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感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能力上,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然而,若只局限于教师做、学生看的演示实验,学生较被动,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现状,初中物理教师应创造条件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不仅是因为它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更是因为它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探究的实践活动,它需要学生减少学生间依赖性,有独立操作的能力、娴熟的实验技能.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着重下列几种能力的生成.
1设计方案
目前,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许多教师只是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写数据,这种菜单式的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前,教师应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当学生猜想出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后,教师可引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实验:(1)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滑动摩擦力?(2)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3)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4)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既起到了复习效果,又为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做了铺垫,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再去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是从教材中读取的,而是根据探究需要自己设计的,方案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不要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经历几次这样的磨练后,设计实验的能力,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学生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只能在平面镜前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像了,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像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怎样寻找像的位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应选用玻璃板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在反复磨练中完善的实验方案,使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更清晰,对实验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印象更深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了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动手操作
初中生往往在刚开始做实验时充满好奇心,但随着实验的进行部分学生由于依赖性,只做旁观者不动手,等着实验数据出来抄一下就结束.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动手安装和组合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由于实验装置中所使用的金属丝很细,电路连接线路较复杂,所以使得这个演示实验可视效果很不理想,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改成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在实验桌上摆放很多不同的金属丝,让学生自己分别从探究电阻大小与金属丝的种类、粗细、长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选择与组合;同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者可以将实验分成三个小实验,要求两位学生适时变换角色至少独立完成一个小实验.这样,在让每位学生经历器材选择、电路连接、现象观察与记录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思考
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例如,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从观察礼堂吊灯的摆动中提出问题,认识了摆的等时性.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首先,要求学生坚持细心,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例如,在“研究冰熔化”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在冰熔化前、熔化时及熔化后温度和状态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更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其次,培养学生善于从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正是观察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变化条件后还会怎样?例如,在学生观察到冰在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这三个阶段温度、状态变化情况后,教者可以提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冰熔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就不难获得冰熔化的特点,对冰熔化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分析论证
学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数据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并不等于实验结论,而实验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目前,初中生在实验时往往认为观察到实验现象或测出实验数据就认为实验结束.事实上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首先引导他们对实验数据的描述,然后再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比较的能力.如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学生测出质量和体积、算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后,还可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做如下引导:(1)画出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即m-v关系图像,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分析m-v关系图像,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发生改变时,其密度如何变化,说明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改变时,其比值即密度保持不变.这样学生加深了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又容易得出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的结论.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逐步形成实验分析处理能力.
总之,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重视学生分组实验,这也是变“学科学”为“做科学”,让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物理理论知识的落实,更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1设计方案
目前,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许多教师只是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写数据,这种菜单式的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前,教师应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当学生猜想出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后,教师可引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实验:(1)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滑动摩擦力?(2)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3)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4)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既起到了复习效果,又为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做了铺垫,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再去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是从教材中读取的,而是根据探究需要自己设计的,方案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不要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经历几次这样的磨练后,设计实验的能力,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学生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只能在平面镜前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像了,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像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怎样寻找像的位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应选用玻璃板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在反复磨练中完善的实验方案,使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更清晰,对实验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印象更深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了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动手操作
初中生往往在刚开始做实验时充满好奇心,但随着实验的进行部分学生由于依赖性,只做旁观者不动手,等着实验数据出来抄一下就结束.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动手安装和组合仪器,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由于实验装置中所使用的金属丝很细,电路连接线路较复杂,所以使得这个演示实验可视效果很不理想,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改成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在实验桌上摆放很多不同的金属丝,让学生自己分别从探究电阻大小与金属丝的种类、粗细、长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选择与组合;同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者可以将实验分成三个小实验,要求两位学生适时变换角色至少独立完成一个小实验.这样,在让每位学生经历器材选择、电路连接、现象观察与记录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思考
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例如,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从观察礼堂吊灯的摆动中提出问题,认识了摆的等时性.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首先,要求学生坚持细心,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例如,在“研究冰熔化”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在冰熔化前、熔化时及熔化后温度和状态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更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其次,培养学生善于从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正是观察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在实验探究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变化条件后还会怎样?例如,在学生观察到冰在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这三个阶段温度、状态变化情况后,教者可以提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冰熔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就不难获得冰熔化的特点,对冰熔化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分析论证
学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数据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并不等于实验结论,而实验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目前,初中生在实验时往往认为观察到实验现象或测出实验数据就认为实验结束.事实上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首先引导他们对实验数据的描述,然后再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比较的能力.如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学生测出质量和体积、算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后,还可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做如下引导:(1)画出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即m-v关系图像,通过分析图象,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分析m-v关系图像,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发生改变时,其密度如何变化,说明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改变时,其比值即密度保持不变.这样学生加深了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又容易得出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的结论.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逐步形成实验分析处理能力.
总之,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重视学生分组实验,这也是变“学科学”为“做科学”,让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物理理论知识的落实,更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