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甲骨文中的“紤”字

来源 :殷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骨文中的“(紤)”,为一种丝织品,在H3卜辞中,“(紤)”有数量、大小、延伸之占,用于宗庙中;由此为探讨“(紤)”字提供了条件;结合文献材料,考其字为宗庙中所称的“斧”、“黼”、“扆(依)”一物三名的一种丝织物品;此字对考察商代宗庙设置,也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ZG45的应力框600℃落砂时的应力场,通过试验和仿真的方法给出了应力随落砂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出了残余应力随落砂温度的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同时分析了3个阶
介绍了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铸造厂长会议和铸造展览会关于消失模铸造的最新概况,指出中国消失模铸造在三大类产品上形成较大规模:灰铸铁箱体、球墨铸铁管接头和耐热耐磨合金铸
商王朝后期,随着中央王朝实力的增强,其对周边部族方国的辐射影响力也相应增强,这种辐射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商王朝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主
漫长的冬季里,寒冷使毛细血管处于"收敛"状态,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大,大脑的血液供应也相对增加,逐渐养成了高氧情况下工作的"娇气"习惯.春天由于天气暖和,使人的皮肤血管和毛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1evofloxacin,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建立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荧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