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并分析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具体体现
1.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父母的溺爱,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2.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2.1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目标中
体育教师在制定年度、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时要有育人的整体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育人措施,明确提出每次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例如,在跳箱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畏惧的心理,不敢跳或逃避跳的现象,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考虑进去,使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激励自己,战胜自我,把老师和同学间的鼓励化为力量,勇敢地跨越障碍,即从害怕跳到有勇气跳,再由敢于跳低箱到敢于跳高箱,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跳箱动作练习,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品质。学生在学习跳箱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同学们的掌声、鼓励、祝贺都能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良好品德。可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课各个项目教学目标中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
体育课教学内容较丰富、范围广、思想性、实践性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学期伊始,向学生介绍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锻炼身体”的思想,把强身健体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室外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以班、组、队为单位进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班、组、队的荣誉。上课集合队伍的“快、齐、静”,以及课中的各项组织教学、变换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严谨作风、良好状态和组织纪律性。显然,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3.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结合建国以来体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学生展示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事实,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重大赛事和奥运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转播或录像,用中华体育健儿的优异成绩和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为国而练的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训练游戏一般都是群体性的活动,其中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一次群体性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一次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如果教师组织得法,集体性的竞技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在群体心理上的融洽感,还能使学生的群体配合性增强,并对其团结友爱和协作精神形成促进作用,增强每个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使个人的独立性和集体主义协调性达到和谐统一。如,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士气也不会高昂,很难在比赛中取胜对方;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不会有同伴给他创造机会,也就难有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3.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任何一种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形成,都必须经过一个强迫身体肌肉发展的痛苦过程,学生的身体要经受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经受严峻考验的阶段。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不断进步。
3.4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体育教学本身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体育活动是有规则要求的。如果不按规则要求进行,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和运动水平,而且易产生危险。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最初对体育中的规则和纪律性要求往往是不习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规范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接受教育发展到自我教育阶段。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进行意识上的自我调节,使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课堂规范相互协调统一,并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自觉的纪律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刘艳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科技信息,2008,(8).
[2]李一北.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8,(5).
[3]谢明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08,(2).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具体体现
1.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父母的溺爱,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2.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2.1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目标中
体育教师在制定年度、学期、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时要有育人的整体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育人措施,明确提出每次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例如,在跳箱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畏惧的心理,不敢跳或逃避跳的现象,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考虑进去,使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激励自己,战胜自我,把老师和同学间的鼓励化为力量,勇敢地跨越障碍,即从害怕跳到有勇气跳,再由敢于跳低箱到敢于跳高箱,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跳箱动作练习,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品质。学生在学习跳箱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同学们的掌声、鼓励、祝贺都能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良好品德。可见,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课各个项目教学目标中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
体育课教学内容较丰富、范围广、思想性、实践性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学期伊始,向学生介绍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锻炼身体”的思想,把强身健体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室外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以班、组、队为单位进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班、组、队的荣誉。上课集合队伍的“快、齐、静”,以及课中的各项组织教学、变换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严谨作风、良好状态和组织纪律性。显然,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3.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结合建国以来体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学生展示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事实,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重大赛事和奥运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转播或录像,用中华体育健儿的优异成绩和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为国而练的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3.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训练游戏一般都是群体性的活动,其中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一次群体性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一次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如果教师组织得法,集体性的竞技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在群体心理上的融洽感,还能使学生的群体配合性增强,并对其团结友爱和协作精神形成促进作用,增强每个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使个人的独立性和集体主义协调性达到和谐统一。如,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士气也不会高昂,很难在比赛中取胜对方;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不会有同伴给他创造机会,也就难有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3.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任何一种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形成,都必须经过一个强迫身体肌肉发展的痛苦过程,学生的身体要经受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阶段,而这个阶段是学生意志品质经受严峻考验的阶段。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不断进步。
3.4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体育教学本身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体育活动是有规则要求的。如果不按规则要求进行,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和运动水平,而且易产生危险。学生作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最初对体育中的规则和纪律性要求往往是不习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规范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接受教育发展到自我教育阶段。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进行意识上的自我调节,使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课堂规范相互协调统一,并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自觉的纪律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刘艳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科技信息,2008,(8).
[2]李一北.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8,(5).
[3]谢明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