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岁末年初,最牵动国人心弦的焦点莫过于波及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在同期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我国南方发生的雪灾将会对中国粮食越冬作物产生影响。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油料作物的生产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对全年粮食生产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作成绩斐然,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战胜了洪涝、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在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生产成功实现连续4年总量增加,扭转了前些年面积下滑、总产下降、单产徘徊的局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需求看,虽然粮食连年丰收,总产恢复到1万亿斤,但仍当年产不足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总量增长是绝对的。根据1996年我国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我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之后总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2030年大约需要6.4亿吨。但是从粮食供给方面看,制约产量增长的因素仍然比比皆是,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根据粮食白皮书预测,我国的人口增长惯性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可能将达到16亿的峰值,每年人口净增约1100万。一方面,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直接导致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却反过来制约着粮食生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进城务工经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弱妇孺。这便产生了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不足、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科技推广难的问题,不但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难以扭转,很多土地甚至直接被抛荒,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到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2.地的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面临的客观发展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局面不但难以改变,反而在加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2005年末净减少460.2万亩,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24亿亩,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减少的耕地大多为良田,留下的耕地中2/3是中低产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土地与人口总量的此消彼长,这个人均数字显然还会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
目前,先进的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砝码,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上世纪70年代,农业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亩产已达500公斤,2004年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了800公斤,而时至今日全球的水稻亩产平均也只有2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累计推广杂交水稻6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约6亿吨,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人因此认为,只要有新的高产粮种,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保障。而实际上,科技发挥效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农业科技发挥实效需要技术推广渠道、基础设施投入、农民农技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加以配套,否则科技的效力将大打折扣。综合来看,除了深入发展农业技术,要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我国还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增加投入,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并不断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制度。
从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看,下一阶段的粮食安全工作至少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明确“以我为主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不动摇。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有些人提出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我国国内的粮食需求,国内的农业则可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但是,粮食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放松对这种资源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仅以大米为例,2004年全球大米的总贸易量不足3000万吨,而我国年均消费大米量为1.3-1.4亿吨,即便进口世界大米总贸易量的一半也仅能满足我国1/10的大米需求量。而且,在当前一些国际势力正想方设法压制社会主义中国向前发展的情况下,粮食的国际贸易还具有一定政治涵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面前,有时候即便有充足的购买力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的粮食。因此,我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来解决自己的粮食特别是口粮的供应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口一定量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来弥补缺口。
其次,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有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因为缺乏资金而年久失修,有的地方还在使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灌溉设备。另外,农业的散户经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经济实力和文化知识都很有限的广大农民也缺乏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很多良种和好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
第五,继续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制。除了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还涉及收购、储备、调运、供应和市场管理等诸多环节。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主体正日趋多元化,但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我国粮食流通和储备的主渠道。初步统计,去年社会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超过2亿吨,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仍高于其他市场收购主体。在部分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最低收购价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既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又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2006年末,国家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50多亿公斤,库销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安全线。为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还将在今后10年向全国24个省(区)的500万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改善其粮食储存设施。据了解,正式推广后,我国每年将少损失55亿公斤粮食。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既有足够的粮食又使种粮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粮食价格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重要手段。去年由于世界粮食减产,国内外粮食价差明显,因此许多国内粮油企业增加了粮食出口以换取更为丰厚的利润,而这也成为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平抑粮价,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元旦,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小麦等原粮出口退税、实施加征临时关税和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措施,以调控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又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盲目发展和出口,并扩大了玉米的播种面积。这几项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出口动力不足、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今年的粮食价格势必将有所回落。
下一步,还应当继续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粮食产销供求平衡预警监测体系,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既加强对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的保护,又加强对它们的监管,统一粮食内外贸经营管理,以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粮食的余缺调节,力求实现粮食运输高效、储藏安全、调拨及时、转化有序的动态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财政部)
虽然我国的粮食安全工作成绩斐然,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战胜了洪涝、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在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从2004年到2007年,粮食生产成功实现连续4年总量增加,扭转了前些年面积下滑、总产下降、单产徘徊的局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需求看,虽然粮食连年丰收,总产恢复到1万亿斤,但仍当年产不足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粮食需求的总量增长是绝对的。根据1996年我国发布的粮食白皮书预计,我国200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5亿吨,之后总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500万吨,到2010年粮食总需求预计将达到5.5亿吨,2030年大约需要6.4亿吨。但是从粮食供给方面看,制约产量增长的因素仍然比比皆是,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根据粮食白皮书预测,我国的人口增长惯性将持续到2030年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可能将达到16亿的峰值,每年人口净增约1100万。一方面,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直接导致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却反过来制约着粮食生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进城务工经商,留在农村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弱妇孺。这便产生了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不足、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科技推广难的问题,不但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难以扭转,很多土地甚至直接被抛荒,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到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2.地的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面临的客观发展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局面不但难以改变,反而在加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2005年末净减少460.2万亩,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24亿亩,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减少的耕地大多为良田,留下的耕地中2/3是中低产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伴随着土地与人口总量的此消彼长,这个人均数字显然还会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
目前,先进的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砝码,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上世纪70年代,农业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亩产已达500公斤,2004年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达到了800公斤,而时至今日全球的水稻亩产平均也只有2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累计推广杂交水稻6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约6亿吨,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人因此认为,只要有新的高产粮种,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保障。而实际上,科技发挥效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农业科技发挥实效需要技术推广渠道、基础设施投入、农民农技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加以配套,否则科技的效力将大打折扣。综合来看,除了深入发展农业技术,要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我国还需要继续下大力气增加投入,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并不断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制度。
从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看,下一阶段的粮食安全工作至少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明确“以我为主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不动摇。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有些人提出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来满足我国国内的粮食需求,国内的农业则可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但是,粮食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放松对这种资源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仅以大米为例,2004年全球大米的总贸易量不足3000万吨,而我国年均消费大米量为1.3-1.4亿吨,即便进口世界大米总贸易量的一半也仅能满足我国1/10的大米需求量。而且,在当前一些国际势力正想方设法压制社会主义中国向前发展的情况下,粮食的国际贸易还具有一定政治涵义,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面前,有时候即便有充足的购买力也不一定能买到需要的粮食。因此,我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来解决自己的粮食特别是口粮的供应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口一定量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来弥补缺口。
其次,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技推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有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因为缺乏资金而年久失修,有的地方还在使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灌溉设备。另外,农业的散户经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经济实力和文化知识都很有限的广大农民也缺乏使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很多良种和好的农业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
第五,继续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制。除了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还涉及收购、储备、调运、供应和市场管理等诸多环节。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主体正日趋多元化,但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我国粮食流通和储备的主渠道。初步统计,去年社会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超过2亿吨,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仍高于其他市场收购主体。在部分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最低收购价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既发挥了市场主渠道作用,又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
2006年末,国家粮食库存同比增加150多亿公斤,库销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安全线。为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还将在今后10年向全国24个省(区)的500万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改善其粮食储存设施。据了解,正式推广后,我国每年将少损失55亿公斤粮食。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既有足够的粮食又使种粮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粮食价格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重要手段。去年由于世界粮食减产,国内外粮食价差明显,因此许多国内粮油企业增加了粮食出口以换取更为丰厚的利润,而这也成为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平抑粮价,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元旦,国家相继出台了取消小麦等原粮出口退税、实施加征临时关税和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措施,以调控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又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盲目发展和出口,并扩大了玉米的播种面积。这几项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出口动力不足、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今年的粮食价格势必将有所回落。
下一步,还应当继续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粮食产销供求平衡预警监测体系,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既加强对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企业的保护,又加强对它们的监管,统一粮食内外贸经营管理,以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粮食的余缺调节,力求实现粮食运输高效、储藏安全、调拨及时、转化有序的动态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