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分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比和比例的比较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教学内容:P39~40 比例的意义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课题。(比例的意义)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生猜想)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是比值?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还很好,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学习今天的新知识。既然同学们猜想今天的新知识和比的知识有联系,那现在我们就来进入今天的新内容。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本单元的主题图,继续大胆说说你的观察。
师:能说说圖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吗?
师:他们是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
师:在测量旗杆影子长度的同一时刻测量不同竹竿的影子长度,因为竹竿的实际高度与影子都便于测量,从而借用它们影子长度的比计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
师:这是同学们已经测量出的其中两根竹竿的长度和影子长度。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40例1
(1)根据在同一时刻测得不同的竹竿长和相应的影子长,得到如下数据,你能写出一些有意义的比吗?
竹竿长(m) 3 9 …
影子长( m ) 2 6 …
3:2=1.5 9:6=1.5 12:8=1.5 15:10=1.5
师:你发现了什么?(比值相等)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任选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抽生说,师板书)
像3:2=9:6 9:6=12:8 12:8=15:10……这样的等式都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汇最关键?
师:注意: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回到复习引入3
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它是?
3、试一试:判断。
(1)5:4是比例。
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 6∶10 和 9∶15 ② 20∶5 和 1∶4
(二)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40,看看什么叫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师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3:2=9:6
比例也可以写成:
试一试,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想一想,你能指出这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吗?
三、总结。
比和比例的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个项。
四、再练习。
1.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 和( ),内项是( )和( ),6:5和30:25的比值都是( )。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1.4:2 和 7:10 ② 0.5:0.1和15:3
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 和 6
五、布置作业
课堂活动
板书设计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教学内容:P39~40 比例的意义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师:同学们请看黑板,齐读课题。(比例的意义)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生猜想)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是比值?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还很好,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学习今天的新知识。既然同学们猜想今天的新知识和比的知识有联系,那现在我们就来进入今天的新内容。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本单元的主题图,继续大胆说说你的观察。
师:能说说圖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吗?
师:他们是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
师:在测量旗杆影子长度的同一时刻测量不同竹竿的影子长度,因为竹竿的实际高度与影子都便于测量,从而借用它们影子长度的比计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
师:这是同学们已经测量出的其中两根竹竿的长度和影子长度。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40例1
(1)根据在同一时刻测得不同的竹竿长和相应的影子长,得到如下数据,你能写出一些有意义的比吗?
竹竿长(m) 3 9 …
影子长( m ) 2 6 …
3:2=1.5 9:6=1.5 12:8=1.5 15:10=1.5
师:你发现了什么?(比值相等)
师: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任选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抽生说,师板书)
像3:2=9:6 9:6=12:8 12:8=15:10……这样的等式都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汇最关键?
师:注意: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回到复习引入3
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它是?
3、试一试:判断。
(1)5:4是比例。
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 6∶10 和 9∶15 ② 20∶5 和 1∶4
(二)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40,看看什么叫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师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3:2=9:6
比例也可以写成:
试一试,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想一想,你能指出这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吗?
三、总结。
比和比例的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个项。
四、再练习。
1.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 和( ),内项是( )和( ),6:5和30:25的比值都是( )。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1.4:2 和 7:10 ② 0.5:0.1和15:3
3.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 和 6
五、布置作业
课堂活动
板书设计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