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为学生的写作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习作,学生既可以理解文字的意义、感知语言的魅力,又可以运用语文知识,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单独的习作单元,可见新教材对习作教学更加重视。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于统编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目前几乎为空白。笔者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为主题关键词输入知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习作教学目标的实现、习作教学理念的应用、习作教学主客体的关系、习作教学评改方式的创新、习作教学资源的拓展和课程载体的完善……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理念应用
张慧珠、庞立云和何爱玲等几位老师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探究,指出小学习作课程要通过融入“生活教育”思想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出了充分挖掘开发教材的习作资源、对校内外生活的习作素材进行挖掘等方面的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陈王芬等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的教学理念角度,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习作“精准化指导”,要从找出问题设立学习目标、生活化教学确定写作目标和结合教材制订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细化、生活化、系统化。
扬州大学赵燕兰等从体验式习作教学理念出发,对当下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做新的探索,对写作中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新的审视,认为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运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但教师对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运用程度还有待提升。
二、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教材体系
由于统编版教材是2017年才在全国推行,国内目前对其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还是对于人教版、沪教版教材的研究。如邱笑红在《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一文中选取了旧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与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为样本,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其习作系统中的呈现方式、练习目标、内容、方法及其辅助系统等进行梳理、对比,概括其特色及异同点,并以教学实践为标准,进一步分析、论证其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设想与方案,以探讨更完善、更科学的小学生习作训练体系,达到全面、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习作,作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但未能充分体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质和内涵。
1.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相关
教师承认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习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真正用在习作教学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按照课程计划完整实施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全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批阅就成了一件难事,所以很多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只把重点放在学生细节错误上,忽略了学生是否有在习作中抒发真情实感、习作内容是否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对平时课堂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是否运用到习作中等问题,对于学生习作雷同现象也是置之不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认真对待习作的动力。
2.从学生角度看,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学习习惯影响学生创作意识
学生没有规律的习作习惯,习作练习量达不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只会在老师留作业或家长要求时才进行习作。学生往往会选择机械地背诵参考书上的范文,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而不愿自己尝试着练习习作。学生也不善于记下身边发生的事,对看过的书籍和影片也没有写下切身感受的习惯。
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程度不够,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内容大多数都与生活相贴切,而导致学生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足,没有丰富的输入何谈流畅的输出。
学生对习作并不感兴趣,课堂效率低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习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因此,学生在习作时很少能正确地运用习作方法,在习作时基本上没有“写什么”“怎样写”的意识,想到什么写什么是学生习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生习作应当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学生对习作的不端正态度导致习作质量下降,学生觉得只要写了就可以了,完全不在乎习作是否完全是自己所完成,更不在乎完成的习作是否是自己的真正感受,甚至有时直接摘抄辅导书上的内容。
四、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教学的评改方式
语文习作评价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习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考查这一环节的工作得失,对认清学生语文习作能力较低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对策有重要意义。对语文习作评价环节的考查,有利于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主要评价习作的主题和语言,这就使习作书面评语出现了不合理的倾向。第一,公式化倾向,评语多为“字迹清晰”“思路明确”“主题鲜明”等这样的四字词语,内容空洞,毫无创新可言,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二,严厉化倾向,评语内容多为否定性评价,即只批评习作的缺点,对习作中的亮点不做评价,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第三,单一化倾向,包括评价内容单一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是说只对习作中表现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书写、语言或写作态度等,缺乏全面性;评价主体单一指评价学生习作的基本上都是语文教师自己,学生很少能参与到习作评价的过程中。第四,书写的不规范化。有的语文教师在写习作评语时,不注重文面整洁性和标点、字、词的正确使用,没有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的语文习作书面评语,很难客观反映出学生习作的真实情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习作产生消极心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改的施行,就是要使教师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不能只用“分数”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学生写习作评语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注重人文关怀。一是可以通过邀请优秀的语文教师传授评语写作心得、定期检查教师为学生书写的习作评语等方法丰富教师对习作评语书写的学习形式;二是要贯彻新课标评价理念,加深对习作书面评语概念的认识,学习关于习作评价的书籍和习作评语写作的方法技巧,提升习作评语书写的能力及方法,提高教师习作评语写作的专业化;三是要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丰富书写习作评语的主体;四是要增强习作书面评语的艺术性、情感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习作书面评语语言的多样化。
五、小学语文习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小学生年纪小,还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若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1.发挥信息化资源优势,增强教学主客体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展示、音乐的播放、视频的展示,将写作课堂与数字化的课堂声色结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将写作课堂设计得多姿多彩”。如盛亚萍在“乐教乐学”学习空间、倪俐俐在微课资源、包邹瑜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2.加强方法训练,探索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能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续写、改写、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小学语文习作的框架,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创造活力,帮助小学生思维归纳与总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习作教學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深入理解阅读的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挖掘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涵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探索创意写作,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外的创意写作。例如绘本创编、微电影剧本创意写作等,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灵感,提升写作能力,形成高阶思维。如曾发竹在《关于乡土资源融入可郎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研究》一文中,发现将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大有裨益。教师教学方面,可以拓展习作教学模式,丰富习作教学内容,对当地乡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学生学习方面,可以激发习作兴趣,充实习作素材,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编辑 李琴芳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于统编版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目前几乎为空白。笔者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为主题关键词输入知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习作教学目标的实现、习作教学理念的应用、习作教学主客体的关系、习作教学评改方式的创新、习作教学资源的拓展和课程载体的完善……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理念应用
张慧珠、庞立云和何爱玲等几位老师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探究,指出小学习作课程要通过融入“生活教育”思想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出了充分挖掘开发教材的习作资源、对校内外生活的习作素材进行挖掘等方面的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陈王芬等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的教学理念角度,认为要实现小学语文习作“精准化指导”,要从找出问题设立学习目标、生活化教学确定写作目标和结合教材制订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细化、生活化、系统化。
扬州大学赵燕兰等从体验式习作教学理念出发,对当下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做新的探索,对写作中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新的审视,认为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运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但教师对体验式习作教学的运用程度还有待提升。
二、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教材体系
由于统编版教材是2017年才在全国推行,国内目前对其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还是对于人教版、沪教版教材的研究。如邱笑红在《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一文中选取了旧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与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为样本,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其习作系统中的呈现方式、练习目标、内容、方法及其辅助系统等进行梳理、对比,概括其特色及异同点,并以教学实践为标准,进一步分析、论证其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设想与方案,以探讨更完善、更科学的小学生习作训练体系,达到全面、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习作,作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但未能充分体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质和内涵。
1.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相关
教师承认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习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真正用在习作教学的时间较少。教师在按照课程计划完整实施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全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批阅就成了一件难事,所以很多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只把重点放在学生细节错误上,忽略了学生是否有在习作中抒发真情实感、习作内容是否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对平时课堂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是否运用到习作中等问题,对于学生习作雷同现象也是置之不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认真对待习作的动力。
2.从学生角度看,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学习习惯影响学生创作意识
学生没有规律的习作习惯,习作练习量达不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只会在老师留作业或家长要求时才进行习作。学生往往会选择机械地背诵参考书上的范文,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而不愿自己尝试着练习习作。学生也不善于记下身边发生的事,对看过的书籍和影片也没有写下切身感受的习惯。
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程度不够,小学阶段学生的习作内容大多数都与生活相贴切,而导致学生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足,没有丰富的输入何谈流畅的输出。
学生对习作并不感兴趣,课堂效率低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习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因此,学生在习作时很少能正确地运用习作方法,在习作时基本上没有“写什么”“怎样写”的意识,想到什么写什么是学生习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生习作应当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学生对习作的不端正态度导致习作质量下降,学生觉得只要写了就可以了,完全不在乎习作是否完全是自己所完成,更不在乎完成的习作是否是自己的真正感受,甚至有时直接摘抄辅导书上的内容。
四、小学语文习作课程教学的评改方式
语文习作评价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习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考查这一环节的工作得失,对认清学生语文习作能力较低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对策有重要意义。对语文习作评价环节的考查,有利于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主要评价习作的主题和语言,这就使习作书面评语出现了不合理的倾向。第一,公式化倾向,评语多为“字迹清晰”“思路明确”“主题鲜明”等这样的四字词语,内容空洞,毫无创新可言,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二,严厉化倾向,评语内容多为否定性评价,即只批评习作的缺点,对习作中的亮点不做评价,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第三,单一化倾向,包括评价内容单一和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是说只对习作中表现的一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书写、语言或写作态度等,缺乏全面性;评价主体单一指评价学生习作的基本上都是语文教师自己,学生很少能参与到习作评价的过程中。第四,书写的不规范化。有的语文教师在写习作评语时,不注重文面整洁性和标点、字、词的正确使用,没有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的语文习作书面评语,很难客观反映出学生习作的真实情况,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习作产生消极心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改的施行,就是要使教师转变传统的评价观念,不能只用“分数”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学生写习作评语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注重人文关怀。一是可以通过邀请优秀的语文教师传授评语写作心得、定期检查教师为学生书写的习作评语等方法丰富教师对习作评语书写的学习形式;二是要贯彻新课标评价理念,加深对习作书面评语概念的认识,学习关于习作评价的书籍和习作评语写作的方法技巧,提升习作评语书写的能力及方法,提高教师习作评语写作的专业化;三是要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共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丰富书写习作评语的主体;四是要增强习作书面评语的艺术性、情感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习作书面评语语言的多样化。
五、小学语文习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小学生年纪小,还没有充足的生活经验,若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1.发挥信息化资源优势,增强教学主客体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展示、音乐的播放、视频的展示,将写作课堂与数字化的课堂声色结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将写作课堂设计得多姿多彩”。如盛亚萍在“乐教乐学”学习空间、倪俐俐在微课资源、包邹瑜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2.加强方法训练,探索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能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仿写、续写、改写、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小学语文习作的框架,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创造活力,帮助小学生思维归纳与总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习作教學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深入理解阅读的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挖掘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涵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探索创意写作,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外的创意写作。例如绘本创编、微电影剧本创意写作等,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灵感,提升写作能力,形成高阶思维。如曾发竹在《关于乡土资源融入可郎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研究》一文中,发现将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大有裨益。教师教学方面,可以拓展习作教学模式,丰富习作教学内容,对当地乡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学生学习方面,可以激发习作兴趣,充实习作素材,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