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权威解读
从命题形式看,今年的命题延续了以往的形式,采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形式。命题作文没有提示语,限制较少。材料作文选用了古人名言,且有完整的释义,为考生消除了审题障碍。从命题内容看,依然把“我”作为命题核心。
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紧扣生活,倡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命题指向关注身边,贴近心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发现、学会感悟。题目的关键词是“那个人”,提示要抓住身边的一个人来写。“最”字表示程度之深,指向重點描写对象,要围绕着自己的事情,重点表现“那个人”。“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言谈举止、心理神态,有形的、无形的,回归亲情、友情,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表现“那个人”对“我”的帮助、关爱、鼓励、严格要求等,彰显“我”的成长足迹,以细节描写竖立人物形象。立意要传递正能量,阳光自信、坚强成熟,要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时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1. 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我们行走在万花筒中,演绎着各色人生。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是温馨的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一串串成长的脚印写满了关爱、支持、鼓励,让我们眷恋不舍。选取一个最“懂”自己的人,在笔端流淌你纯真的情感吧!
2. “懂”字言外之意,还存在“不懂”的人。可以写不懂我的人对“我”的不理解、误解、轻视或者嘲讽,刻画出细节,“我”为此难堪苦恼;中间写懂我的人对“我”安慰,为“我”解开心结;两相对比,突出刻画出懂我的人物形象。
3. 这篇作文除了实写,还可以虚写,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可以为作文增加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挫折,面临种种抉择,面对很多诱惑,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不妨借助历史人物,如屈原、司马迁、李白、颜真卿等,写出他们在“我”处于艰难环境时如何帮我、懂我,而“我”如何获得精神力量。
题目二采用古人名言命题,增加了文化考量和学生的哲理性思辨。总体来看,这两则材料命题指向“待人接物”,围绕“对己”“对人”如何去展开,通过抓关键短语“省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苛求别人”,找出共性。这个共性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少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等,据此立意即可。
1. 现实生活是取不尽的水源,可以通过选取生活琐事片段,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刻画出别人对“我”的苛责、误解,“我”用宽和大度去化解,影响他人、感化他人。
2. 历史典故是丰富的矿藏,选材时可以从浩瀚历史中择取“反省宽容”类素材,如将相和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三尺巷的故事等。历史典故的架构可以采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将材料中两则名言作为论据或论点,进行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优美、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3. 可以把目光投向时政热点,在全民关注的时政热点中,诠释反思的力量和包容的大度。如写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写中国政府及大陆人民的包容大度和蔡英文台独的拒不反省,表达两岸人民和平统一的愿望。还可以写中美贸易战,将中国政府的仁至义尽与美国政府的出尔反尔进行对比。
满分作文
最懂我的那个人
○一考生
轻柔的时光告诉我,简单的呵护最长远,平凡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
“咣当!”刺耳的声音敲打着我的耳膜。糟糕,妈妈评上先进工作者的奖品——一只精美的茶杯被我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循声走来,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像一把利剑刺进我的心里。“完喽,完喽,这次皮肉之苦怕是躲不过去了。”我暗暗发怵,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别怒,别怒!这个摔得好,俗话说得妙,‘清晨啪的一声响,整天日子顺当当’,孩子是祝我们一天顺利呢!”危机时刻,“救火队长”爸爸来了。爸爸边说边向我使眼色。我心领意会:“对呀,妈妈平时工作最认真,还将会得到比这个更好的杯子。妈妈最大方,不会稀罕这一个杯子的,最好的目标是下一个,对吧,妈妈?”“得了,尽贫嘴。”妈妈无奈地摇摇头,“真拿你们父女俩没办法,一唱一和。”
“不要诡辩,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快,老实交代周末去哪里疯了?”这一次,爸爸把我当成“犯人”了。
“我……”我慌得不知所措,“……和伙伴看课外书!”
“课外书?拿来我看看!”爸爸的声音提高了很多,我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把书从抽屉中拿出。
“《射雕英雄传》听说过。”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让我翻翻。”
天空还是那么晴朗,没起暴风雨,可以把呼吸调匀和一点了。
“这书不错。”好一会儿爸爸终于想起我,将目光投向我,询问道:“你看过了,怎么样?”
“看过了”,我小声地回答,“郭靖是那样爱国,真行!爸爸,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呢!”
“快说!是什么?”
“勤能补拙。”
“有这么大收获,值得!”
“爸爸,那我以后可以天天看啦!”
“嗯,啊?那不行!”
爸爸的语气显得十分坚决,我的心猛地一沉。 “不过,你空余时间可以看。”
“OK,太好啦!爸爸最懂我的心思。”
“嘘……”爸爸用手指贴在唇上,小声说:“别让你妈妈听见……”
我吐吐舌头,行了个遵命礼。
“哈哈!”我们父女俩对视一下,会意地大笑着。
游走在轻柔的时光中,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平凡、简单、温暖。
满分理由
文章在描写中大量运用对话,并赋以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对话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记忆中的影子,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文章开头运用排比、起兴手法,引出了“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结尾也以此句结束。如此,文章首尾呼应,揭示了文题,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
满分作文
自省与宽容齐飞
○一考生
《养正遗规》有云:“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换言之,即为“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俭约;要求自己要严格,要求别人要宽容”。自省可以载物,宽厚可以容人,自省与宽容携手,方有别样精彩。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1970年12月7日,波蘭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零下17℃,寒风凛冽,74岁高龄的德国总理勃兰特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他代表所有德国人向二战中惨遭德国纳粹杀害的人们深深地道歉和哀悼。跪下去的是一个总理,站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唯有自我反省,对历史认错,勇敢承认过去的种种不堪与错误,方能赢得世界的宽容和尊重。
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看看日本吧!“如果索赔,对方将会长期过艰难的生活”,被我们温柔以待放弃了战争赔款的日本,他们从战争中汲取了什么?他们考虑过受害民族的感受吗?他们从战争中反思过吗?血迹斑斑的战刀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凛凛的寒光透着阴森森的杀气……当德国总理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沉痛哀悼时,日本首相却身着礼服参拜靖国神社,肆无忌惮为军国主义招魂;当德国向全世界发表谢罪言论的时候,日本却毫无自省之意,把“侵略”美化为“帮助”;当德国政府拿出600亿美元巨款赔偿受害国时,日本政府却顾左右而言他,何尝心甘情愿拿出1美元来赎罪!当德国人教育自己的子孙要以史为鉴、热爱和平的时候,日本人却偷偷篡改教科书,恬不知耻否认南京大屠杀!口口声声、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威胁论,真可谓“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不反省,永远得不到宽恕。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永远跪着、令人唾弃的原因。孟子也曾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品察历史,有资于人生。
魏源说:“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百年已过,言犹在耳,振聋发聩,愿你我日参省乎己,持身严,居心宽,宽于待人。
满分理由
本文运用了大量经典名言,既有力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以“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开篇,以大量精彩古语论述反省与宽容的关系,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积淀,博得读者青睐。
本文选用的素材具有高格调。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请求宽恕和日本拒不承认侵略的事例可谓精当典型,表达对历史的反省,凸显了文章主旨。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将德国彻底反省的行为与日本拒不道歉的无耻进行鲜明的对比,中间辅以道理论证、突出强调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病文诊断
最懂我的那个人
○一考生
“同学们,请勿购买、食用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老师说。“知道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而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他们根本不知道,校门口摆摊儿的人里面就有我爷爷。随着爸爸妈妈的离世,家里的生活常常捉襟见肘,爷爷不得不干起了这个不该干的营生。
吃晚饭时,我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你还是不要去校门口摆摊了吧?”(神态描写不足以表达出当时“我”内心的矛盾。)
“那,吃啥喝啥?”爷爷沉不住气了。
“……能不能……能不能再想想其他法子……”
爷爷不说话,清冷的月光洒在他铁青的脸上,绝望的眼神里流淌着无尽的哀愁。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形象、不生动,可以将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融入。)爸妈离世后,爷爷不顾年迈,靠摆摊儿把我拉扯大,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我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居然不让爷爷摆摊……
第二天早上,爷爷小心翼翼捧出一个小木匣,从里面轻轻拿出一个红布包,一层一层慢慢地揭开。我知道,那是我奶奶唯一的遗物——一双银手镯。
爷爷老泪纵横,用那双瘦骨嶙峋的手颤巍巍地把手镯连同红布包一起放在我的手里:“拿去吧,去银店换成钱……”
我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立了好一会儿说:“爷爷!这是奶奶唯一的遗物啊……我不能要……爷爷……”
“孩子……别傻了,镯子虽然卖了,但你奶奶还不是住在我们心里?你的心思我理解,我懂!奶奶在天上也能理解,我不能让你在同学面前没面子。”爷爷转过身去,用衣袖不断拭去眼泪。(描写不够形象)
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行文基本流畅,事件表达清晰,情感也真挚感人。但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文章开头铺垫得太多,占了不少篇幅,可以将前文缩减一下,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第二,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太概括,缺少细腻地刻画和形象地表达,塑造爷爷这个最懂我的人不够立体。第三,作文结尾有些突兀,没有交代结果。可以增加一个结尾,比如:“一个星期后,校门口又多了一个小店,专门卖低价的学生用品。”如此,文章更显简洁、干练。
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权威解读
从命题形式看,今年的命题延续了以往的形式,采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形式。命题作文没有提示语,限制较少。材料作文选用了古人名言,且有完整的释义,为考生消除了审题障碍。从命题内容看,依然把“我”作为命题核心。
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紧扣生活,倡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命题指向关注身边,贴近心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发现、学会感悟。题目的关键词是“那个人”,提示要抓住身边的一个人来写。“最”字表示程度之深,指向重點描写对象,要围绕着自己的事情,重点表现“那个人”。“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言谈举止、心理神态,有形的、无形的,回归亲情、友情,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表现“那个人”对“我”的帮助、关爱、鼓励、严格要求等,彰显“我”的成长足迹,以细节描写竖立人物形象。立意要传递正能量,阳光自信、坚强成熟,要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时可从以下角度构思:
1. 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我们行走在万花筒中,演绎着各色人生。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是温馨的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一串串成长的脚印写满了关爱、支持、鼓励,让我们眷恋不舍。选取一个最“懂”自己的人,在笔端流淌你纯真的情感吧!
2. “懂”字言外之意,还存在“不懂”的人。可以写不懂我的人对“我”的不理解、误解、轻视或者嘲讽,刻画出细节,“我”为此难堪苦恼;中间写懂我的人对“我”安慰,为“我”解开心结;两相对比,突出刻画出懂我的人物形象。
3. 这篇作文除了实写,还可以虚写,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可以为作文增加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挫折,面临种种抉择,面对很多诱惑,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不妨借助历史人物,如屈原、司马迁、李白、颜真卿等,写出他们在“我”处于艰难环境时如何帮我、懂我,而“我”如何获得精神力量。
题目二采用古人名言命题,增加了文化考量和学生的哲理性思辨。总体来看,这两则材料命题指向“待人接物”,围绕“对己”“对人”如何去展开,通过抓关键短语“省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苛求别人”,找出共性。这个共性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他人,少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等,据此立意即可。
1. 现实生活是取不尽的水源,可以通过选取生活琐事片段,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刻画出别人对“我”的苛责、误解,“我”用宽和大度去化解,影响他人、感化他人。
2. 历史典故是丰富的矿藏,选材时可以从浩瀚历史中择取“反省宽容”类素材,如将相和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的故事、三尺巷的故事等。历史典故的架构可以采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将材料中两则名言作为论据或论点,进行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优美、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3. 可以把目光投向时政热点,在全民关注的时政热点中,诠释反思的力量和包容的大度。如写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写中国政府及大陆人民的包容大度和蔡英文台独的拒不反省,表达两岸人民和平统一的愿望。还可以写中美贸易战,将中国政府的仁至义尽与美国政府的出尔反尔进行对比。
满分作文
最懂我的那个人
○一考生
轻柔的时光告诉我,简单的呵护最长远,平凡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
“咣当!”刺耳的声音敲打着我的耳膜。糟糕,妈妈评上先进工作者的奖品——一只精美的茶杯被我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循声走来,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像一把利剑刺进我的心里。“完喽,完喽,这次皮肉之苦怕是躲不过去了。”我暗暗发怵,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别怒,别怒!这个摔得好,俗话说得妙,‘清晨啪的一声响,整天日子顺当当’,孩子是祝我们一天顺利呢!”危机时刻,“救火队长”爸爸来了。爸爸边说边向我使眼色。我心领意会:“对呀,妈妈平时工作最认真,还将会得到比这个更好的杯子。妈妈最大方,不会稀罕这一个杯子的,最好的目标是下一个,对吧,妈妈?”“得了,尽贫嘴。”妈妈无奈地摇摇头,“真拿你们父女俩没办法,一唱一和。”
“不要诡辩,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快,老实交代周末去哪里疯了?”这一次,爸爸把我当成“犯人”了。
“我……”我慌得不知所措,“……和伙伴看课外书!”
“课外书?拿来我看看!”爸爸的声音提高了很多,我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把书从抽屉中拿出。
“《射雕英雄传》听说过。”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让我翻翻。”
天空还是那么晴朗,没起暴风雨,可以把呼吸调匀和一点了。
“这书不错。”好一会儿爸爸终于想起我,将目光投向我,询问道:“你看过了,怎么样?”
“看过了”,我小声地回答,“郭靖是那样爱国,真行!爸爸,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呢!”
“快说!是什么?”
“勤能补拙。”
“有这么大收获,值得!”
“爸爸,那我以后可以天天看啦!”
“嗯,啊?那不行!”
爸爸的语气显得十分坚决,我的心猛地一沉。 “不过,你空余时间可以看。”
“OK,太好啦!爸爸最懂我的心思。”
“嘘……”爸爸用手指贴在唇上,小声说:“别让你妈妈听见……”
我吐吐舌头,行了个遵命礼。
“哈哈!”我们父女俩对视一下,会意地大笑着。
游走在轻柔的时光中,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平凡、简单、温暖。
满分理由
文章在描写中大量运用对话,并赋以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性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对话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记忆中的影子,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文章开头运用排比、起兴手法,引出了“最懂我的那个人,是我的爸爸”,结尾也以此句结束。如此,文章首尾呼应,揭示了文题,升华了主旨,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
满分作文
自省与宽容齐飞
○一考生
《养正遗规》有云:“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换言之,即为“对待别人要宽厚,对待自己要俭约;要求自己要严格,要求别人要宽容”。自省可以载物,宽厚可以容人,自省与宽容携手,方有别样精彩。
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1970年12月7日,波蘭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零下17℃,寒风凛冽,74岁高龄的德国总理勃兰特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他代表所有德国人向二战中惨遭德国纳粹杀害的人们深深地道歉和哀悼。跪下去的是一个总理,站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唯有自我反省,对历史认错,勇敢承认过去的种种不堪与错误,方能赢得世界的宽容和尊重。
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看看日本吧!“如果索赔,对方将会长期过艰难的生活”,被我们温柔以待放弃了战争赔款的日本,他们从战争中汲取了什么?他们考虑过受害民族的感受吗?他们从战争中反思过吗?血迹斑斑的战刀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凛凛的寒光透着阴森森的杀气……当德国总理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沉痛哀悼时,日本首相却身着礼服参拜靖国神社,肆无忌惮为军国主义招魂;当德国向全世界发表谢罪言论的时候,日本却毫无自省之意,把“侵略”美化为“帮助”;当德国政府拿出600亿美元巨款赔偿受害国时,日本政府却顾左右而言他,何尝心甘情愿拿出1美元来赎罪!当德国人教育自己的子孙要以史为鉴、热爱和平的时候,日本人却偷偷篡改教科书,恬不知耻否认南京大屠杀!口口声声、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威胁论,真可谓“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不反省,永远得不到宽恕。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永远跪着、令人唾弃的原因。孟子也曾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品察历史,有资于人生。
魏源说:“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百年已过,言犹在耳,振聋发聩,愿你我日参省乎己,持身严,居心宽,宽于待人。
满分理由
本文运用了大量经典名言,既有力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让人眼前一亮。文章以“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开篇,以大量精彩古语论述反省与宽容的关系,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积淀,博得读者青睐。
本文选用的素材具有高格调。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请求宽恕和日本拒不承认侵略的事例可谓精当典型,表达对历史的反省,凸显了文章主旨。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将德国彻底反省的行为与日本拒不道歉的无耻进行鲜明的对比,中间辅以道理论证、突出强调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病文诊断
最懂我的那个人
○一考生
“同学们,请勿购买、食用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老师说。“知道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而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他们根本不知道,校门口摆摊儿的人里面就有我爷爷。随着爸爸妈妈的离世,家里的生活常常捉襟见肘,爷爷不得不干起了这个不该干的营生。
吃晚饭时,我支支吾吾地说:“爷爷,你还是不要去校门口摆摊了吧?”(神态描写不足以表达出当时“我”内心的矛盾。)
“那,吃啥喝啥?”爷爷沉不住气了。
“……能不能……能不能再想想其他法子……”
爷爷不说话,清冷的月光洒在他铁青的脸上,绝望的眼神里流淌着无尽的哀愁。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形象、不生动,可以将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融入。)爸妈离世后,爷爷不顾年迈,靠摆摊儿把我拉扯大,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我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居然不让爷爷摆摊……
第二天早上,爷爷小心翼翼捧出一个小木匣,从里面轻轻拿出一个红布包,一层一层慢慢地揭开。我知道,那是我奶奶唯一的遗物——一双银手镯。
爷爷老泪纵横,用那双瘦骨嶙峋的手颤巍巍地把手镯连同红布包一起放在我的手里:“拿去吧,去银店换成钱……”
我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立了好一会儿说:“爷爷!这是奶奶唯一的遗物啊……我不能要……爷爷……”
“孩子……别傻了,镯子虽然卖了,但你奶奶还不是住在我们心里?你的心思我理解,我懂!奶奶在天上也能理解,我不能让你在同学面前没面子。”爷爷转过身去,用衣袖不断拭去眼泪。(描写不够形象)
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行文基本流畅,事件表达清晰,情感也真挚感人。但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文章开头铺垫得太多,占了不少篇幅,可以将前文缩减一下,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第二,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太概括,缺少细腻地刻画和形象地表达,塑造爷爷这个最懂我的人不够立体。第三,作文结尾有些突兀,没有交代结果。可以增加一个结尾,比如:“一个星期后,校门口又多了一个小店,专门卖低价的学生用品。”如此,文章更显简洁、干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