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做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直在孜孜追求师生互学的状态,力求把语文课“烹饪”出浓浓的“语文味”。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中年级语文课本写人记事类的课文来点击几个关键词。
一、“结构”
这是就教学设计而言的。
我的脑海里常常萦绕着特级教师范超的声音:“石墨与金刚钻的分子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结构不同性质就不同了——结构在任何地方都是太重要太重要的,教学也是如此!”
是的,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教学中年级语文课本中写人记事类的课文,必需细研文本,进入文本的核心区,挖掘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进行“组块教学”。也就是说,整个教学流程应由精心设计的几个大的板块组成,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糅合。唯有这样的课堂结构,才有利于实现动态生成,有利于“烹饪”出语文味。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而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探”“陪伴”“睡着”引导学生感悟珍珠鸟“胆小——胆大——放心——不怕——信任”的心理变化。我设计的板块是这样的:(1)扣住“探”字,揣摩珍珠鸟的心理。(2)想象“陪伴”,感悟珍珠鸟的心理。(3)聚焦“睡着”,体会珍珠鸟的心理。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推进,使学生逐步感受到“信赖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哲理。
当然,预设的板块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比如说,教学《但愿人长久》,在学生理清课文“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情感线索后,可安排换位悟情的环节:领悟“心绪不宁”之情、领悟“埋怨”之情、领悟“宽慰”之情。这样就留给学生尽情想象的空间,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课的语文味道也就更浓了。
二、“导入”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作为“课的第一锤”,如何才能做到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呢?不妨来看以下一些做法。
1.名言导入。例:教学《诚实与信任》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则警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出示条幅,请学生读。)
师: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还想了解什么呢?(指名答)
师:课文《诚实与信任》不仅能帮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心灵的洗礼、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导入的设计,从点明课文的主旨处落笔,如春风扑面,自然清新,可谓匠心独运。
2.吟诗导入。例:教学《花瓣飘香》的导入。
课始,学生配乐朗读小诗《母爱》——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师: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花瓣飘香》,来感受人间最美的情意。
这样的导入,学生口中诵读有韵味的小诗,心中升腾起热爱母亲的情感,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3.创设情境。例:教学《但愿人长久》的导入。
师:(演示万里无云、皓月当空的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是怎样度过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苏轼、有关月亮的文章《但愿人长久》。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怎样度过中秋之夜的。
如此创设情境,调准了舒缓、抒情的基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孕育了积极向上的探究情趣。
三、“煮书”
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书,并非那么简单,当以“煮书”为上。
哥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读书,不仅要读出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更要读出语句的内涵。
“煮书”,我们可这样做。
1.品味。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品味涵咏的工夫固然重要,但不能篇篇字字细品,这就要求教师与文本深度对话,抓准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文意的探寻,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来品味“重担”:
师:母亲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请同学们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
生1:我想不仅仅是这样,母亲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拉扯大。
生2:母亲还要干太多太多的农活和繁重的家务活。
生3:“我们”生病了,母亲寸步不离地照顾“我们”。
生4:冬天,母亲为“我们”缝制衣服,怕“我们”挨冻。
师:这就是“重担”的内涵。母亲所挑的不只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再看“翻山越岭”,你又是怎么体会的?
生5:是母亲辛辛苦苦地把儿女们养育大。
师: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许多坎坷的道路!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有情。
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对“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句的品味,学生读出了字里包含的意思,感受到了母亲胸怀的崇高、博大,体会到了作者的难过与愧疚。这,就是“煮书”。
2.立象。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课文的审美心理过程大体有这样几个层次:(1)“形的感知”——阅读课文,大体知道文章的类型和所写的人、事;(2)“情的影射”——在阅读过程中,情感受到激发,读者融入某种感情进行阅读;(3)“意的揣摩”——对启人深思、富有意趣的地方以心悟对,细细玩味;(4)“境的沉浸”——阅读时完全沉醉在作品引发的联想、回忆中。在这里,立象应该是“境的沉浸”吧?
要领悟课文的情感,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悟。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想象,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
如,教学《第八次》,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立象”的:
(学生读:“他四处奔走,召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抵抗。”)
师:假如你面对这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你会怎样动员他们?
生1:我们的祖国正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救救他们吧!
生2:蜘蛛给了我很大启发,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生3:士兵们!同胞们!拿起我们的武器,把侵略者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
立象,让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布鲁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立体化,并且不断地丰满和高大。
又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让学生听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两句,要求他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聆听我抑扬顿挫的朗读,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文字的“空白”变成了生动的“形象”:“我看到年轻人扶着老人,领着小孩,登高望远。”“我看到一大早街上人流如潮,人们头插茱萸,登山游玩。”“我看到大街上王维的兄弟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其中一个兄弟说:‘不知道王维现在怎么样了?好想他呀!’”
如此“立象”,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每逢佳节家乡人们的团圆之乐,还深刻悟出了王维独在异乡倍思亲的孤独心境。
四、“练笔”
有专家言:“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道出了现在语文课堂的“唯说唯读”。反思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又有几节课能安排一定的时间写呢?所以,在这里,尤其想点击一下这个词语,和大家谈谈如何让难得的“练笔”做到真正有效,既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又要使其在表达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真正“烹饪”出语文味来。
1 动情。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虽是行舟之理,但同样适宜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就需要为学生引这一江“春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后,学生会被爸爸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所感动。在他们“动情”之时,可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给汤姆的爸爸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再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后,可让学生给桑兰写封信,发个E-mail,心与心的交流,肯定能够让一些孩子更好地成长。
2 拓展。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将“对话描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有层次的对话朗读之后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听了萨沙的话,爸爸、妈妈、托利亚分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是情境的,在这里,教师不是常规性地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而是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去,自然感悟出课文的主旨:自觉保护弱小者。第二,它是语言的,这样的设计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在前面的语言铺垫之下自然有了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
一、“结构”
这是就教学设计而言的。
我的脑海里常常萦绕着特级教师范超的声音:“石墨与金刚钻的分子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结构不同性质就不同了——结构在任何地方都是太重要太重要的,教学也是如此!”
是的,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教学中年级语文课本中写人记事类的课文,必需细研文本,进入文本的核心区,挖掘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进行“组块教学”。也就是说,整个教学流程应由精心设计的几个大的板块组成,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糅合。唯有这样的课堂结构,才有利于实现动态生成,有利于“烹饪”出语文味。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我没有面面俱到地去分析,而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探”“陪伴”“睡着”引导学生感悟珍珠鸟“胆小——胆大——放心——不怕——信任”的心理变化。我设计的板块是这样的:(1)扣住“探”字,揣摩珍珠鸟的心理。(2)想象“陪伴”,感悟珍珠鸟的心理。(3)聚焦“睡着”,体会珍珠鸟的心理。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推进,使学生逐步感受到“信赖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哲理。
当然,预设的板块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比如说,教学《但愿人长久》,在学生理清课文“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情感线索后,可安排换位悟情的环节:领悟“心绪不宁”之情、领悟“埋怨”之情、领悟“宽慰”之情。这样就留给学生尽情想象的空间,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课的语文味道也就更浓了。
二、“导入”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作为“课的第一锤”,如何才能做到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呢?不妨来看以下一些做法。
1.名言导入。例:教学《诚实与信任》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则警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出示条幅,请学生读。)
师: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还想了解什么呢?(指名答)
师:课文《诚实与信任》不仅能帮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心灵的洗礼、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导入的设计,从点明课文的主旨处落笔,如春风扑面,自然清新,可谓匠心独运。
2.吟诗导入。例:教学《花瓣飘香》的导入。
课始,学生配乐朗读小诗《母爱》——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师: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花瓣飘香》,来感受人间最美的情意。
这样的导入,学生口中诵读有韵味的小诗,心中升腾起热爱母亲的情感,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3.创设情境。例:教学《但愿人长久》的导入。
师:(演示万里无云、皓月当空的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是怎样度过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苏轼、有关月亮的文章《但愿人长久》。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怎样度过中秋之夜的。
如此创设情境,调准了舒缓、抒情的基调,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为整堂课孕育了积极向上的探究情趣。
三、“煮书”
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读书,并非那么简单,当以“煮书”为上。
哥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读书,不仅要读出字面上包含的意思,更要读出语句的内涵。
“煮书”,我们可这样做。
1.品味。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品味涵咏的工夫固然重要,但不能篇篇字字细品,这就要求教师与文本深度对话,抓准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文意的探寻,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来品味“重担”:
师:母亲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请同学们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
生1:我想不仅仅是这样,母亲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拉扯大。
生2:母亲还要干太多太多的农活和繁重的家务活。
生3:“我们”生病了,母亲寸步不离地照顾“我们”。
生4:冬天,母亲为“我们”缝制衣服,怕“我们”挨冻。
师:这就是“重担”的内涵。母亲所挑的不只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再看“翻山越岭”,你又是怎么体会的?
生5:是母亲辛辛苦苦地把儿女们养育大。
师: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许多坎坷的道路!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有情。
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对“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句的品味,学生读出了字里包含的意思,感受到了母亲胸怀的崇高、博大,体会到了作者的难过与愧疚。这,就是“煮书”。
2.立象。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课文的审美心理过程大体有这样几个层次:(1)“形的感知”——阅读课文,大体知道文章的类型和所写的人、事;(2)“情的影射”——在阅读过程中,情感受到激发,读者融入某种感情进行阅读;(3)“意的揣摩”——对启人深思、富有意趣的地方以心悟对,细细玩味;(4)“境的沉浸”——阅读时完全沉醉在作品引发的联想、回忆中。在这里,立象应该是“境的沉浸”吧?
要领悟课文的情感,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悟。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想象,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
如,教学《第八次》,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立象”的:
(学生读:“他四处奔走,召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们起来抵抗。”)
师:假如你面对这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你会怎样动员他们?
生1:我们的祖国正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救救他们吧!
生2:蜘蛛给了我很大启发,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
生3:士兵们!同胞们!拿起我们的武器,把侵略者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
立象,让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布鲁斯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立体化,并且不断地丰满和高大。
又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让学生听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两句,要求他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聆听我抑扬顿挫的朗读,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文字的“空白”变成了生动的“形象”:“我看到年轻人扶着老人,领着小孩,登高望远。”“我看到一大早街上人流如潮,人们头插茱萸,登山游玩。”“我看到大街上王维的兄弟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其中一个兄弟说:‘不知道王维现在怎么样了?好想他呀!’”
如此“立象”,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每逢佳节家乡人们的团圆之乐,还深刻悟出了王维独在异乡倍思亲的孤独心境。
四、“练笔”
有专家言:“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道出了现在语文课堂的“唯说唯读”。反思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又有几节课能安排一定的时间写呢?所以,在这里,尤其想点击一下这个词语,和大家谈谈如何让难得的“练笔”做到真正有效,既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又要使其在表达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艺术地融合,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真正“烹饪”出语文味来。
1 动情。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虽是行舟之理,但同样适宜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就需要为学生引这一江“春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后,学生会被爸爸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所感动。在他们“动情”之时,可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给汤姆的爸爸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再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后,可让学生给桑兰写封信,发个E-mail,心与心的交流,肯定能够让一些孩子更好地成长。
2 拓展。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将“对话描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有层次的对话朗读之后设计这样的小练笔:“听了萨沙的话,爸爸、妈妈、托利亚分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是情境的,在这里,教师不是常规性地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而是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去,自然感悟出课文的主旨:自觉保护弱小者。第二,它是语言的,这样的设计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对话在前面的语言铺垫之下自然有了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责任编辑:罗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