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既可指人的性格、氣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判断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体现为一定的文化水准上的修养。如: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人的素质是一个整体系统,人格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起着骨骼的作用,它决定着学生素质构成的性质和方向。其它方面的素质只能在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都必须遵循人格素质教育的规律。要培养学生成才,首先要培养学生成人,人格素质教育是基础。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产生与冲突、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上的缺陷,给学校、家长以及我们教师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力和压力。其表现在:①不思进取,贪玩、厌学、逃学。②举止不文明,语言粗俗,脏话、粗话骂人出口连篇。③乱吐、乱画、乱扔、乱倒,环保意识差。④忽视劳动,体育锻炼,贪吃零食,体质懦弱。⑤迷恋上网、游戏,过早恋爱,追求异性心理强烈。⑥责任意识淡薄,感情冷淡,没有感恩意识,对人不感激,对事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对物不爱惜,对人不尊重。作为学校的一员,不论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者或其他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把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摆到首位,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
在影响学生人格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的理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在改进德育的方式上,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在更新人才观念上,克服一个模式培养人才的倾向,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按照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把学生教育、培养、训练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统一起来,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确立学生主体,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落脚点的现代教育观。其次,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学生的人际交往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文化生活和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刺激下,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辩是非能力弱、可塑性大、自身发展勤、模仿心理和流行心理产生较快,最易被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所影响。这些影响导入的最主要象征正是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和他们较喜欢的课外活动。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在某种条件下的威力往往不亚于积极因素,阻碍着学生健康素质的形成,成为人格素质形成与提高的枷锁。加上学生的课外活动环境和内容的不断外延,单靠教师的教育、不断讲道理、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与家长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大力协作,使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净化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观。
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形成过程,是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发展过程,既是外界影响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外化过程,严格的管理是促进内化的必要条件,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爱护是外化过程的重要保证,严管与关爱相结合,严而不厉、严而有序、严而和善才有效,爱之有情、爱而有方、爱之成理才有力。
人的素质是一个整体系统,人格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起着骨骼的作用,它决定着学生素质构成的性质和方向。其它方面的素质只能在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教育的一切活动过程都必须遵循人格素质教育的规律。要培养学生成才,首先要培养学生成人,人格素质教育是基础。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产生与冲突、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上的缺陷,给学校、家长以及我们教师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力和压力。其表现在:①不思进取,贪玩、厌学、逃学。②举止不文明,语言粗俗,脏话、粗话骂人出口连篇。③乱吐、乱画、乱扔、乱倒,环保意识差。④忽视劳动,体育锻炼,贪吃零食,体质懦弱。⑤迷恋上网、游戏,过早恋爱,追求异性心理强烈。⑥责任意识淡薄,感情冷淡,没有感恩意识,对人不感激,对事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对物不爱惜,对人不尊重。作为学校的一员,不论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者或其他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把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摆到首位,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
在影响学生人格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的理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在改进德育的方式上,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在更新人才观念上,克服一个模式培养人才的倾向,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按照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把学生教育、培养、训练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统一起来,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确立学生主体,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落脚点的现代教育观。其次,最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学生的人际交往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文化生活和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刺激下,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辩是非能力弱、可塑性大、自身发展勤、模仿心理和流行心理产生较快,最易被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所影响。这些影响导入的最主要象征正是他们的人际交往圈和他们较喜欢的课外活动。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在某种条件下的威力往往不亚于积极因素,阻碍着学生健康素质的形成,成为人格素质形成与提高的枷锁。加上学生的课外活动环境和内容的不断外延,单靠教师的教育、不断讲道理、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与家长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大力协作,使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净化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加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观。
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形成过程,是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发展过程,既是外界影响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外化过程,严格的管理是促进内化的必要条件,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爱护是外化过程的重要保证,严管与关爱相结合,严而不厉、严而有序、严而和善才有效,爱之有情、爱而有方、爱之成理才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