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自强之星的积极乐观榜样作用从点到面的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让他们正视压力,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的良苦用心。以朋辈教育之渠道将思政教育的效果在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发挥出来,让他们感恩国家,与党和国家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共圆中国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我校全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贯穿始终,真正培养具有幸福感的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自强之星 朋辈教育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成都文理学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评选出热爱祖国,勇于奉献;学业优良,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乐观向上,勤奋好进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宣传其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生活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进一步落实朋辈教育,最终把党的精准扶贫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事业做出贡献。
在当今社会中,在校大学生有数千万人次,面对这一个庞大的集体,在校内开展“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挖掘和宣传在校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优秀事迹,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自强、自立的榜样,营造关心、支持大学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出社会满意的当代大学生。
通过参与“自强之星”评选,对家庭经济困难、具有良好品德、学业突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进行正面宣传,以朋辈教育的方式开展“榜样”教育,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创新观念和改革大方向途径。朋辈教育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害怕自尊心受伤的自卑心理,通过受助学生的成果经验,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更多的受助学生,全面落实党的精准扶贫要求,推进党的精准扶贫事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面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比较低,但是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高,通过宣扬身边同学的先进事迹,进行感染教育,从而落实朋辈间的相互鼓励、前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同学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人才。
在“自强之星”评选开展前,对2700名在校学生开展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学校开展‘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非常支持,对学校即将对获得“自强之星”称号的同学积极宣传的工作非常期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心目中对“自强之星”应该具有的品质提出不同的想法,总结一下可以归于以下几点:热爱祖国,勇于奉献;学业优良,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乐观向上;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自主创业和勤工俭学活动;有梦想,科研创新,勇于克服困难;有自强事迹或个人成就,在同学中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评选出结束后,积极对获得“自强之星”称号的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章知识的宣讲;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对身边的朋友进行国家资助政策的宣讲,让更多的贫困学子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据统计,2018年评选为十佳“自强之星”的学生,当年内参加社区公益活动17次,在校积极开展宣传宣讲累计共21次,影响力累计达到2670人次。通过宣传宣讲,从而带动身边的朋辈,共同进行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的宣讲,让更多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了解、咨询,从而正视压力,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的良苦用心,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作用,通过树立先进榜样,表彰自强精神,展示和塑造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形象,对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多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跟踪“自强之星”的成长历程,以朋辈教育之渠道将思政教育的效果在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发挥出来,让他们感恩国家,不畏困难,自立自强,与党和国家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共圓中国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利用“自强之星”的榜样效应,加强朋辈教育落实“精准扶贫”结题使用
作者简介:
舒迹扬,男,成都文理学院管理学院2015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
陈顺阳,男,成都文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曾俊屹,男,成都文理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2017级法学本科学生;
马蒙,女,成都文理学院传媒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本科学生。
指导教师:
刘原媛,女,讲师职称,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罗凯伦,男,助教职称,成都文理学院勤工助学中心指导老师。
【关键词】:自强之星 朋辈教育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成都文理学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评选出热爱祖国,勇于奉献;学业优良,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乐观向上,勤奋好进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宣传其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生活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进一步落实朋辈教育,最终把党的精准扶贫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事业做出贡献。
在当今社会中,在校大学生有数千万人次,面对这一个庞大的集体,在校内开展“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挖掘和宣传在校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优秀事迹,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自强、自立的榜样,营造关心、支持大学生自立自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出社会满意的当代大学生。
通过参与“自强之星”评选,对家庭经济困难、具有良好品德、学业突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进行正面宣传,以朋辈教育的方式开展“榜样”教育,是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创新观念和改革大方向途径。朋辈教育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害怕自尊心受伤的自卑心理,通过受助学生的成果经验,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更多的受助学生,全面落实党的精准扶贫要求,推进党的精准扶贫事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面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比较低,但是大学生的可塑性非常高,通过宣扬身边同学的先进事迹,进行感染教育,从而落实朋辈间的相互鼓励、前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同学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人才。
在“自强之星”评选开展前,对2700名在校学生开展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学校开展‘自强之星’的评选活动非常支持,对学校即将对获得“自强之星”称号的同学积极宣传的工作非常期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心目中对“自强之星”应该具有的品质提出不同的想法,总结一下可以归于以下几点:热爱祖国,勇于奉献;学业优良,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乐观向上;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自主创业和勤工俭学活动;有梦想,科研创新,勇于克服困难;有自强事迹或个人成就,在同学中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评选出结束后,积极对获得“自强之星”称号的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章知识的宣讲;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对身边的朋友进行国家资助政策的宣讲,让更多的贫困学子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据统计,2018年评选为十佳“自强之星”的学生,当年内参加社区公益活动17次,在校积极开展宣传宣讲累计共21次,影响力累计达到2670人次。通过宣传宣讲,从而带动身边的朋辈,共同进行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的宣讲,让更多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了解、咨询,从而正视压力,了解国家精准扶贫的良苦用心,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作用,通过树立先进榜样,表彰自强精神,展示和塑造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形象,对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更多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跟踪“自强之星”的成长历程,以朋辈教育之渠道将思政教育的效果在困难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发挥出来,让他们感恩国家,不畏困难,自立自强,与党和国家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共圓中国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利用“自强之星”的榜样效应,加强朋辈教育落实“精准扶贫”结题使用
作者简介:
舒迹扬,男,成都文理学院管理学院2015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
陈顺阳,男,成都文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曾俊屹,男,成都文理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2017级法学本科学生;
马蒙,女,成都文理学院传媒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本科学生。
指导教师:
刘原媛,女,讲师职称,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罗凯伦,男,助教职称,成都文理学院勤工助学中心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