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G-MBBR系统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特性变化研究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rts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投加PBG悬浮载体MBBR反应器,研究了PBG-MBBR系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启动过程中生物膜形成、组成及活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优先在PBG载体内部附着,由内向外生长繁殖,历时16d后该系统COD、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89.95%和93.29%,膜量达到11060.07 mg·L-1,同时系统NO3--N和NO2--N出水浓度为0.23 mg·L-1、0.02 mg·L-1,SND率达到99.14%,系统启动完成;生物膜形成初期分泌大量以PS为主的EPS(371.20 mg·g-1),其中S-EPS层含量最高(229.71 mg·g-1),EPS总量在16d后降至53.06 mg·g-1,形成以PN为主,TB-EPS层含量最高为特征的成熟生物膜;在第6天膜量达到7196.88 mg·L-1前,DHA和SOUR随着膜量增加而增大;当膜量超过该值时,DHA和SOUR随着膜量的升高而降低,这表明,该系统适宜有效生物膜量在7000 mg·L-1左右;镜检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微生物相由游离虫向钟虫和轮虫逐渐演变;Alpha微生物多样性较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占比分别在35%、20%以上.
其他文献
污泥脱水困难,固体堆肥无法去除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降解不彻底等严重制约污泥的农业利用.本文介绍了污泥液体肥的应用现状,指出污泥胞外聚合物结构的稳定性限制了水解速率,影响了污泥液体肥的肥力.分析了物理、化学及其组合工艺的优化效果,在总结污泥液体肥的膜分离提纯与膜浓缩减小体积的基础上,明确了污泥液体肥的优化方向.
以马氏珠母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抗氧化肽酶解物的工艺,并对酶解物冻干粉的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贝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温度50℃,pH 7.25,时间3 h,料液比1:1,酶底比0.4%,所得酶解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8.4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珍珠贝抗氧化肽显示出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IC500.57 mg/mL)、Fe2+螯合活性(IC506.89 mg/mL)和良好的ORAC值(601.38μm
本文采用两级A/O-PBG/MBBR工艺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对模拟生活污水的脱氮过程,并对两级好氧系统中PBG填料的微生物附着量、类别及脱氢酶活性(DHA)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HRT为12.5h时,该系统获得最大去除能力NH4+-N(97.1%)、TN(90.7%)和COD(92.0%);(2)PBG填料生物附着量随HRT减小而降低(O-I:11478.78、11071.03和10259.39mg·L-1PBG;O-II:12292.63、9640.49和5436.71
综述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吸附剂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改性碳基吸附剂,黏土基吸附剂,金属类吸附剂及其他类吸附剂.阐述了PVP改性吸附剂在印染废水及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PVP改性吸附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学者进行PVP改性吸附剂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介绍了溶剂脱沥青的工艺技术及特点,阐明了在当今炼厂重油加工中,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对溶剂脱沥青与其他工艺技术的组合工艺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使用传统烃溶剂和非传统溶剂(例如有机碳酸盐和CO2)的溶剂脱沥青前瞻技术,揭示在当今炼厂中溶剂脱沥青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微乳液自20世纪90年代被定义推广以后,逐渐在各领域被研究及应用.微乳液在油气开发中,能够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通过增溶、乳化和富集作用对不同类型剩余油进行拉拽和携带,将其驱替出地层.微乳液具有粒径小、界面张力低、增溶能力强等特点,并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和相图法可以对微乳液进行配比的确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微乳液在化学驱油、洗油解堵、返排助剂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均取得一定的成果.微乳液作为纳米级别的化学药剂,不仅能在常规油气田起到增产提效的作用,同时也为非常规储层的开采开辟新道路,具有很
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科学家们通过化学交联、物理共混、无机掺杂、酸碱复合以及接枝侧链等方法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并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微藻生物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光生物反应器的低效率、高成本制约了微藻生物能源的发展.以提高光生物反应器生物质产率、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为目标,设计了一种管排式光生物反应器,并进行了小试和中试试验.从固定成本投入和生物质产率方面评价了该反应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立式管排式光生物反应器较传统的管道式反应器具有显著的优势,单位面积产率达到30 g/(m2·d),较传统的管道式反应器提高了4倍.在相同的培养体积下,立式管排式反应器比管道式反应器占地面积减少了66%,设备投入减少了31%
采用热处理法合成了g-C3N4,通过光照沉积法将MoS2原位沉积到g-C3N4表面的活性位点,制备了MoS2/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XPS和BET对MoS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MoS2负载到g-C3N4表面,且未改变g-C3N4的晶体结构,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考察了MoS2负载量、光催化剂的用量及光源强度对光催化降解H2S性能的影响,当氙灯的功率为300 W、光催化剂的用量为20 mg以及MoS2的负载量为3%时,MoS2/g-C3N4光催化降解H2S制取H2的
介绍了国内丁辛醇装置弛放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根据该装置氨制冷的特点,对弛放气装置生产过程中管线冻堵、丁醛产品副产物恶性影响、丙烯丙烷分离塔难控制、液态烃输送泵机封泄漏、设备壁厚减薄、氨制冷系统节能、密封油系统跑油、氨冷器泄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优化与设备合理选型等改进措施.采用火灾预防措施、设备隐患排查及物联网思维模式提高设备寿命管理等措施,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该生产装置具有较好的安全环保效果,且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