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富油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互补性"特征,即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在油气资源分配、空间分布上具有"互补性",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富油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互补性"特征,即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在油气资源分配、空间分布上具有"互补性",这种分布特征是由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所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成藏条件、成藏机理等多种因素的耦合所决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油气分布的"互补性"在各类陆相盆地中具有普遍性.这一"规律"的揭示,有助于在油气勘探实践中树立新的勘探理念,建立科学的勘探程序,制定正确的勘探部
其他文献
分析了有关油气矿权图形数据的分类和描述;提出了油气矿权信息系统原理和算法;设计和实现了油气矿权数据图形库结构和内容;构建了PMRGIS软件应用平台,介绍其中有特色的功能.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灰岩储层分布较广,是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目前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灰岩储层主要见于西部地区的跃西、跃东、七个泉、狮子沟、
准噶尔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勘探程度很低,探明程度仅为3.48%,远低于全国及西部诸盆地的平均水平,预示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和储量的快速增长是新疆油田
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指导下,相继在松辽盆地南部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情字井油田和英台油田.通过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松南岩性油藏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
中油股份公司物探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储备,已拥有一支150多个地震队的庞大物探技术服务力量,达到年采集能力二维10×10^4km、三维近4×10^4km^2,居全球陆上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