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在小学语文阶段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是学生的发展基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认字兴趣,理解字、词的意思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当前教学的重点。文章结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展开了分析,为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对策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汉字的学习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的欲望,要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汉字、热爱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和效率,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内容与难点、重点,充分利用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结合汉字自身的规律、性质,向学生呈现、讲授汉字。
一、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接受学习内容,识字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能够满足学生的思想实际。字形从简单到复杂,配以生动有趣的图画,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变得乐于学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能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为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学生,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喜欢表现自己,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各种活泼有趣的形式,如游戏、谜语和歌谣等,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与交流。这样课堂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可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识字兴趣,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通过对形象化图片、动作和语言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趣味识字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帮助学生丰富感知表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保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教师要利用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各种趣味语言,可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形象识字法
1.直观教具辅助识字
直观教具(如幻灯、图片、实物等)能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很好地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时,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篮球、一个皮球。学生通过观察区别,感受这两个物体是同一类,但有大小之别,然后让学生记住篮球大、皮球小,太阳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
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
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树林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树木众多,大片生长的树木。然后分解“森林”为五个部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是森,两木是林,森林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二)猜字谜识字
猜字谜是一种对大脑活动有益的趣味活动,也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但也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更好地完成猜字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猜字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汉字加以理解和识记。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汉字“青”时采用的是猜字谜的方式。由于汉字“青”加不同的偏旁后组成新字,在学习期间,我将谜语写在黑板上,“有日天空晴,有水清泉流,有言有礼貌,有目眼睛明。”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谜语猜字谜,由于字谜中都有共同的“青”字,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进行猜字谜,或者根据所学的汉字,理解谜面的意思后再进行猜字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胡”字的谜面为:十字路口,嫦娥一边走;“府”字的谜面为: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长;“面”字的谜面为: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运用谜语进行生字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了深刻的印象,又让他们的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儿歌识字法
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与识字内容的相结合,教师可以将生字进行解构,根据字解构中的不同部分、组成形式等内容编纂儿歌进行教学。小学阶段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学生一旦记住了,往往会印象深刻。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字形的特点来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在学习“碧”字时,可以编成“王大叔,白大叔,一同坐在大石头”;学习“坐”字时,可以编成“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这样的儿歌好学好记,趣味性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识字、辨字、记忆新字的能力。
(四)故事识字法
我国的汉字文化非常悠长且博大精深,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特别的含义创作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或者是具有新鲜感的句子,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最终实现趣味识字教学的预期效果。例如在学习“闻”字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句式来表达:“屋子里的人听见门外有声音,于是将耳朵贴在门上探听一下外面是何声音。”再如教师在“休”字的教学时,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爬山感觉到累了的时候,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学生通过这种非常容易理解的句式或小故事能够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与记忆,同时编一些小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故事的制作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
(五)对比法识字
中国的汉字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包含丰富的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语文汉字的初级阶段,对汉字的理解比较少,理解能力也相对有限。如果教师在汉字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将影响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识记。对比学习在汉字学习中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对比分析期间能同时记忆汉字,从而提高对汉字的识记速度。
例如在学习汉字“刀”时,可以将“刀”和“刃”一起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将“刀”字写出来,指导学生掌握“刀”的书写,在小学生掌握了“刀”字之后,再写出“刃”,告诉学生前面学习的“刀”是没有开锋的,我们切东西需要用刀刃来切,因此将“刀”开锋后才能够使用,并对开了锋的一面做好记号,即为“刃”。通过对比学习后,小学生能够一下子学习“刀”和“刃”两个汉字,对“刀”也能更好地识记。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识字能力需要得到很好的培养。趣味识字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教师需采取多种方法与措施,为学生营造利于学习、充满趣味的识字环境,使小学生热爱汉字、善于识字,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明建.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98-98.
[2] 佚名.论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2019(2):119-120.
(作者单位:大连庄河市步云山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对策
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汉字的学习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的欲望,要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汉字、热爱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和效率,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内容与难点、重点,充分利用直观、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结合汉字自身的规律、性质,向学生呈现、讲授汉字。
一、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接受学习内容,识字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能够满足学生的思想实际。字形从简单到复杂,配以生动有趣的图画,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变得乐于学习。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能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为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学生,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喜欢表现自己,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各种活泼有趣的形式,如游戏、谜语和歌谣等,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与交流。这样课堂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可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识字兴趣,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通过对形象化图片、动作和语言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趣味识字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帮助学生丰富感知表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保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教师要利用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各种趣味语言,可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形象识字法
1.直观教具辅助识字
直观教具(如幻灯、图片、实物等)能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很好地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大”和“小”时,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篮球、一个皮球。学生通过观察区别,感受这两个物体是同一类,但有大小之别,然后让学生记住篮球大、皮球小,太阳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2.多媒体课件辅助识字
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
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树林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树木众多,大片生长的树木。然后分解“森林”为五个部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是森,两木是林,森林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二)猜字谜识字
猜字谜是一种对大脑活动有益的趣味活动,也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但也需要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更好地完成猜字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猜字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汉字加以理解和识记。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汉字“青”时采用的是猜字谜的方式。由于汉字“青”加不同的偏旁后组成新字,在学习期间,我将谜语写在黑板上,“有日天空晴,有水清泉流,有言有礼貌,有目眼睛明。”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谜语猜字谜,由于字谜中都有共同的“青”字,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进行猜字谜,或者根据所学的汉字,理解谜面的意思后再进行猜字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胡”字的谜面为:十字路口,嫦娥一边走;“府”字的谜面为: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长;“面”字的谜面为: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运用谜语进行生字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了深刻的印象,又让他们的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儿歌识字法
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与识字内容的相结合,教师可以将生字进行解构,根据字解构中的不同部分、组成形式等内容编纂儿歌进行教学。小学阶段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学生一旦记住了,往往会印象深刻。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字形的特点来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比如,在学习“碧”字时,可以编成“王大叔,白大叔,一同坐在大石头”;学习“坐”字时,可以编成“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这样的儿歌好学好记,趣味性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识字、辨字、记忆新字的能力。
(四)故事识字法
我国的汉字文化非常悠长且博大精深,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特别的含义创作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或者是具有新鲜感的句子,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最终实现趣味识字教学的预期效果。例如在学习“闻”字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句式来表达:“屋子里的人听见门外有声音,于是将耳朵贴在门上探听一下外面是何声音。”再如教师在“休”字的教学时,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爬山感觉到累了的时候,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学生通过这种非常容易理解的句式或小故事能够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与记忆,同时编一些小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到故事的制作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
(五)对比法识字
中国的汉字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包含丰富的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语文汉字的初级阶段,对汉字的理解比较少,理解能力也相对有限。如果教师在汉字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将影响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识记。对比学习在汉字学习中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对比分析期间能同时记忆汉字,从而提高对汉字的识记速度。
例如在学习汉字“刀”时,可以将“刀”和“刃”一起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将“刀”字写出来,指导学生掌握“刀”的书写,在小学生掌握了“刀”字之后,再写出“刃”,告诉学生前面学习的“刀”是没有开锋的,我们切东西需要用刀刃来切,因此将“刀”开锋后才能够使用,并对开了锋的一面做好记号,即为“刃”。通过对比学习后,小学生能够一下子学习“刀”和“刃”两个汉字,对“刀”也能更好地识记。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识字能力需要得到很好的培养。趣味识字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教师需采取多种方法与措施,为学生营造利于学习、充满趣味的识字环境,使小学生热爱汉字、善于识字,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明建.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98-98.
[2] 佚名.论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2019(2):119-120.
(作者单位:大连庄河市步云山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