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的急性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行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的20例髓母细胞瘤患者。治疗期间记录所有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NCI-CTCAE)4.0版进行严重性分级,分为轻度(0~Ⅱ级)和重度(Ⅲ~Ⅳ级)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乏力、恶心呕吐和头
【机 构】
:
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的急性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行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的20例髓母细胞瘤患者。治疗期间记录所有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NCI-CTCAE)4.0版进行严重性分级,分为轻度(0~Ⅱ级)和重度(Ⅲ~Ⅳ级)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乏力、恶心呕吐和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5%(11/20)、45%(9/20)和25%(5/20);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95%(19/20)、55%(11/20)、45%(9/20),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20)、20%(4/20)和0(0/20)。90%(18/20)的患者在放疗开始2周内出现白细胞降低,40%(8/20)的患者在放疗开始2周后出现血小板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脊髓受照剂量分层组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放疗前接受化疗的患者白细胞降低发生率高于放疗前未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螺旋断层放疗时,血液学不良反应是最主要的急性不良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较为常见,化疗后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因此,放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象变化,及时处理血液学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最大直径≤3 cm且个数≤3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疗效,并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9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31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射频消融组(23例)和手术组(74例)。随访患者生存和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临床病理特征。绘制Kaplanz-Meier曲线,两组无复
目的肝细胞腺瘤(HCA)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分型,并分析各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18年3月经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确诊的31例HCA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6~63岁。对腺瘤标本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病理分型,并分析各型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31例HCA患者临床特征均无特异性,多数体检发现。31例均手术治疗,26例为完全切除。腺瘤
目的比较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技术与射频消融对大鼠肝脏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米刀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30只。纳米刀组电极消融肝脏左侧外叶,射频消融组消融相同部位,对照组仅开腹和关腹。术后3、7和10 d取消融区域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阳性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和VEGF阳性细胞比例。结
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器官功能,如何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期间保护器官功能、减轻损伤是很多研究的重点。有研究报道电刺激能够减轻部分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对电刺激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深入分析电刺激的作用机理及为临床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提供新思路。
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适于显示肝脏的解剖和病理结构。ICG胆管荧光成像:经肝总管注射ICG荧光成像可在供肝劈离时实时动态指示胆管切断平面的位置;经静脉胆管ICG荧光成像虽然对肝内胆道显影效果不理想,但对活体肝移植或劈离式肝移植肝脏断面胆漏的检测有优势。ICG荧光成像不仅可以显示肝实质血管,还可显示肝实质内的灌注及静脉淤血情况。ICG荧光成像是对术中多普勒超声的补充,有助于在肝移植过程中实时显示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NCPH)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46例NCPH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30)。观察组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
目的总结使用5 mm胆道镜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7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方法完成胆道探查取石术的病历资料。结果7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道探查取石术,取净结石一期缝合汇入部。手术时间65~150 min;术中出血量10
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亚洲地区很常见的肝胆疾病。肝胆管结石的反复发作易诱发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伴发的肝内胆管癌一般起病隐匿,常被结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所掩盖,容易导致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对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疾病进行分析,阐述了肝内胆管结石进展到肝内胆管癌的组织局部微环境变化,试图寻找出肝内胆管结石进展为肝内胆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癌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患者男性,70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年伴疼痛2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术中精索处探及致密肿块,泌尿外科台上会诊后行精索切除术+右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精索纤维组织内见腺癌浸润,胰腺来源可能大。追查CA 19-9和腹部增强CT,最终考虑为胰腺癌精索转移伴右侧腹股沟疝,晚期肿瘤。随后化疗,腹部CT提示胰体尾恶性肿瘤伴肝内转移、腹水,最终死亡,术后生存3个月。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药物血清对人肾细胞癌ACHN细胞凋亡及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基因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空白血清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1·d-1灌胃),益气解毒方高浓度血清组(益气解毒方煎剂50 g·kg-1·d-1灌胃),益气解毒方中浓度血清组(益气解毒方煎剂25 g·kg-1·d-1灌胃),益气解毒方低浓度血清组(益气解毒方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