫切性和现实要求,阐述了污水处理的种类与方法,针对污水处理中
一个团体的大小事务,如果都必须由领导者一个人去做的话,那么领导者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因此,必然得把一部分责任和任务授权给下属去承担。领导者能不能充分授权下属,
把特高铬铸铁材质用于磨球,代替原来的球耗较高的低铬球,通过研究确定高铬铸铁的化学成份,使其达到最佳配置以获得M3C7,并经热处理后发挥最佳效能,所制成的磨球使用寿命比普通低铬
通过使用50%咪鲜胺锰盐对大蒜叶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00~1000倍的50%咪鲜胺锰盐防治大蒜叶枯病效果可达到47.90%~63.40%,且对作物安全,同时对大蒜的蒜薹鳞茎还有一定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