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进行作文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2003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常常听到有些语文老师感慨:作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多数学生写作完全是为了交差,只是生怕“辜负”了老师的一番苦心。
  确实,不少学生谈“写”色变,一到作文课便提不起精神。有些作文课,往往是老师布置好了题目,学生就开始写作;而有些老师则是空谈写作技巧,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以为好文章只能出自作家之手。
  作文教学,应该从记叙文抓起。很多人认为记叙文就是写人记事的,具备了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在遣词造句上花些功夫,有了所谓的“亮点”就足够了。他们忽视了记叙文的本质特点。事实上,记叙文是给读者讲故事的,它的本质特点应该是故事性。成功的记叙文,故事都很精彩,都会给读者带来享受。没有故事性的记叙文,只能是一本干巴巴的流水账。
  记叙文的故事性特点,决定了会写故事成为了学生的基本能力。所以,时常开展讲故事活动也是必要的。当然,讲故事的前提还是写故事,只有写出故事,才能去讲,才好去评。
  
  一、写故事
  
  1. 摹写故事
  指定故事让学生去摹写,摹写促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摹写故事不是机械地复制故事,也允许学生有简单的剪裁。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寻故事。如今的学生,阅读量实在是少得可怜,脑子里几乎没有有什么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他们储备的词汇也极其匮乏。 让学生自己去找寻故事,能够激励他们不断“狩猎”,在众多的故事中,筛选出让自己眼前一亮、为之一震、值得一讲的故事。其实,找寻故事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 续写故事
  好的故事让人读后意犹未尽,还在关注着主人公的命运,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续写故事,便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学生乐于去想,会有话说,而且容易出彩。不过,想象不能胡编乱造、脱离生活,必须以生活实际为依据,并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要前后统一,结构要尽可能紧凑。
  可以让学生续写《孔乙己》《变色龙》《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故事,写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
  3. 改写故事
  改写故事可以改人称,也可以换文体,还可以添人物、加内容,一般不得改变主要人物的形象,也不得随意改变原文的主题。为了出新出奇,要对原文精心取舍,选择好切入口,可以适当调整原文的顺序,增加人物描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木兰诗》等古诗,可以让学生再现场景,描写人物,改写成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有些文章,如《人琴俱亡》《晏子使楚》等,可以改成课本剧。
  改写的过程,也就是想象的过程,是再创作的过程。
  4. 创作故事
  写生活中看到的或听来的故事,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自己创作出故事。
  故事情节要新,令人感觉到新鲜;还要有一定的意义,尽可能表现真善美,或者给人惊喜,或者让人感动,或者使人震撼。
  有些故事略显平淡,可用倒叙;有些故事,先知道了结局,反而无味,宜用顺叙。总之,要显现出精彩,要能吸引读者。
  
  二、讲故事
  
  课堂不仅是老师的讲堂,也是学生的学堂。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才是和谐的。让学生讲故事,偶尔开展比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成了真正的学堂。
  几乎人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都想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竞争激发了他们好好表现的欲望。如果有机会站在讲台前,为大家讲故事,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的。
  让学生讲故事,可以抽签产生,也可以毛遂自荐,或者大伙推荐。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加,让想参加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优秀的学生能展示自己的才艺。
  讲故事不是读稿件,讲故事时不允许看稿子,这样能让学生事前作更充分的准备,还能让学生“忘词”时急中生智,锻炼他们的思维。讲故事力求进入情境,与情节发展合拍,辅助以态势语言,当然不可以装腔作势。
  
  三、评故事
  
  学生讲完故事后,老师不能不置可否,应该及时给予评价,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互评。
  学生,自尊心都很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评析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开头引人入胜、情节扣人心弦、结尾令人回味、故事发人深省等,使讲故事的人受到鼓舞,听故事的人得到启发,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亮点进一步发扬光大。
  评析故事,允许争论,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展了思辨能力,提高了论说能力,这也为写议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运用故事进行作文教学,“写”“讲”“评”三个环节中缺一不可,“写”是前提,“讲”为“写”灌注了动力,“评”为“写”和“讲”施加了压力。整个过程其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深入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或许他们会因此爱上作文,甚至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其他文献
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良好的情感功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实证明,当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他们的学习气氛、语言表达能力等明显提高;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促
期刊
近几年来,动态几何问题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从题目上看,它涉及的知识层面深而广,并且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创新探究能力。  例1[2008·河北(26)]如图1,在Rt△ABC中,∠C=90°,AB=50,AC=30,D,E,F分别是AC,AB,BC的中点。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
期刊
随着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新课标形势下新教材的试用与推广已渐渐进入稳定阶段。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本编排,正在被广大的师生群体所认可与接受,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时代性、实用性及优越性。通过教学中经验的积累和对新教材不断探索,笔者就新教材在思想和设置方面的两点特色,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外名著导读——充满魅力与诱惑的多彩空间    新教材的每一册课本,都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个部分。
期刊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现代社会生活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二)使学生掌握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体育娱乐。  教学重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育娱乐的选择和正确运用。  教具:多媒体、光盘、皮球、排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  现代社会生活与体育娱乐有什么关系呢?咋一听好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怎么能扯到一起呢?但是细细考究,却是一个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
期刊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蕴藏着一个丰富的体验世界,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对它的解读,自然要求读者用心去体验,并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行体验的碰撞和交流。而体验的前提和要素是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受、感知。因此,在进行这类作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获得对文章情感、内容、审美的积极体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个性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讲读课文,现安排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做了一点尝试,安排两课时来教:第一课时,预习;第二课时,交流、展示和提升。第一节课的预习题是这样的:一读课文,要求:1. 介绍作者莫泊桑,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 找出能表明作者思路的词或语句,理清小说情节,想想课文情节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二读课文,要求:1.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
期刊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要解读文本的内在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必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不断互动,才能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
期刊
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是以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人。笔者根据自身经历,对学校体育管理谈几点思考,谨希望能得到行家的指导,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起到推动和完善的作用。    (一)体育课教学的管理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对体育课教学的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重要部分。体育课是学校教育计划
期刊
摘要:创新是数学发展的渊源,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核心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我国现有数学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批判,进而思考了几种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创新的必要性    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很多时候采用了满堂灌、题海战术,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