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1版的新课标的出台,使2003版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验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教育部也通过多种手段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因此本人有幸在2012年8月去北京,不仅亲耳聆听了制定2011版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专家团队的讲解,而且同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真是受益匪浅,回来后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现将这一年来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课改的点滴尝试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要搞好小学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有一个平稳的适应过程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感觉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成绩下降。即使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一国两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默契配合,有效对接。
1.要成立中小学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观课等活动,做好中小学的教师衔接
为了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的教师资源,针对这种现状,在本人的一再申请下,我校的中小学的品德课老师划分为一个备课组,我们每周二定时、定点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并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观课,感知中小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异同点。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探讨、交流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年来的合作,教师们感触颇深:发现自己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对新课程的理解都发生了转变。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学生和把握教材了。
2.要注意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促进中小学的教学衔接
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其间有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他们对许多问题开始有了“质疑”,这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取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而初中的思想品德有许多内容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涉及,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珍爱生命》,孩子们在小学四年级的第一单元就学的是《珍爱生命》,对同一教学内容,课标的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注重的是感知生命,中学就深化为对生命的认知,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后,能更好地去把握生命,对孩子们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经验和需要,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教给孩子们如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其能力。
二、要学会转变教师自己的角色,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而新课程的思想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施教者”转变到“引导者”,从“教书匠”转变到“研究员”,从“点菜者”转变到“菜单提供者”,从“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从“执行者”转变到“决策者”。在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着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我们政治教师更应主动转换角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成为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铸造者”。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惟有主动转换角色,走下“神”台,作为学生对话者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改变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广大政治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政治课教学,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
1.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和方式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您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您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统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材,不难看出,教材不外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编写的,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高年级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又无暇去思考.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和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这两部分使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去看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对本课的内容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树”。
教材中的节题、标题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画“树”之类的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再经过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在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时画的思维导图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本课的体系。而课堂小结的思维导图,这样以图式来结束,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经过这两次的交融,最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思想品德课的选择题,大多是容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如果不能准确掌握,似是而非,往往就会选错;而问答题往往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答案往往并不是课本的某一段话,而是要运用几课的内容甚至几个年级的内容去分析一个问题。因此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是做好题目的基础,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2.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这一环节,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有的放矢地启发、引导、解惑和及时反馈得到的教学信息。针对讨论、探究中遇到的焦点问题、重难点问题及易惑、易错问题,教师要有所掌握。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采用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尖子生释疑,教师归纳。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答案。对综合性强、易惑、易错的问题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特点不尽一致,各地区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教师来讲,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找到适应自己学生特点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42中学830002)
一、要搞好小学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有一个平稳的适应过程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感觉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成绩下降。即使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一国两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默契配合,有效对接。
1.要成立中小学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观课等活动,做好中小学的教师衔接
为了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的教师资源,针对这种现状,在本人的一再申请下,我校的中小学的品德课老师划分为一个备课组,我们每周二定时、定点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并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观课,感知中小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异同点。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探讨、交流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年来的合作,教师们感触颇深:发现自己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对新课程的理解都发生了转变。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学生和把握教材了。
2.要注意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促进中小学的教学衔接
小学与初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其间有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他们对许多问题开始有了“质疑”,这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取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而初中的思想品德有许多内容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涉及,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珍爱生命》,孩子们在小学四年级的第一单元就学的是《珍爱生命》,对同一教学内容,课标的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注重的是感知生命,中学就深化为对生命的认知,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后,能更好地去把握生命,对孩子们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经验和需要,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教给孩子们如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其能力。
二、要学会转变教师自己的角色,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园丁”。而新课程的思想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施教者”转变到“引导者”,从“教书匠”转变到“研究员”,从“点菜者”转变到“菜单提供者”,从“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从“执行者”转变到“决策者”。在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着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进行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我们政治教师更应主动转换角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成为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铸造者”。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惟有主动转换角色,走下“神”台,作为学生对话者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间,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改变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广大政治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政治课教学,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
1.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和方式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您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您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统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材,不难看出,教材不外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编写的,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高年级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又无暇去思考.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和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这两部分使用了思维导图,,让学生去看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对本课的内容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树”。
教材中的节题、标题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画“树”之类的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再经过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在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时画的思维导图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本课的体系。而课堂小结的思维导图,这样以图式来结束,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经过这两次的交融,最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把其思想、感情、知识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思想品德课的选择题,大多是容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如果不能准确掌握,似是而非,往往就会选错;而问答题往往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答案往往并不是课本的某一段话,而是要运用几课的内容甚至几个年级的内容去分析一个问题。因此熟练地掌握课本知识是做好题目的基础,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2.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这一环节,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有的放矢地启发、引导、解惑和及时反馈得到的教学信息。针对讨论、探究中遇到的焦点问题、重难点问题及易惑、易错问题,教师要有所掌握。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疑点、难点问题,采用学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尖子生释疑,教师归纳。对较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答案。对综合性强、易惑、易错的问题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特点不尽一致,各地区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教师来讲,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找到适应自己学生特点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42中学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