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不怕天向晚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梅隆夫人是世界摄影史上最伟大的人像摄影师之一,她用镜头定格了达尔文、赫合尔等众多名人的不朽影像,其作品被英国政府视为国宝、限制出口。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个48岁才开始学摄影的家庭主妇。
  1815年,卡梅隆夫人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她的父亲是英国政府委派的殖民地管理官员。家境优渥的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出落得优雅高贵。可是好景不长,父母相继离世,还是少女的她成了孤儿,直到23岁嫁给比自己年长20岁的著名法学家查尔斯·黑·卡梅隆后,生活才稳定了下来。
  成为卡梅隆夫人之后,她生了六个孩子,还领养了五个孩子,相夫教子、打理家务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觉得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不可能有什么变化。可是,1863年的一份圣诞礼物改变了她生命的轨迹。
  那年,卡梅隆夫人已经48岁了,女兒送给她一架照相机,让她在闲暇时排遣一下无聊。在当时,照相机是个新鲜玩意儿,卡梅隆夫人一见之下就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内心的一潭死水起了波澜,她决定从头开始,由家庭主妇变身摄影师。
  对于她的想法,女儿表示支持,卡梅隆则不以为然。他用戏谑的口吻对妻子说: “你都48岁了,天已向晚,再想干点儿什么恐怕来不及了吧。”丈夫的消极态度反而更激发了卡梅隆夫人的热情,她坚定地说道:“有梦不怕天向晚,只要开始就没有什么来不及!”从此,卡梅隆夫人在打理家务之余捣鼓起了照相机。
  万事开头难。卡梅隆夫人对摄影一无所知,既不知道暗箱放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对准焦距,只能凭着直觉去拍摄。她先拿丈夫和孩子“开刀”,拍出的照片尽管外形上并不清晰,却拍出了人物的神韵和性格,渐渐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认可。卡梅隆对妻子刮目相看,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邀请一些社会名流到家里做客,顺便给卡梅隆夫人做“模特”,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达尔文。照片拍成后,“模特”们纷纷赞叹,并鼓励卡梅隆夫人去参加摄影展览。
  然而结局出人意料。卡梅隆夫人信心满满地参加展览,却被兜头泼了冷水,有人尖刻地说:“夫人,您的照片焦点不清晰,局部有些模糊。您还是回家先学会怎样正确使用照相机再来吧。”面对讥讽,卡梅隆夫人仔细审视了自己的作品,认为这种写意风格的表达更能凸显人物的神韵和性格:“我不是不会对焦,而是在对焦的时候,当影像在我眼中非常美时,我就不再调整到更清晰的焦点。”她决定坚持自己的拍摄风格,而不是只关注焦点清不清晰。
  在家人的支持下,卡梅隆夫人把放煤的屋子改成暗室,把装有玻璃窗的养鸡棚改成摄影间。虽然她的摄影技术不被当时的摄影界认可,但能将人物灵魂都拍出来的、独特的拍摄法,让前往她摄影间的社会名流络绎不绝。尤其是她为著名天文学家赫合尔爵士拍摄的一本专集更是意义重大:用强烈的光比、浓重的阴影定格了他有神的眼睛、紧闭的双唇、飞起的白发和极富特色的眉毛以及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把赫合尔的性格特征完全凸显了出来,成为人像摄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以至于一百多年后的英国政府将其视为国宝。
  48岁半路出家的卡梅隆夫人就这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有梦不怕天向晚”的生命宣言,拍摄了众多不朽的人物肖像作品,成为摄影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与她的成功相比,我们也许只欠梦想一个开始。
其他文献
大水要漫城府  公元前30年七月,西汉国都长安一片混乱,传言洪水要来了。渭河边上九岁的小女孩陈持弓听说洪水将至,就跑进横城门,在没有任何凭证的情况下进入未央宫前面的掖门。未央宫在西汉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的日常起居均在这里,而皇宫守卫竟然对此没有觉察。  到了九月,汉成帝下诏:“各地发生水灾,人民死伤数千,京城无故谣传大水将至,官民恐惧,都向高处拥挤,这都是因为苛政暴吏造成的,派遣谏议大夫巡视天下。”
1926年,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与师友迁居大有庄同住共学,开始讲《人心与人生》。由于讲得特别精彩,前来听课请教的人络绎不绝。一年后,教育部一位官员听到这个讲学后,便推荐梁漱溟为北京高校学生演讲。  1927年1月,梁漱溟开始在北京高校讲《人心与人生》,他个人十分兴奋,觉得这是对自己治学的肯定,表示要免费讲。大家都知道他对学问痴迷,从不在意钱,也没有过多礼让。可梁漱溟讲了幾场后却突然
1884年,德国工人党建立者安东·德莱克斯勒出生于慕尼黑一个普通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就以机器装配工为业,并于18岁那年正式成为柏林铁路系统的一名机械钳工。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莱克斯勒很有可能会在机械钳工的岗位上一直做下去,然而,战争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18年3月,德莱克斯勒组建了一个为工人争取和平的委员会—这个组织就是纳粹党的雏形。不久,德莱克斯勒和另外几个人组建了“政治工
鲁迅在我们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呆板、严肃、无趣。可现当代作家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当代画家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鲁迅就特别喜欢给人起绰号。班上有个女生爱哭,一哭起来就眼泪鼻涕齐下,鲁迅从此管人家叫“四条”——眼泪两条,鼻涕两条,十分形象。鲁迅成绩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回老师出对子,上联是:“独角兽”。邻桌同学想得到表
1937年8月,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侵犯到南京、上海一带,并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這紧要关口,南京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为阻止日军沿着长江进犯,封锁长江航路。8月12日,一艘吨位达3360吨的“源长”轮以及其他20多艘轮船作为军事防御工事自沉于江底,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阻塞线。  江岸上,自愿沉轮的“源长”轮的主人陈顺通看着这悲壮的一幕,内心五味杂陈。  19世纪末,陈顺通出生于浙江宁波,他因家中
据《太平广记》载,人死后都要在阎罗殿过堂,因福报不一,有的人来世多子多福,有的人却命中无子。命中无子,最低限度要拜拜送子观音,烧几炷香,如果认真虔诚点,就得动用专业人士了。  唐玄宗开元年间,岐王李范因一直没有子嗣,就请当时著名的国师道士叶净能上奏天庭,请求调阅档案查询。天曹(天庭中的仙官)查阅后回复说:李范命中无子。叶净能请求天庭送子,天曹不知收了什么贿赂,答应了,命两个小鬼取敬爱寺的某位和尚的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出国家文化与信息安全的人,并且亲自参与了在外交文化反间谍方面的斗争。当时宋朝朝野在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警觉性,苏轼则是一个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人,能从小事中发现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的隐患。  元祐四年(1089年),高丽王子兼高僧义天来宋,理由是要祭奠去世的一位杭州僧人朋友,并为宋朝皇太后送寿礼。因为高丽70年来都是辽国的藩属国,所以宋朝朝廷把义天的到来当成宋
顺治在位时,为稳定民心,避免满汉两族的矛盾纷争,他准备推行满汉划城而居的政策,城内几乎所有汉族官员和民众都要进行一次大搬迁。  顺治五年(1648年),朝廷下令:除编入八旗的汉人外,所有汉族官员及商民一律迁往南城;原来居住的房屋拆去重盖或者卖掉,户部、工部查实房屋间数,每间给予四两银子的补偿;补偿银须由各拆迁户亲自到户部衙门领取,不得让有关官员发放,以防止这些官员克扣、吞没拆迁补偿银两。  不仅如
出身书香门第,母亲是画家、书法家,父亲是学者、诗人,清末民初的才女陈衡哲注定不同寻常。她四岁时,习诵诗书,“咏絮之才”初现;七岁时,她同中国女人传统的枷锁——缠足小战一场,获得全胜;13岁时,不顾母亲劝阻,走上孤独的求学路;17岁时,与父亲对峙,坚决抗婚,从此立下“我永远不结婚”的誓言;24岁时,顺利通过清华大学举办的留学生考试,成为我国九位获奖学金赴美的第一批女留学生之一……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龄
二〇〇九年仲夏,高二(1)班成立,前204班。如今开学近半月,我试图去记录些什么,但却迟迟无法下笔,不知道是为什么,或许对班级的感情还纠缠不清,匆匆忙忙反倒是不合时宜的。  然而,面对新的生活,我似乎还未描绘出她的轮廓,而今日复一日,感觉却是麻木的,周边的一切令人无所适从,好像没有什么可供人留作日后念想的,但我想,浅浅的印象总是会有的。    一、过往    不知不觉中,结束了高一的旅程,生活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